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二)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 发布时间:2020-03-27 14:37:52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3月26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易旭东先生撰写的长篇纪实散文《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欢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读后感言,同时欢迎在读完全文后撰写评论文章(投稿邮箱:565066304@qq.com),“方志四川”微刊及《巴蜀史志》期刊将择优发表。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

易旭东

牧马山麓诞生创业的“古成都人”

 5000年前,天府之国最早的历史记忆。

 蜀王蚕丛率领部族,辗转岷江流域,四处寻找……

 年代邈远。这里,有一条大河洪江。

 平原中心地带,还是湖泊密布。

 牧马山,成都平原西麓第一山。枕足岷江,源起距成都市区13公里的武侯区金花镇,经双流区东升、黄水镇、胜利镇至新津县花源镇、花桥镇,绵延至眉山市彭山区双河口。

 平均海拔200米,迤逦近70公里,宽约11公里。

今日成都市双流区牧马山森林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位处锦江、岷江正流间的三角台地,浅丘起伏,高出河水面40至60米,相对高差137米,喀斯特地貌,有可穴居的天然溶洞,绿色蓊郁,由南向北,再折向东南,高阜突兀,如城垣一般。

溪水环绕。东西两侧,形成平缓的河谷。

川西平原的大小河流,最后都在南麓汇集为岷江。

王都气象,具有吉祥的“龟蛇化气”与蝙蝠(福)形态。

来龙去脉。成都的“来龙”是岷山,“去脉”是牧马山。

“来龙”,上水口,称“天门”,都江堰。“去脉”,下水口,称“地户”,有三“去”,城区,合江亭府河、南河汇聚;华阳,江安河、府河汇聚;以牧马山为中心的府河、金马河的汇聚。牧马山成为最大的藏风汇水、财富发达之地。

如今成都双流区胜利镇的白塔寺,为风水水口塔。地理、文化的标志。

与旁边的蚕丛祠一起,延续成为千年吉地的象征、护佑。

“九倒拐”,距离成都中心20公里,位于今胜利镇白塔村,隔河与黄水镇相望。山下杨柳河、白河交汇后,沿山脚从桃荚渡,浩荡地流入新津县境,顺山顺水,漫延至黄龙溪,入岷江。

黄水镇桃荚渡,旧叫洪江渡口。古洪江的遗存。

山前,古洪江、杨柳河汇合后,从“九倒拐”山脚下流过,江中有丰富的鱼群;洪江对面,平地平川,土壤肥沃,可供种粮;山后,绵绵起伏,两条九弯八拐的山沟,从山脚通向山顶。

茂密阴深。山地中,野免、野羊、野狼成群,还有老虎出没,可以狩猎。

为生存提供肉食蛋白之源。

山体的石质、岩石结构,开山凿洞居穴、生息繁衍的好地方。

蚕丛率部驾着木筏,顺着岷江洪江古河道考察,来到牧马山脚下,一眼看中“九倒拐”之地,一块“风水”宝地。地势可进、可退、可守,可凿洞居穴,方便外界联系,可控制平原,山上又好垦殖、耕种,足以自给,形胜所在,是为立国之地。

安营扎寨。一切为了生存、为了部落。

蚕丛从陆路,从水路,有计划地组织古羌人,向“九倒拐”一带迁徙。

他,带领首领和部落,凭借在岷山深处的多年生产、生活资料的积累,在“九倒拐”认真规划,精心择地,夜以继日地奋战。一个又一个宽敞的穴居地,在洪江岸边的悬岩峭壁上出现。

又削包填沟,打造出一块若大的祀祠台。可供祀祠、集会,或调兵遣将使用。

在背后山坡上,又居高临下地凿个大洞,供首领们下雨时开会、议事,或临时休息。

成都平原史上第一批移民,迁徙、定居牧马山,创业的“古成都人”诞生。

筹建蜀国。蚕丛王在“九倒拐”安营扎寨,取名“瞿上”。

《说文解字》解“瞿”字,“瞿,鹰华之视也。”按词意,纵目,鼓眼,蚕丛“纵目”的象征,正与三星堆巨大神秘的青铜纵目头像的意涵相合。蚕丛“纵目”传说的文字与实证。

“瞿上者,瞿上城之谓也”,一种高视鸟瞰的地貌,“仰而四顾,所谓瞿也”。上者,高大,瞿上城,高大城邑,建立治所治蜀选择的最好之地。“瞿上”,立国治蜀建的“司令部”。

副政治中心。实现由游牧狩猎到半牧半耕的转变。

南宋罗泌著《路史》卷四“前纪”中说:“蚕丛纵目,王瞿上。”《双流县志》对“樊乡”,早作过明确记载:“樊乡,在双流汉广都县界。”成都双流区,最早名为广都县。

古蜀国腹心地带。樊乡,以蚕丛王的“瞿上”为中心,以牧马山为中轴,北至温江、郫都,南至黄龙溪、华阳,东至中和、成都,西至新津、祟州等,或更宽的大片土地。

《山海内经•海内经》给予“都广之野”“广都樊乡”的美誉。与《淮南子•地形训》记述一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都广”为“广都”的倒文,古成都平原的代称。

“授农初地”。蜀王蚕丛、至柏灌、鱼凫、杜宇等,曾先后以牧马山瞿上、“海窝子”瞿上为治所,在成都平原核心地带的牧马山、彭州的湔江河谷,治水渔获,教民务农。

迁移,仍然时断时续。

气候酷烈、地震频繁,迫使先民们不断携家带口,从岷江上游河谷,经汶川、都江堰,进入新津,或翻过龙门山,进入湔江河谷,顺江而下,从龙门山走进牧马山,依次进入成都平原。

古蜀族立国的原始核心区域。

初从岷江上游来到中游地区,牧马山浅丘地带、湔江河谷一带,正适合创业的“古成都人”从川西北高原山地,进入盆地底部的过渡地带、前站位置,背靠岷江上游根基深厚的故地,近窥水丰地沃的广阔平原,浅丘地势和近水环境,为发展农畜业提供非常优越的条件。

“疏浚”。“古蜀文化”谜底的钥匙。

农耕离不开水利。平原腹心,湿地低矮,迫使蚕丛率创业的“古成都人”不断“疏浚”,而且要有统一的指挥,开展集团作战。分散的部落,便需聚合成稳定的邦群,应对外部侵扰。

古老的城池雏形,在平原上萌芽。

农耕生产,必须平正土地,形成阡陌,开辟道路;农耕氏族也丢不掉从事过的渔猎、采集、畜牧生产,乐于环绕家门,开展多种经营,就有了剩余产品;交换产品,形成交换集市渠道。

定居、观象、水利、集市……

开始,只能用双手作工具。后来,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了石锄、石斧等工具。

洪水仍频繁暴发。地震间或而至。

迫使创业的“古成都人”不停地搬家,掀起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建设城市聚落的高潮,相继创造了“瞿上文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都江堰芒城、郫都古城、温江鱼凫城、大邑高山、大邑盐店、崇州双河、崇州紫竹、新都大丰,宝墩城面积最大。一个个的古城遗址,文化特征相同。

蚕丛文化古蜀国故都——瞿上城(图片来源:双流电视台搜狐号)

均建在岷江水系冲积扇、河流之间的龙岗状台地上。

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

“宝墩文化”,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

宝墩城,距“瞿上城”20公里、新津县城西北5公里、成都中心区38公里。

新津宝墩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图片来自网络)

面积占地约为276万平方米,将近3平方公里。和现在一些小县城的面积相当。

始筑约在前2500年,距今4500年。存在的年数,200至300年。

城市萌芽,催生出以修建城池为特征的邦国。

戒备森严。先修建内城墙,再修建外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一座由内外两重城墙包围、内外城墙四个方向布有壕沟的城池。不仅有城墙,还有护城河。

网络状的城市聚落。背后,有个强力的权力机构。

调动起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长时间、有组织、有分工地进行修筑。

4500年前,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

新津宝墩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图片来自网络)

已处于国家和文明的起源阶段。城市也处于起源过程中。

长江文明之源,与杭州的“良渚文化”的萌芽同期。

岁月悠悠。距“营盘山”已经过去千年。

岷江上游、涪江上游和成都平原,史前文明连成一片。

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

中国史前第三城。“宝墩文化”如流星一般划破长空,证实了成都平原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一元,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交相辉映,光彩熠熠。

成都平原史上第一次大迁徙,带来陶器、古城,甚至图腾崇拜、信仰。成都由混沌迈入新石器时代,从荒诞不羁的神话传说,回到人间。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

“部落相连,钟鸣鼎食”。经历从蚕丛到柏灌、鱼凫的长期发展过程,经过2000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原来沼泽密布、荆棘丛生的广都,逐渐变成丰饶的沃野,成为中国三大农业起源地。

成都市温江区鱼凫王城遗址(图片来源:大四川搜狐号)

广都之野,“冬夏两季”播种。

农田里有稻、麦、栗、黍、豆等。

园艺发达。荔枝、柑橙、茶桑、“四季瓜果”。引起古蜀丝绸的兴起。

“牲具六畜”。家养鸡犬冢,野牧马牛羊。

喂鸡,农耕生产的特征,公鸡报时,母鸡生蛋。游牧时代用不着。

鸡,古名是“蜀”,不排除“蜀”的得名,因最早从事家鸡驯育。

池塘里不仅有鱼、蚌、鸭,还有连藕。

为跨入农桑时代,构成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体系。

形成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城邑并峙,人口繁衍,安居乐业的“古蜀文化区”。

杩槎,古蜀先民的伟大和智慧(图片来自网络)

祥和之象。《山海经》的“海内经”里,有“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都广”即“广都”,连“百谷”都能“自生”。

都广之野,海纳百川开放型的农耕文明,山地和河谷低地农业结合的产物。

“世外桃源”。与《圣经》中对伊甸园的描述十分相近。

东方伊甸园。成都“胎记”,给“成都城”,殖入山水、田林、生态、安居的基因。

“宇宙之书”《山海经》中,记述的不仅是“禹迹图”“夸迹图”“昊迹图”,而是中华民族整个群体英勇无畏、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创业图”。

“天府之国”,可能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母国”。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用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之地。《战国策》《史记》中的“天府”,指关中平原地区。

古蜀历史由蚕丛“瞿上”为开端。后有三星堆、金沙村古蜀文明。对蚕丛纵目形象的描述和三星堆的“青铜纵目人像”惊人吻合。也是三星、金沙后世蜀人,对蜀祖的图腾崇拜。

广汉三星堆青铜纵目人像(图片来自网络)

“宝墩文化”表现古蜀国大厦的辉煌,“瞿上”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金沙文明,三星堆文明的传承。

“九倒拐”,创业的“古成都人”进据成都平原的“桥头堡”。

神秘与苍桑,美丽与古老。

(未完待续)

【方志四川• 历史文化】易旭东 ‖ 成都人的“根” 成都城的“魂”(一)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 2012年辞职, 从新闻“回 归”到文学, 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现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