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大运河,一滴水的旅程‖颜庆 刘莘瑜

作者:颜 庆 刘莘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20 14:35:4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运河

一滴水的旅程

颜 庆 刘莘瑜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如果一滴水跑到大运河里,加入浩浩汤汤的水流,来一场穿越江南水乡与北国风光的旅行,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我们和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22年年会的朋友们来到江苏南京,有机会一起结伴行走大运河。从镇江、扬州、淮安、宿迁一路北行,我们打量着这条有着2500年历史的河道,思接千载,浮想联翩。

一滴水挤挨着另一滴水,一滴水追赶着另一滴水,汇集成浩大的激流,沿着祖祖辈辈治理的河道不舍昼夜奔腾,跨过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在这条古老的航道上且行且吟,倾听时光滴答作响。

一滴又一滴水托起了南来北往的船只,也听惯了运河上太多或悠扬婉转、或高亢激昂的故事。

从扬州出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给扬州这座城市平添了无限神韵,让古往今来多少人生出了憧憬。

现在,我们就从扬州出发,去追踪一滴水的旅程。这里有江南的风雅,有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运河邗沟,还有矗立在运河旁边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戴琛 摄)

来到扬州恰逢阳历四月份,按农历计算是闰二月,和李白说的烟花三月正好处在一个时间段上。扬州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李白说得有些朦胧:阳春三月,江南水乡,繁花似锦……我们来的时候,这座城市有一种叫“琼花”的白色花簇正在怒放,不知道这是不是李白笔下的“烟花”?

据说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琼花就是扬州城的一种名花。更浪漫的说法是,隋炀帝开凿勾连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继而疏浚连接扬州和淮安的邗沟,最终打通了从洛阳到扬州的水上通道,就是为了坐船到扬州去看琼花。隋炀帝杨广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早年率军南下打败陈国,并担任扬州总管。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是营建新都洛阳,随即开凿南至扬州、北达涿郡的运河,接踵而至就是一路南巡。一条运河,勾连起了首都和富庶的江南,这无疑比“看琼花”有更重大的意义。

扬州,是因运河而生的城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和齐国争霸,开凿了连通长江和淮河的水道邗沟。一座名为“邗”的城池也围绕运河而兴起,这就是扬州的前身。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讲解员告诉我们,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达到3200公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无论运河的走向发生怎样的改变,始终都经过扬州,这也是扬州经久不衰的缘由。

追寻大运河最早的源头,那就是邗沟。它比历史上著名的鸿沟要早逾百年,比秦始皇凿通的灵渠要早两百多年,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则是两千年之后的事了。

今天,我们一路寻访古邗沟的遗迹,徜徉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位瘦西湖,漫步在古运河三湾湿地,在东关古渡登船航行在扬州市区……一滴水,在运河里闪耀着太阳的光芒。我们从一滴水里也看到了大运河久远的历史,听到了运河上响彻了两千多年的咿呀桨声。

深藏不露的铁锔

一滴水推搡着另一滴水,一波浪追逐着又一波浪,一旦失去约束,引发的就是灾难。

行走大运河,我们领略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低吟浅唱,也从历史的长河中知悉了黄河决口、运河溃堤的惊涛骇浪。一条运河,承载了多少辉煌,也就承受了多少苦难。

在洪泽湖大堤,我们见证了一个铁锔的传奇。

洪泽湖位于淮河中下游地区,很早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湖泊,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淮水在此潴留,将大大小小的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水天相接的洪泽湖。明清时期,为了约束洪泽湖泛滥,筑洪泽湖东大堤,即高家堰。当地有谚语:“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意思是洪泽湖一旦决堤,将殃及淮安和扬州,而跨越淮河及黄河一路北上的大运河自然也无法幸免。

千年大运河,悠悠洪泽湖(赵亚玲 摄)

我们是下午到达洪泽湖大堤的,堤坝上杨柳拂岸,湖面上浮光掠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祥和景象。殊不知,在这样的祥和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付出,是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这些人当中,就包括治水英雄林则徐。

这里是周桥大塘,是洪泽湖大堤的典型地段和历史灾难的重要遗址,现在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时间回溯到1824年(道光四年)冬天,洪泽湖高家堰周桥段决口,洪水泛滥、房倒屋倾,大运河上给京城运粮的货船也一度中断,清廷为之震惊。

紧要关头,道光皇帝将治水不力的河道总督张文浩撤职查办,并于1825年3月下旨,命正在福建老家为母亲守丧的林则徐赶赴洪泽湖督修高家堰。林则徐戴孝出征,身着素服在高家堰日夜督战,迅速堵住了决口,并在大堤的外围修筑了长750米、高9米的一道弧形石墙。石墙和大堤之间,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大塘,后来称之为周桥大塘。即使大堤再度出现险情,有这道石头砌成的外堤兜着,算是给大堤加上了保险。

值得庆幸的是,从1825年至今,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这一段,再没有发生险情。立下汗马功劳的是一个铁锔,以及蕴藏其中的匠心和担当精神。周桥大塘的一块石碑上记载——洪泽湖大堤石工墙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强条石之间的稳固性(咬合度),在两块条石连接处镶嵌有“工”字形铁锔,铁锔上还铸有铭文“林工”字样。铁锔均镶嵌在墙体内部,表面上看不到,是一种对工程质量负责任的做法。此处工程如有倒塌,墙内铁锔上的铭文铁证如山,就可以倒查责任人林则徐。如果一直不倒,则深藏功与名。

面对石碑上记载的文字,我们一行人唏嘘不已,林工—林则徐—林公,您用一个铁锔诠释了您那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这里,我们也读懂了后来您在虎门销烟的壮举。一个人心里装着国家、装着人民,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像一颗铁锔一样咬定目标、不计功名。

石碑的接缝处展示了一个铁锔,那是从历经风雨的石墙中取出来的样本,我用手去轻轻触摸这一块铁,那种凉沁沁的感觉和肃然而生的敬意迅速交织在一起直抵心田。2019年,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名录,林则徐的名字赫然在列。

运河的“水脊”

今天我们提起大运河,大都指京杭大运河。

一滴水,在扬州沿着运河流淌,往南经过镇江、无锡可达杭州(继续南行还可以到达宁波),向北经过淮安、济宁、天津可直通北京,这是京杭大运河的大致走向。

京杭大运河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历经隋唐、明清和当代,是跨越两千多年形成的伟大工程,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两岸人民。在镇江谏壁船闸,我们看到千吨级货船首尾相接,由京杭大运河缓缓驶往长江。谏壁船闸有“江南第一闸”之称,现在每天的货物最高通过量达到50万吨。

江苏镇江谏壁船闸有“江南第一闸”之称,现在每天货物最高通过量达50万吨(徐渭明 摄)

自元代起,北京一直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一滴水从江南出发,托着一艘艘货船北上,并非一路坦途,有时甚至还要爬坡过坎。一滴水,见证了漫漫征程,也映照出古往今来人们治水的智慧。

“水脊”,是我们在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淮安漕运博物馆的时候,接触到的一个新鲜名词。从地势剖面图可以看到,在京杭大运河1700多公里的旅途中,山东丘陵地区在京杭大运河沿线海拔最高。航道一年四季要通畅,必须于运河的最高点、古人称“水脊”处注水,再通过闸门抬升水位,才能让船舶“翻山越岭”。在测绘仪器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找到“水脊”的最佳点位,以及在更高处给“水脊”补水的水源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年来,这一直是困扰运河滞涩难航的痛点。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他要通过大运河把营建都城的物资从江南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因为水量小、河床浅,导致运输能力受到限制。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率队南下山东,疏浚会通河。宋礼征集二十万民工疏浚河道,并依据元代的治河经验,在山东济宁寻找“水脊”,但是收效依然甚微。

逡巡在大运河上,宋礼十分着急又一筹莫展,于是到运河两岸的群众中间去寻访计策。就在这时,运河上一个拉纤的领班站了出来,胸有成竹地说:“南旺者,南北之水脊也。”他叫白英,生于山西洪洞县,明初迁到山东济宁的彩山村,对运河两岸的地形及河水流向都特别熟悉。

纤夫白英大胆献策,运河最高点不是济宁城区,而是四十多公里外的南旺镇。如果在三十公里外的戴村引水,灌注南旺的船闸,就可以彻底解决会通河缺水断流的问题。宋礼采纳了白英的治理方案,并任命他为总工程师。白英带领劳工进行了整整8年的艰苦劳动,最终完成了庞大的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其中仅水闸就建了38道。

京杭大运河的“卡脖子工程”,就这样由一个纤夫成功化解了。会通河的漕运量,从不足10万石暴涨到150万石。由于大运河解决了北京都城建设的材料运输问题,直到今天仍流传着一个生动的说法:“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一个普通人,做出了不普通的大事。纤夫白英找到了水脊,像白英这样的无数劳动者,则是修建大运河、治理大运河的脊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颜 庆 刘莘瑜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