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四川历代旧志和地情文献中的蜀中人物“绰号”拾趣

作者:朱 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3-17 15:5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笔者近年来整理四川历代旧志和地情文献资料,闲暇时也喜欢翻阅这些资料,从中常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词,而这些词又与四川历史上一些人物的绰号有不少关联。

李豆花

李豆花指的是曾任四川总督的贵州黔西人李世杰。因他常买“蜀中市肆未成熟的豆腐杂生菜煮”的“豆花”吃,赢得“李豆花”美称。

d22c553b15314296b448f4f80d181de9.jpg

四川天府之国,川菜古来为人称道,常璩《华阳国志》里说川菜“尚滋味、好辛香”,杜甫曾有诗“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陆游在四川为官多年,离开后还念念不忘四川的美食“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清代以来四川的官员也多为四川美食所动。贵州人丁宝桢任四川总督,迷上了花生米、干辣椒炒出来的鸡丁,于是乎有了“宫保鸡丁”这道菜。

关于“豆花”,《雅安县志》卷四称“浸豆磨浆,岩盐点之成乳,曰豆花。用粗布裹作方块,曰豆腐”① 。四川人所称豆花,与北方的豆腐脑略有不同。 “豆花即豆腐之未成者”②, 它介于豆腐脑与豆腐之间,嫩一点叫豆腐脑,老一点叫豆腐。所以有老豆腐、嫩豆花之说。食物之嫩者,莫如豆花。日常生活中,形容女人皮肤白嫩也叫豆花。车辐先生的小说《锦城旧事》里有个重要人物“嫩豆花儿”,其真名早已无人知晓,因为她皮肤白而且嫩,所以大家都叫她“嫩豆花儿”。

《啸海成都笔记续编》称:“成都小吃嗑甲于各省最著名者,先有山西馆之豆花,只三文钱一碗。椒油麻酱,辛香异常,每日开堂不过五钟,即已告毕。”③不知道酷爱吃豆花的李总督,当年是否曾去光顾过。如今成都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富顺豆花、李豆花的店铺,也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常。笔者在成都上学的七年,从狮子山到磨子桥,每逢周末常与同学相约去吃豆花,如今,一碗豆花的钱,已从当年的三五元涨到了十多元了。那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豆花,也成了关于青春校园里的一段独特记忆。

康二蛮

康二蛮指的是被称为“康圣人”的一代川剧宗师康子林,因其乳名“二蛮”得名。

4b3e30011b384eed96f4e979a1e15d89.jpg

康子林于清同治九年(1870)生于邛崃,在家排行老二,长兄康子久,乳名“康大蛮”,他别名“二蛮”。《南史·萧子响传》说,“人名蛮,复何容得蕴藉?”但四川民间却不这样认为。尽管儿女金贵,却都要给他们取个低贱难听的乳名,认为这样孩子才会无灾无病顺利地成长,也就是俗话说的“叫得开,免了灾”,正如民国《南溪县志》所说“祝其体力强健如蛮族,故曰蛮也。”④

1930年6月某日,重庆“鼎新”大舞台门前设了一个灵堂。在数百副对联中,有一副对联这样写着:“成都三庆会,中国两圣人”⑤。还有一副对联的下联写着:“子林正音,有为变法,今后登台出角,谁继康家两圣人?”民国时期,中国有两个康圣人,一是维新变法的康有为,一是川剧舞台上的康子林。

《成都市志·川剧志》这样写道:康子林“一生极力维护三庆会,曾拒绝高薪邀请,甘与会内同人共度危艰。对人谦和恭谨,从不疾言厉色,作风俭朴,律己甚严常言‘君子以道为朋,小人以利为友。’奖掖后学,热心公益……以品艺双优而名列第一,获大银奖章。……唱戏之余喜读书、唱扬琴,懂医道、通绘画,并对明清古画有鉴别力……川剧界尊称为‘康圣人’‘戏圣’”。⑥

一个“戏子”何以博得“圣人”之名?不仅在于他戏演得好,更在于他的品德高。康子林是川剧文武生,文、武、唱、做,高、昆、胡、弹无不擅长。功底深厚,嗓音清脆,吐字清晰,行腔委婉,韵味隽永,声情并茂。刻画人物细致真切,性格鲜明,形神毕肖,尖子、翎子、变脸等各种技艺俱佳。《评雪辨踪》里冷、窘、酸、难的吕蒙正为他赢得“活蒙正”之誉,《情探》里忘恩负义的状元郎王魁,《八阵图》里迷茫绝望的东吴都督陆逊,都是康子林的拿手角色。时人赞他“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康子林为人正直,由他和杨素兰、萧凯成等人发起的川剧著名班社“三庆会”,被川剧研究专家周企旭先生视为“现代川剧”诞生的标志。民间戏班子,向来是诲淫的渊薮,一些“草台班子”为吸引观众,尽演一些诲淫戏,如《小上坟》《上游庵》等等。但票友们都知道,这些戏在三庆会里是看不到的。康子林告诫三庆会的演员要讲“口德、品德、戏德”,“表演宁可不足,也不能过分渲染艳情,以免导人以邪。”康子林还成立研精社,致力于川剧改良工作。把昆、高、胡、弹、灯几类剧目综合在一起,对川剧的发展和艺人的团结起到了促进作用。

1930年6月,年届六旬的康子林因常年带病坚持演出,辛劳过度,殁于重庆,这也可以算大将马革裹尸还了吧!

唐帽顶

唐帽顶指的是清朝中后期以镇压农民起义军有功历任云南提督、四川提督的唐友耕。

唐友耕(1839-1882)本名唐大明,字泽波,别号“唐帽顶”,他一直以此称为荣。其最有影响的事便是于清同治二年(1863)率兵围剿太平天国起义军,于大渡河畔擒翼王石达开并解往成都凌迟,清政府授其云南提督,并赏黄马褂,成为其一生辉煌的顶点。清光绪六年(1880)署理四川提督。光绪八年(1882)病死于成都提督衙署。

“帽顶”的称谓从何而来?被称作清末成都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宣统《成都通览》记载:“袍哥即烧香结盟之会党也,流于匪类者谓之会匪,普通之名词皆称袍哥,或曰袍几哥,又曰帽顶。”⑦ 民国《达县志》卷九有“哥老之会,其头目曰帽顶;曰大爷;曰龙头,内以坐堂为首,外以新复为首”。⑧大儒王闿运在《唐帽顶碑》写道:“帽顶,哥会头目之称也。唐立功名,官极品,蜀人但知唐帽顶。”通俗地说,帽顶即晚清时四川的袍哥老大。

历史上对于唐帽顶,说法不一。学者蒋蓝先生在其力作《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里,以晚清四川提督唐友耕为中心,展示了他和曾经在四川历史上风云一时的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纵横交错的关系,贯穿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挖掘出的唐友耕,杀人如麻,视生命如草木,稍不称其心意便随意斩杀。年少的唐友耕被当地人称为“唐小贼”,因偷了回族人的牛,其父被索要牛的主人杀死,他为父报仇,竟夜屠仇家7口人;他与农民军战友比武,差一点死于对手之下,关键时自己的妻舅兼卫士救了他一命,他非但不感谢,反而顾不得伤势杀了自己的妻舅,并将妻舅头割下送给了对手。唐友耕妻子眼见他这么埋没人性,便数落他,认为丢了很大面子的唐友耕,当众抽刀杀了喋喋不休的妻子。已是官居四川提督的唐友耕喝酒回家,见到来迎接自己的小妾身上有一根红线,猜疑漂亮小妾与请来缝制衣服的裁缝有染,便命人将小妾活活按在棺材里钉上钉子活埋……如此六亲不认、心狠手辣。

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成都尊敬书院山长的王闿运与唐友耕一直交往甚密。他在光绪五年(1879)四月十日的日记中写到与唐友耕初次见面的情形:“唐帽顶总兵友耕,字宅坡。帽顶者,俗以称盗也,本昭通山盗投诚者,言语有小说气,余误问其所以至蜀,遂言之不讳。”他笔下的唐友耕,是具有生龙活虎市井气息的耿直仗义人。在唐友耕的碑铭里,他这样写道“家有名马,厅酋涎焉。侍其迎妇府城,夜往劫。赠公出御,猝婴凶刀。旦归报官,官惧不捕。遂独身寻仇,斩头告墓。亡命金沙,反破其家。侍间复还,携妻负母,奔进两年,豪杰知名。”大意是说,当地的一豪强垂涎于他家的名马,劫杀了他父亲。他告官,官府畏惧豪强势力,不敢过问。父仇不报,正义何以伸张,天道何以昭彰?于是他只身闯入其家,手刃父仇,以仇人之头祭父。之后便亡命江湖,侠名远扬。再后来便是归顺清廷,屡立战功,官至提督,人生实现了华丽的“逆袭”。

同样是袍哥出身的“傻儿师长”范哈儿(范绍增)深得四川老百姓喜爱,其爱说的一句话“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现在还广为流传,说的是袍哥人家重义耿直。作为袍哥老大的唐帽顶,其人究竟是快意恩仇还是心狠手辣,在此不敢妄论,谨将不同说法列于文中,只待方家自行辨别判断吧!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①余良选等纂修,【民国】《雅安县志》卷四 第8页,《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三辑第17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第494页。

②清·李调元:《雨村诗话补遗》卷四,第415页。

③汪海如《啸海成都笔记 续编下卷》,《中国野史集成续编》,巴蜀书社,2000年,第798页。

④李凌霄等修,钟朝煦纂:【民国】《南溪县志·礼俗下》第32页,《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三辑第2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第817页。

⑤汪海如《啸海成都笔记 续编下卷》,《中国野史集成续编》,巴蜀书社,2000年,第785页。

⑥《成都市志·川剧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248页。

⑦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⑧蓝炳奎等修,吴德准纂:【民国】《达县志》卷九第19页,《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二辑第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第309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