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日臻完善的成都城市建设

作者:刘祯贵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8-07-27 10:25:00 浏览次数: 【字体:

天府广场(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1978年以来的40年,成都市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渐进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得到提升,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翻开了城市建设新的历史篇章。

1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大都市城市组团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城乡规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一个功能单一、设施不全的地域大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多样、设施较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现代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大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城市建设和发展依据城市性质和总体规划,突出了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特色。

物流通信(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共进行了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其中改革开放后有四轮修编:1982版成都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城市格局,并强调保护传统历史城区格局;1996版成都城市总体规划强调中心城区东郊工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提出城市向东向南发展;2011版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中心城区由圈层式向扇叶状布局转变,突出全域城乡统筹规划。2016年,成都开始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旨在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此轮规划,既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成都未来发展蓝图;又结合当前,科学把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紧迫任务,确保城市空间功能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先后实施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五路一桥”、绕城高速等工程,启动建设城市新区,推动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同时,加快周边卫星城镇建设,用快速交通连接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和辖区各区(市)县快速交通连接,全市基本形成放射加环状、带状、串珠式组团城市群,成都大都市格局已具雏形。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其中成都规划范围为1484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94%。成都的现代都市新形象在此得到全面集中体现。

天府软件园(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2017年,成都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37.27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14.6倍;常住人口1604.5万人,是1978年110.2万人的14.6倍;城镇常住人口为1152.8万人,是1978年109.5万人的10.5倍;至2017年底,成都市城镇化率达到71.8%。

2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道路密度得到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综合交通枢纽基本骨架初步形成。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顺利推进。2017年实施14条国铁公交化改造,编制完成《成都市域高快速路网体系规划》《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成安渝高速、三绕高速南段建成通车,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成渝、西成、成绵乐客专开通运营;西部高速公路主枢纽初步建成;《成都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获批,西成客专、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建成投用,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成蒲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成德动车加密开行。

交通运输(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积极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蜀都大道、一环路、二环路、机场路、二环高架路、金凤凰大道、成洛大道快速路等上百条城市主干道,整治中、小街道200多条,修建青龙场立交桥、成温跨线桥等大型桥梁,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全市城市道路桥梁总体容量逐年增长,“5环28 射”的骨架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地铁开启新的生活方式,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先后开通运营地铁4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和7号线等7条线路。实施“科学治堵”,慢行交通系统加快修复提升,自行车以共享形式回归城市。截至2017年,成都市市区道路面积达9590.3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3699.9公里,桥梁数达843座,分别是1978年的32.7倍、11.6倍、7.7倍。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长度6777公里,是1978年的21.9倍;公交营运汽车10781辆,是1978年的29.9倍;全市出租汽车15378辆;全年中心城区公交客运量14.2亿人次,是1978年的7.5倍;地铁客运总量5.6亿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提升到35%。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城市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成都,一个经脉通畅的城市,正迈着轻快的步伐,大步前行。

3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将现代化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发挥城市综合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依托,不断加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都博物馆、西部博览城、成都图书馆等一批重大城市功能设施建成投用,城市基础配套功能进一步强化。

成都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建立了覆盖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的统筹城乡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雨污水管网建设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上游水平。截至2017年,市区排水管道长度10667.9公里,是1978年360公里的29.6倍;污水管道4273.7公里,污水处理厂24座,全年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69.1万立方米/日;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12.7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94.3%,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城市防涝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大防洪总出口(金堂沱江、新津岷江、双流府河)基本打通,都江堰灌区具备洪水调节能力。通过完成府南河、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干河、饮马河、西郊河等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中心城区的城市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府河、南河、沙河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江安河、磨底河为100年一遇,其它城市中小河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都江堰(图片来源:网络)

城市供水处于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成都市城市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市人均供水量达到360升/日,“一圈层集中供水,二圈层水量补差,三圈层自成体系”的全域成都供水架构基本形成。结合旧城中小街道整治实施了给水管道改造,供水服务范围扩大。截至2017年,全市自来水年供水总量达到12.9亿立方米,是1978年的15.9倍,其中:居民家庭用水7.3亿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达351.2升,用水普及率达94.95%,分别是1978年的2.3倍、1.2倍。

城市燃气供应能力基本满足供给需求。通过新建三环路高压输供气管网,实施旧城燃气管道改建,形成了以环状管网加放射性干管为主、中低压配气网络为辅的城市输供气管网系统。截至2017年,市区液化石油气供气量达107008吨;天然气供气量278702.8万立方米,是1978年的6.3倍;燃气普及率达95%,是1978年的4.2倍。

城市供电能力得到提升。全市高压线网建设更加完善。在中心城区投资10余亿元启动 “虹桥工程”,建电力输变电通道55.2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在外环路以内蜀都大道、人民路等主干道实施了电力通信架空线下地整治工程。成都电网网内现有发电装机容量达474.1万千瓦,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4590公里,形成了以龙王-尖山-蜀州-丹景-德阳-龙王500千伏环形网架结构为主、较为完备的输(配)变电设施体系。

城市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居中西部前列,已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传输、交换能力。成都已是全国通信枢纽规划的8个大区中心局之一,其综合运营和信息服务能力位居“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开通国际直达专用数据电路,建成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一批巨海量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相继建成投运,形成较强的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2017年,成都市启动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编制“818”城市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城乡厕所革命攻坚行动,2017年新建、改建公厕336座,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新打造特色街区20条,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17万户、老旧院落改造920个、城中村改造7427户,逐步形成以小街区为基础的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

4

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人居成都为主题,先后实施府南河与沙河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北改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城市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府南河畔(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于1993年动工,1997年12月竣工,总投资人民币达27亿元,包括河道整治、污水截流、道路管网建设、旧城改造、河滨绿化、安居、文化建设等内容,共拆迁各种建筑物60多万平方米,沿岸3万户10万居民告别了低洼潮湿、卫生设施极差的破旧危房,中心城区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该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五项国际大奖。为彻底改善城市面貌,继府南河综合整治中心段完成后,成都市继续实施府南河延伸整治工程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努力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以污染治理为主线,结合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和东郊工业区的结构调整,2001年又投资32亿元对沙河进行综合整治改造。沙河改造中,力求控制两岸建筑物,增加市民休闲设施和绿地,充分发挥沙河的生态、亲水、居住、休闲及旅游功能。2004年底,沙河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完工,沙河沿线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澳大利亚“舍斯河流奖”。

成都夜景(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进入21世纪,成都市坚持塑造特色的思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延续和历史文化保护,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天府广场、琴台路、春熙路旧貌展新颜,特色街区、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不断升级提档,一批主题鲜明、意境生动、内涵丰富的城市景观为成都添上了明丽的色彩。同时,成都市将老旧城区改造作为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头等大事。2008—2016年投入资金812亿元,先后改造棚户区11.2万户,使棚户区家庭居住品质得以显著提升,优化了城市空间,极大促进城市能级的攫升。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还投资上百亿元对中心城区12个“城中村”进行改造。着眼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推进北城改造工作。作为成都最大规模民生工程,北城改造自2012年启动以来,至2017年底,累计实施项目1146个,投资3605亿元,力争把城北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还城北市民一个畅通城北、安居城北、宜人城北。

5

突出居民住宅建设,努力营造川西民居特色和西部最佳人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的住宅建设成效显著。经过艰苦努力,成都市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由1997年的9.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6.58平方米,平均每户拥有住房建筑面积99.39平方米,基本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难”问题。目前,成都已进入住房消费小康时代,市民住房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卖旧买新,卖小买大,升级换代,拉开了新时代住房消费的序幕。

为创造具有川西特色的住宅环境,成都市以创造最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环境为目标,不断提高城市住宅环境质量,使成都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初步形成。市民住房条件经历了从简棚陋屋到青砖黑瓦的平房,再到注重生态环境的科技智能公寓的“三级跳”。1992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以后,成都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种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成都市的住宅建设与城市总体布局逐步协调,住房消费进入新的阶段。市郊低廉的地价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五路一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东郊工业区结构大调整、沙河综合整治以及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了房地产投资区域全面拓展。随着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政策拉动、房改带动、金融助动、市场启动等措施的积极开展,成都市居民个人购房呈现不断上升态势,房地产交易市场日趋活跃。房地产市场在成都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之一。2017年成都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87.9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9374.5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2017年加大住房租赁试点,建立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出让租赁住房用地11宗、可建2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7.8万套,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1.48万套。时至今日,美丽的成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住在成都”已成为新一轮的居住时尚。

6

倡导绿色理念,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针对城市绿化总量严重不足的现状,集中财力、物力搞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城乡结合、较为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先后实施浣花溪公园建设、高压走廊建绿、绕城高速公路芙蓉景观带建设、三环路绿地建设、环城十大郊野公园建设、百条景观廊道建设、小游园与绿化小广场建设等工程,对城市社区、中小街道进行了绿化改造、整治,新建街头上千个城市小游园、小广场,基本实现城市绿地均衡布局。自1999年起各城区每年至少建一个绿化广场,逐年扩大城区内公共绿地面积。在城市绿化中,按照乔、灌、草、花卉有机搭配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突出乡土树种,多种市树银杏和市花芙蓉,形成成都城市绿化特色。成都市先后进行打造林荫街区、特色街区建设,完成中心城区主体绿化工程,三环路内外50米防护林带基本贯通,绕城高速路200米生态带初见效果,形成芙蓉景观带,城市公共绿地大幅度增加。2007年5月,成都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白鹭湾湿地公园(图片来源:新华网)

截至2017年,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39%,建成区绿地率达36.49%,分别是1978年的12.9倍、9.6倍、13倍。市区公园、小游园由1978年的15个增加到99个,面积由126公顷增加到3158.9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由1997年的245公顷增加到35231.4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由1997年的126公顷增加到9820.69公顷。2017年,开展全域增绿行动,实施“增绿十条”,启动并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规划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共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2017年建成绿道633公里,新增公共绿地16.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

7

加大环保建设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1996年2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都辖区内的温江县、郫县、都江堰市成为全国首批6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自2002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以来,成都市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通过旧城改造、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畅通工程、水环境治理、绿化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六大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实施绿色建设方式,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成都城市的环境。2014年以来,成都市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通过实施“治霾十条”“治土十条”,淘汰燃煤锅炉、黄标车,对建成区和场镇餐饮店进行“煤改气”“煤改电”,清理关闭“散乱污”企业,2017年成都空气优良天数达235天,比2016年增加21天,是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达到的最长天数,空气优良率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比上年上升7位,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3.7%、10.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治水十条”和水“626”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岷江等流域水质逐步向好。成都入选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被列为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低碳试点市。

大熊猫(图片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改革开放为成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春天。这一时期,是成都历史上城市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面貌变化最显著时期。成都,这座既古老又年轻,既安宁又繁荣的城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者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总第217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