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26):独特的官场“亚文化”(上)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25 15:12:00 浏览次数: 【字体: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十三

独特的官场“亚文化”(上)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辉煌。

官满三年。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罢凤翔任。至长安,游骊山,游览秦始皇陵、华清宫,以及朝元殿遗址,在骊山与陈睦相识,下山归来,写了《骊山三绝句》。

一绝,指唐玄宗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华清宫;二绝,指唐玄宗不汲取殷商周秦暴政亡国的教训;三绝,批评唐玄宗不顾国家安危,一心崇尚道教,祈求长生不老,荒淫享乐。

透露出为朝廷着想,事事“民为邦本”,处处忧国忧民。

异曲同工。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批评唐玄宗荒淫昏庸,大兴土木,造成国家覆亡,人民流离失所,毙亡于道路。不同。苏轼更着眼于人民,“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今日骊山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还写了第一首词《华清引•感旧》。

情景与《骊山三绝句》十分相似。

双重意义。对文学创作推动作用,成为一生文学活动的重要地理空间;区域人文资源的内涵大大丰富,进而引发后世对与苏轼有关人文名胜的歌咏,间接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

成长之地的天府文化,注入迁徙之地的周秦文化。

首先,政治实践和人生思考,初步奠定了以儒为主,心仪道家,初涉佛家的思想格局。

在凤翔写的《思治论》,改革弊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其次,在凤翔时期的创作已初步形成稳定的创作风貌。

实事好事,卓有政绩。

朝气蓬勃,文采焕发,勤于政务,为仕途开好头。

凤翔三年,改革衙前之役、查决囚犯、赈济灾害、修筑东湖。

甚至。为发展凤翔酒业奔走呼吁。

凤翔三绝之东湖柳(图片来自网络)

“凤翔三绝”。民间一直流传“东湖柳,妇女手,柳林酒”。

《酒名记》载,“凤翔橐泉”酒,称著当时。

西凤酒的前身。天下闻名,官员的馈赠佳品。《皇览》载:“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名震一时的秦公一号大墓,就发现于凤翔柳林镇(西凤酒厂所在地)几公里处。

凤翔城以“酒乡”驰名,有烧坊43家。

著名的昌顺振烧坊即建于唐初(618年)。乡间里闾酿酒者极多,岁课纳税,税利较大。所收的遗利,以助边费。宋仁宗时,实行官方卖曲,抑制了酒业的发展,官失其利,民亦不便。

眉县金渠镇亦有酿酒作坊数家。

到任后,对凤翔酒业发展颇为关注。

原来“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酒店,十存二三,亦濒临倒闭。

在《上韩魏公证场务书》中指出,凤翔为全国著名的州郡之一,生产陕西名酒之地,如果限制酒业发展,便失去税源,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损失,建议振兴当地酒业,以增加朝廷税收。

朝廷欣然纳谏,开始允许民间制曲酿酒,由官方收税。

喜雨亭落成之日,“举酒于亭上”,酒后留下惊世名篇《喜雨亭记》。

以“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上冷翠微”等千古佳句,赞美凤翔美酒。甚至,还专门学会了酿造凤翔美酒的绝技,“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

在粮食丰收的秋天,亲自用新滤酒器酿酒品尝。

还用酒换回一丛牡丹花,栽植张喜雨亭之前,以供赏玩。

陈仓有古卖酒楼。陈仓一带连年战火,屡罹兵燹,百业凋敝,唯酒业兴隆,惊叹之余,苏轼留下“昨向宜春下院游,曲江烟景似悲秋。珠帘甲帐皆焦土,唯余陈仓卖酒楼”诗句。

传有“酒酿南溪水,琴邀北阁僧”的佳话。

凤翔酒业大兴,酒税也成为官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凤翔县柳林酒(图片来自网络)

熙宁十年(1077年)前,“天下诸州酒课岁额,凤翔在二十五万贯以上”。

北宋中期,成都、开封每年征收酒税达40万贯以上,并列全国第一。

凤翔酒税收入,居第三位。成为中国闻名的酒乡。

基层体验。凤翔10个县,跑遍每一个县衙,每一处村落。

仕途历练,“日夜励精”,忠于职守,勤政爱民,胸怀“致君尧舜”理想,让政治主张走向成熟,完成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的蜕变。对造就忧国忧民、敢言敢当的不凡品质和正直坦率、超然旷达的豪爽个性与滋润匠心独具、挥洒自如的旷世文才影响很大。

从一个成都平原的书生,到北方黄土地上的儒家,华丽转身……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