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醒园篇什随园句——李调元和他的诗‖尹帮斌

作者:尹帮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13 15:28:09 浏览次数: 【字体:

醒园篇什随园句

——李调元和他的诗

尹帮斌

在清代四川罗江县(今德阳市罗江区),李调元家族“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传为美谈。李调元(1734年—1803年)是“四进士”(李化楠、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的主要代表,寿最高、作诗最多,其留存下来的诗作也最多。他不仅作诗,还有诗词的理论著作问世。因此,李调元不仅是乾隆一代知名的诗人,也是知名的诗歌理论家。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问学(1734年—1763年)、出仕(1763年—1785年)、著述(1785年—1803年)三个阶段。

问学与出仕

李调元5岁入塾,随先生刘逸飞习《四书》《尔雅》。后住读于醒园及隔江的鹡鸰寺。1752年春,李调元县试第一取为诸生(秀才),入绵州涪江书院就读。从1753年到1758年的5年间,他在浙江其父李化楠任所求学,从进士李祖惠学经学,从举人俞醉六、名士陈雪川习举子业,从进士施沧涛、查梧冈、钱香树学诗,从画家陆宙冲学画。江南的求学生涯是李调元成长最为重要的时期,既开阔了眼界,又受到江浙文化的熏陶,为他后来取得多方面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二月,李调元参加癸未科会试,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四月殿试,李调元中二甲十一名。五月,保和殿御试,李调元取为第五名,馆选入翰林为庶吉士。从此,李调元开始了20余年的仕宦生涯。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四月,庶常馆散馆,李调元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李调元补授考工司主事仍兼文选司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时值天下乡试,京官考差,李调元列第六名,奉旨充任广东乡试副主考。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十六日,李调元奉旨提督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李调元广东学政任满回京复命,奉旨任直隶通永道道员,兼管河务、海防、屯田,驻通州。后因家丁吕福、衙役喜吉升收取门包失察,被问发伊犁充当苦差,李调元以二万金赎罪。卷入官场攻讦、倾轧的李调元,决心归田,潜心著述。

著述等身

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调元归居罗江后,悠游林泉,寄情山水,以著述为娱,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他所居住的醒园也成为入川名流、川中士子景仰之地。著名诗人袁枚与李调元虽未曾相见,但神交已久,托人入川送去自己的作品,并作书索李调元《函海》及所著书,寄信云“醒园篇什随园句,兰臭同心更有谁”,成为文坛佳话。

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白莲教军攻至江油,绵州、成都震动,李调元避乱成都。三月,白莲教军攻至金山驿(旧绵州城)涪江东岸。四月初六日,李调元万卷楼突遭火焚。他闻讯后,“一恸几绝”,写下大量哭书诗,如“烧书犹烧我,我存书不存”“如今内外空空如,休题贮书首西蜀”“不如竞烧我,留我待如何”“半生经手写,一旦遂心灰”“云绛楼成烬,天红瓦剩坯”“读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等。一座川西文化名楼,就此化为埃尘。

万卷楼被焚后,李调元并未被击跨,他顽强地挺了下来,著《续雨村诗话》4卷,增刻《童山诗集》至40卷。嘉庆七年(1802年),绵州州治从罗江迁回旧州金山驿(今绵阳市),罗江复县。李调元将旧著《梓里旧闻》30卷中有关罗江县的部分抽出辑成《罗江县志》10卷,增刊《函海》至四十函,另刊《续函海》六函。

嘉庆七年(1802年)九月初八日,《函海》最后一函《罗江县志》开雕。十一月初三日,小万卷楼落成。李调元在实现“与天下共宝之”的夙愿后终于不支。“著述留天壤,功名付太虚。”十二月初五生日,他写下《叹老》绝笔:“我愿人到老,求天变成草。但留宿根在,严霜打不倒。”十二月二十一日(1803年1月14日)一代文星李调元陨落在罗纹江畔。

醉心诗艺

李调元对诗艺诗学的热爱贯穿了一生。据《童山自记》的记载,15岁时,李化楠与诸生游绵州西山观。李调元观扬子云石像后,作了一首诗。李化楠怀疑是其门人周光宇所为,“余(李调元)闻而泣”,李化楠说,“纵此子所作,然制义尚不会,徒专为诗,诗可取科第乎?”诗虽然写得不错,但李化楠不同意李调元弃制义而学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艺对他的吸引力。在李调元的青少年时代,其诗作不断受到名师激赏,名噪江浙、巴蜀,被誉为“蜀中翘楚”。

出仕以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李调元与邓在珩合刊《太白全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广东学政任上时,他又刊刻了《小仓选集》,并编成《全五代诗》一百卷。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在通永道任上,他刊刻了二十卷本《蜀雅》。对于这些传播诗艺的事业,李调元乐此不疲,为传承和普及诗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调元自己的诗歌总集《童山诗集》(四十二卷)编成于嘉庆七年,收诗至当年十一月止。一个月后,李调元去世。在这之前,他曾经多次刊刻自己的诗集。据专家考证,李调元刊行的第一部个人诗集为《看云楼集》(二十二卷),书序署己丑夏四月,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时年35岁。其刊行的第二部诗集为《粤东皇华集》(四卷),所收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奉命典试广东时所作诗。在广东学政任上,李调元还刻了《观海集》(十卷)。这三部诗集,后来都收入《童山诗集》中。

李调元一生创作的诗歌总量,据著名词学家谢桃坊先生的统计,嘉庆六年(1801年)《函海》版所收四十二卷本《童山诗集》,共存诗2448首。谢先生认为,“(李调元)赋与词的艺术成就俱高,比较而言其诗歌创作不仅数量大、历时最久,而成就尤高。他表明作者对诗艺有长期执着的追求。”

一代文宗

相对于李化楠、李鼎元、李骥元来说,人们研究李调元的诗歌艺术和诗歌理论用力最多,成果最丰,评价最为多元。《清史列传·李调元传》评价他“所为诗文,天才横逸,不假修饰”,并有关于其影响及于海外的记录,“朝鲜使臣徐浩修见其诗,以为超脱沿袭之陋,而合于山谷、放翁,极为敬服,因作启求其他著述而去。”

李调元的诗歌可以作“诗史”来读。从内容上来看,李调元生活的广度是同时代的士人罕有可比的。年轻时候,李调元胸襟开阔,“充满振羽奋飞的朝气和恬然自乐的闲情”(罗焕章《李调元诗注·序》)。出仕以后,宦海沉浮让他彻底否定作官,绝意仕进。居乡期间,李调元如鱼得水,完成了很多文化上的创举,成为一代文宗。他一生足迹,遍历吴越京华、南粤巴蜀;所交之人,上自皇帝、下自耕道渔樵;所咏之物,既有泰岳华岳、峨眉青城,又有鹧鸪花燕、栀子佛桑。对于各地民俗,他是专业的采风者、忠实的记录者;对于当时清廷的重大政治事件,或耳闻(平定金川、平定西域)、或目睹(嘉庆初年的白莲教大起义)。这些经历闻见,在李调元的诗中都有反映,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我们研究清代的社会,是不能忽视李调元的诗歌的。

“四进士”中,只有李调元留下了诗歌理论专著。他是一个自觉的诗人,将自己对诗艺的理解和诗歌实践、对前代诗人的认识和当世诗人的佚闻掌故都加以系统整理,写出了诗歌理论专著《雨村诗话》。《雨村诗话》其实不是一本书,而是各自独立、互不重复的三部分。他有两卷本,初刻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主要特点是“话古人”,论述先秦至明代的诗人诗作;十六卷本 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定稿在嘉庆三年(1798年),主要特点是“话今人”,论述清一代的诗人诗作。这部分作为乾嘉诗坛的实录,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刊行以后,流传颇广,影响甚大,是研究清代诗歌的珍贵史料。四卷本《雨村诗话补遗》是续十六卷本之作,成书于嘉庆六年(1801年),主要反映其晚年的诗学活动情况。

《雨村诗话》中,比较知名的理论,是他在《卷一》提出的作诗“三字诀”:“诗有三字诀,曰:响、爽、朗。响者,音节铿锵。无沉闷堆塞之谓也;爽者,正大光明,无嗫嚅不出之谓也;而要归于朗。朗者,冰雪聪明,无瑕瑜互掩之谓也。言诗者不得此诀,吾未见其能为诗也。”李调元认为诗歌应该通体鲜亮,朗朗上口。合于语言的声韵、节奏,气满声长,辞意明朗。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的诗歌创作是有启发意义的。

李调元诗歌,“转益多师是吾师”,曾经向很多前辈学习,也向同时代的诗人学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雨村诗话》也是李调元的学诗心得和学诗笔记。对于李调元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的研究,学者成果已经有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政协报》2023年6月2日第2版

文/图:尹帮斌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