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为祖国、为人民创作

作者:吴嘉陵 发布时间:2016-05-17 09: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1955年4月,为反映祖国在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以满足人民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要求,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著名山水画家吴一峰前往建设中的宝成铁路沿线体验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当时,新中国百废待举,自由职业者、画家吴一峰,写就青山无人问。为了养家糊口,他只有放下画笔,到朋友的汽车修配厂当保管员。得到喜讯后,他请了两个月的假,高兴地接受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邀请,并拟订了创作计划,查阅了《嘉陵江志》《九域志》等相关资料,摘抄要点,随时携带,指导写生,使自己的创作有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一切准备就绪后,吴一峰背着简单的行装,带上画板等用具只身由成都出发,经绵阳、江油过广元,到宝鸡。踏着铁路工人们的足迹,走在高山峡谷崎岖的道路上,或搭乘工地上的材料车选择工人们筑路、架桥、打隧道的战斗场面写生、作记,完成沿宝成铁路的资料收集。之后,吴一峰由宝鸡沿嘉陵之源往南,乘汽车至广元,然后乘舟,沿江而下,或根据需要择地登岸访问、考察,对沿途城镇乡村、名胜古迹、山川美景写生、作记,触景生情咏诗抒怀,历时两个月,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收集创作素材的任务,仍回工厂上班。他利用业余时间,整理资料,先创作“宝成铁路画组”,表现工人们开山修路、遇水架桥的生动场面;接着又创作一批反映沿途风景名胜和新生活、新气象的“风景名胜画组”,陆续发表在《成都日报》《西南文艺》《新观察》等报刊上。并有作品应征参加“四川省第一届国画展览”。这时,他又开始了《嘉陵山色》手卷的创作,历时数年完成巨著。

    吴一峰以其在绘画艺术方面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用“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全新的、歌颂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和祖国山河巨大变化的力作,受到政府和美术界的重视和好评。1956年初,吴一峰调到四川文化局美术工作室,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不久担任了国画组组长。

    吴一峰于1907年8月出生在浙江嘉兴平湖,自幼随父住上海,入上海澄衷学堂,酷爱美术,1928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中国画系,专研中国山水画,兼攻书法、诗词、篆刻。1932年随尊师黄宾虹入蜀,受聘在四川艺专、东方美专教授国画。他追寻黄宾虹倡外写生之举,慕西南风光,不久离开学校,开始蜀中旅行写生创作,后定居成都,自己设计建造了斋堂:一峰草堂,嗣游滇、黔。他毕业后创作不少反映西南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民俗民风的优秀作品。一直以来,以一支画笔进行创作,养家糊口。过去,他的旅资全靠自己筹集,这次往宝成铁路体验生活是他第一次得到国家资助,心中十分高兴,同时他的作品得到国家认可,还安排了工作。吴一峰以十分喜悦的心情,全力投入美术创作中,要为祖国、为人民创作更多大众喜欢的美术作品。

    不久,吴一峰又受到第二次邀请。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成都军区政治部于1956年冬邀请吴一峰、赵蕴玉和军区的艺术家刘蔚、王永年组成四人小组,刘蔚任组长,吴一峰负责业务,前往四川东北大巴山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吴一峰愉快地接受邀请,查阅相关资料,作好出发准备。

    吴一峰一行由成都乘火车到重庆,换乘汽车经合川、南充、南部、仪陇到公路终点巴中县城下车,开始徒步访问、写生,走到通江,赵蕴玉因病返回成都,他们三人冒着风雪走完行程。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大根据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于12月先后进入陕南和川北,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地。1933年2月中旬,在通江县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苏维埃政府(后迁到巴中县),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先后粉碎了四川军阀田颂尧部发动的三路围攻和刘湘部发动的六路围攻。根据地扩大到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建立了23个县和一个市的苏维埃政府。正规军由入川的4个师1.4万人,发展到5个军8万余人。1935年3月底,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地进行了强渡嘉陵江战役。由于党内错误路线,最后于1935年4月21日全部撤离,转而进行长征。这里高山深谷,地势崎峻,人烟稀少,散布着当年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遗物,    流传着许多革命故事,给吴一峰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巴中县城,坐落在大巴山南麓,危峰耸立,插入云端,是川陕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留下革命遗址红场和大量文物。他们先到县文化馆,参观馆藏文物,倾听详细讲解,对根据地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到城南的南龛坡参观南龛石刻、造像和最著名的严武颂(碑),这些都是唐代遗迹,在四川文物史上占有重要一页。他们边参观访问,边写生作记,走到了不到半里地“丁”字形的街道小镇——清江渡访问。这里地形险要,林木繁茂,是川陕苏区的模范县,当年设有保卫局和军政大学。红军撤走后, 已被捣毁,于是他们继续前行走到了通往通江的必经之地大乐堂,此地有几家小店和一所学校,背依崇岩,由山麓往山顶有三千余石级约5公里路程的盘山羊肠小道,直达杀牛坪,地形十分险要,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吴一峰一行登上杀牛坪正中的最高峰,放眼四望,山峦起伏尽收眼底。当年红军以少数部队扼守隘口,顽强作战,粉碎了川军组织的历次围攻。他们看见了残留的战壕和几座烈士墓,在不远处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为保卫土地而战”,身临其境,可以想象当年红军粉碎敌人围攻的战斗场面,于是激情写生、作记。他们又走到米仓山东南麓、大通江西岸的通江县城,在这里寻访老红军,了解当年食盐禁运入苏区时他们凿井熬盐的情况;走到通江之滨的永安乡(又名苦草坝),其后依山,悬岩壁立,四周断岩,山顶上有田地,住着村民,只有三道寨门通往山下,形成天然雄堑,称得汉城。这里易守难攻,红军在此地设有造币厂、保卫局、储藏库和军事学校,遗址保存尚完好,吴一峰一行又是一番写生、作记。随后下山,上坡走到与得汉城隔江相望的罗坪。这里有一幢大瓦房,是当年红军造枪和手榴弹的兵工厂,保存完好。对景写生后,他们又踏着白雪翻山越岭走到王坪。见一座高大坚固的斗笠形院子,有大小四十余间房屋,是当年红军的总医院。他们参观、写生后又走到医院后坪,看见巍然屹立着一座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红四方面军英雄烈士之墓”,两旁分别刻着“为革命而牺牲”“是工农的先驱”,碑的两侧还刻有步枪、盒子炮等浮雕,四周青松葱茏。大家就在这山顶上,踏在冰冷的雪地里,认真写生、作记,突然天空飘起雪花,犹如地下英灵感动了苍天,雪花飘落在他们身上,大家停笔一言不发沉默在荒山峻岭之中。吴一峰在此情、此景中,有感而发,有诗记云:

登鸡子顶访红军遗迹

寻幽绝登探云程,

裂面寒风扣寨门。

雪压千山披素服,

天公长孝吊忠魂。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由农民引导,他们冒着风雪,踏着积雪盈尺的山路翻越马鞍山,走过洪口镇到界溪沟。这里谷窄沟深,人烟稀少,一片荒山雪岭,是通江和万源的交界处,山越高积雪越深,越是寒冷。他们艰难地走过界溪沟来到王家坪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家时,个个都成了冰人,又累又饿,受到社长热情接待。主人忙着给他们烧水煮饭,他们好像回到了温暖的家,饱餐了一顿,消除了饥疲,并在此住下。

    次日晨,天放晴,青山已银装素裹。早饭后,社长亲自带他们走屋后的小路,经过一个小坪时,对大家说:“这个地方叫大柏树,是当年红军入川时,首先驻扎的地方”。他边走边指点山寨,讲述红军在佛爷山、炮台山战斗和生活情况。山路被积雪淹没了,大家只有跟着野猪、野鹿的足迹前行。吴一峰穿的棕袜、单鞋,已被雪水浸透,冰冷地刺痛双脚,为了收集创作素材,顾不得当前的困苦,又走了10余里山路,登上了石门寨,一直攀到山顶。山顶上建有关帝庙、文昌宫、玄坛庙,红军司令部曾设在这里,现没有留下什么文物。吴一峰见山顶上有两棵古老的苍松,巨大的枝干堆满白雪,被压得下垂,好像宋代画家马远的《雪松图》。山高雪深,全山玉树琼枝,仿佛置身于水晶宫里,雪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吴一峰的色墨凝冻,无法写生,只好用铅笔简单勾画数幅,将其美景牢记在心中。他们继续走到万源县的竹峪关。区政府请了四位老红军给他们讲当年亲历的战斗,真切生动。吴一峰速写四幅画分送他们,直到黄昏才依依惜别。

这次行程虽然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山路陡滑,履步艰难,但是他们有目标,有红军精神鼓舞,本着山高兴亦高、风大气亦壮的浩气克服一切困难,爬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坡又一坡。有时皓月当空照在雪地上,银光闪闪,他们还行进在寂静的长林小径中,当听到汪汪狗叫时,才知道有了人家。主人都会热情接待他们,大家毫无拘束的谈笑,亲如一家。一会儿水开饭熟,他们饱餐一顿,消除途中的饥疲和寒冷。由于得到这些觉悟高又热情的老红军和山民们的帮助,他们才圆满完成了这次采访、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的任务。

    由万源乘汽车经达州、大竹、邻水到重庆,再乘火车回成都。吴一峰抓紧时间,整理画稿、笔记,创作出一批革命题材、人文地理的优秀作品。其中有数幅选送参加1957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美术展览》,获得好评,巨幅国画《进军大巴山》展出后,由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目前尚存有40余幅作品,计有《赤化全川》《红军烈士墓》《红军战绩》《红军造币厂》《与民同乐歌唱喧天》《巴中清江渡》《通江鸡子顶》《通江大乐堂》《巴山积雪》《山邨晓市》等等,这些以古人笔墨写革命历史、写现实山川美景的优秀作品,已成为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特征的历史画卷,供人们回忆、赏评。

                                          (作者系吴一峰先生之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