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直叫人生死相许——《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歌背景‖马睿

作者:马 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6 14:17:23 浏览次数: 【字体:

直叫人生死相许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歌背景

马 睿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一作静)凉风发,独上高(一作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一作秋)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一作沾衣湿秋月)。月下沉(一作长)吟久不归,古来(一作今)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一作还、遥、却)忆谢玄晖。

——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今 译

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顿时懂得了“澄江净如练”,让我对谢玄晖念念不忘。

诗歌背景

对一个人念念不忘,就会有时时刻刻与他在一起的冲动。而能令你念念不忘的人,一定给过你“特别的感觉”。李白对谢朓就是如此。

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三》),他不但熟读谢朓诗,化用谢朓句,生要相随,死欲相依。纵观中国文学史,也实属罕见。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著名诗人。他出身贵族,祖父谢据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兄长,父亲谢纬是散骑侍郎,母亲是刘宋的长城公主。谢朓早年饱读诗书,深受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赏识,又曾为齐明帝萧鸾起草诏书,32岁出任宣城太守。回朝后,升任尚书吏部郎。后因不肯参与始安王萧遥光谋反,被诬死狱中,年仅36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七《谢朓传》)。

刘宋著名诗人谢灵运是谢朓的从叔,二人合称“大小谢”。他的山水诗清新流丽,脍炙人口。外放宣城后,皖南的灵山秀水使他的诗变得更加清新自然,情味隽永,故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吴聿《观林诗话》),沈约也称叹:“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李白是谢朓的异代知音,常以“谢朓传人”自居。他不止一次地说“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送储邕之武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不止一次地悲叹“谢朓已没青山空”(《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因为李白对小谢诗熟稔于心,就常把谢诗中的词语、典实、意境甚至全句用于创作。比如,谢朓《观朝雨诗》云:“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李白就说:“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云:“金波丽鳷鹊(zhī què),玉绳低建章。”李白就说:“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我们读李白山水诗,对照读谢朓的山水诗,不仅感觉得:谢诗如山水大画幅,李诗则如山水画长卷;谢诗如逸人七弦琴,李诗则如英雄交响乐;谢诗如南飞的鸿雁,李诗则如海运的大鹏”(李戎《从李白尚友谢朓说开去》)。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谢朓外放为宣城太守。

1958年“大炼钢铁”之前,由于上游植被茂密,“芜湖—江宁段”的长江水清澈见底,远远望去犹如一匹白练。当谢朓看到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宛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长江流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遂写下千古名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诗人独具艺术慧眼,通过敏锐的感受,细心的观察,在平熟的景色中发现人们常常忽视的特定的细微精致,所以犹如晨风拂面,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谢朓山水诗的语言,主要受乐府民歌清新明快语言和佛经偈颂平白浅易语言的影响;也吸收了魏晋及刘宋以来文人诗绮丽语言风格,形成了浅易明快而又清绮自然的语言风格。他的诗绝非不炼字炼句,但运词造句,力避艰深奇险,趋向浅易明快中出清绮”(詹福瑞《试论谢朓清丽山水——兼论谢朓对谢灵运诗风的变革》)。

李白一生,尤爱此句。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李白初游金陵,一见此景,立即就有了:“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解道”是懂得的意思,李白把“静”改为“净”,更具有流动感(葛景春语)。这正是李白之作耐人咀嚼、使人神远的原因,也是李白能够超越谢朓的原因。

“此诗首二句点名登楼的时间是秋‘夜’,是‘独’自一人,目的是眺望东南的‘吴越’。吴越一带山水秀丽,是历代名士隐居之地,‘望吴越’正表现出李白向往的心情。而‘夜寂’‘凉风’‘独上’则渲染了孤凄的氛围。次二句写登楼所见之景,‘白云’‘白露’两个‘白’字,极写月夜的皎洁纯净。‘空’字也渲染了月夜的沉静。城本不会‘摇’,但水波摇动,云影摇动,使诗人感到似乎空城在摇动。月本不会‘滴’露珠,但在高楼见月光皎洁,使诗人感到晶莹的露珠似乎是从月光中滴下的。‘摇’‘滴’两个动词使静止的画面有飞动之感。显示出诗人对景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神奇的想象力。五、六两句抒写古今知音难觅的感慨。末二句直接表达对南齐诗人谢朓的仰慕之情。全诗结构巧妙,层层深入,驰骋古今,挥洒自如,足见诗人才华高超”(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第三册第895—896页)。

李白好漫游,其足迹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面对名山胜水,或者阻风遇雨,他常常会想起谢朓。如登上华山落雁峰时,他曾仰天叹道:“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冯贽《云仙散录》)。

当他船过新林浦,为风雪所阻,他又想到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书怀寄友人云:“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他甚至爱屋及鸟,对谢朓作过太守的宣城也产生了特殊感情。他一生七游宣城,寻访谢朓遗迹,写下了许多怀谢诗。

在宣城时,谢朓常在敬亭山上游览、作诗。李白也爱独坐敬亭,在那里怀念他的异代知己:“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游敬亭寄崔侍御》)。

宣城敬亭山(图片来源:宣城市人民政府网)

谢朓曾在敬亭山麓、宛溪之上送别好友范云,后人就建了一座谢公亭。李白来游此亭,见风景依旧,人事已非,不禁感慨道:“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思而不见,便与之神游,可见仰慕之深。

真知音,不仅会对其优点赞誉有加,也会对其缺点直言不讳。

李白对谢朓的诗歌成就五体投地,对他的政绩却不以为然,他说:“过客沈吟以称叹,邦人聚舞以相贺,佥曰:‘我赵公之亭也。’群寮献议,请因谣颂以名之,则必与谢公北亭同不朽矣!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冲,无勿拜之言,鲜登高之赋。方之今日,我则过矣”(《赵公西候新亭颂》)。

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喜爱当涂青山的幽美景色,就在山中筑室居住(陆游《入蜀记》)。

谢朓在宣州陵阳山建了一座高楼,供诗友登览聚会,这就是有名的“北楼”,又称“谢公楼”。李白多次登临,怀古感今道:“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遂成千古传名句。

宣城谢朓楼

据《江南通志》载,唐懿宗咸通(860—872)年间,宣州刺史独孤霖建“叠嶂楼”。宋、明、清之季又多次重建,其间登楼吟啸的诗人极多,遂使宣城有“谢公城”“谢朓城”“谢公郡”“小谢城”等别称。清光绪初,又在谢朓楼原址修建“古北楼”,上额“叠嶂楼”,下额“谢朓楼”,规制较前大。抗战初期,被日军炸毁。故址在今宣州市府山头体育场及烈士陵园一带,楼下的三十余通碑刻被砌于烈士纪念碑下的阶台之内。

方志尚载历代因谢朓而建于宣城的亭阁共有六处:

“谢公亭”,《海录碎事》载,谢朓置,范云为零陵内史,在此送别,但谢朓原构之新亭早废。此亭始建于唐,废于清初,故址在今宣城市北街三汊河西岸;“绮霞阁”,始建于唐,名取谢朓“徐霞散成绮”句,毁于元初。故址近谢朓楼,在今宣城市体育场北端;“列岫亭”,始建于宋,名取谢朓“窗中列远岫”句,已废,故址近谢朓楼,在今宣城中学内;“澄江亭”,始建于宋,名取谢朓“澄江静如练”句,已废,故址在今宣城市北宛、句两水汇合处;“云齐阁”,始建于明,名取谢朓“合沓与云齐”句,已废,故址在宣城市北六里的敬亭山;“怀谢亭”,始建于清初,近谢朓楼,并与楼同时毁于日军炮火(李子龙《读李白集散记》)。这些遗迹,自然都屡屡留下李白的身影。

“李白集中有直接咏及谢朓(及谢公亭)的诗16首,除了《题东溪公幽居》作于天宝初在长安时,诗中用典曰‘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其余15首中,有11首作于宣州(宣城郡),作时则在天宝十二载(753)前后来游皖南期间;另有4首作于金陵,其地既与宣州为邻,写作时间也似在天宝季叶南游之际。试以编年方式排列,李白咏谢朓的诗就会在这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域频频出现,因而大大增强了感情力度,以至使人觉得谢朓乃是李白来皖南时期的精神寄托”(薛天纬《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关于李白情系谢朓的解说》)。

李白不仅生前寻觅谢朓,死后也欲永伴。在历史上,李白墓共有4座:

第一座在采石矶。

据宋人赵令畤( zhì)《侯鲭录》卷六记载:“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程大昌《演繁露》亦云:“采石江之南岸田畈间有墓,世传为李白葬所,累甓围之,其坟略可高三尺许。前有小祠堂,甚草草,中绘(李)白像,布袍裹软脚襆头。”

此墓即白居易所说的“采石江边李白坟”(白居易《李白墓》),但这是一座衣冠冢,它来源于李白“骑鲸捉月而逝”的传说:李白的尸体飘到江边,被当地村民打捞起来,草葬于菜圃中。后人迁葬龙山,此地就只留下了衣冠。出于对李白的怀念,人们对此说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因此,此墓保存了一千多年。

墓在采石镇神霄宫内。据《采石志》记载:神霄宫在古镇的菜巷内,旧名“唐贤坊”(今采石公立小学)。衣冠墓原在小学操场间,后因开辟场地,移于操场西北隅,曾有碑存。神霄宫是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建。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道士陆永昌重建。明永乐、正统、嘉靖及清代均有修葺。

衣冠墓旧有“暮云亭”,为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采石防御使王明所建,宋代汪绶有《暮云亭记》,清代毁于战乱。清朝文学家张偬有《神霄宫谒太白暮云亭》诗云:“何代珠宫建,空亭额暮云。衣冠犹汉制,邱陇入樵群。人忆江东句,天垂北斗文,巍然遗像在,香火孰殷勤”。

1962年,因采石小学学生在操场推铅球,导致墓碑断裂。为保护文物,政府决定迁墓。工作人员在翠螺山先后选3个冢址,最后定在三台阁原址以南的半山坡下:墓冢座北面南且临江,位于三元洞的东北方,而在太白楼、怀谢亭之北。水光山色,环境幽雅,宛如仙境。文革中,宋代残碑不翼而飞,今碑系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所书(马鞍山市政协文史委《李白衣冠墓第二次迁移记》)。

第二座在龙山。

李白死后50余年,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找到了他的两位孙女,她们说:祖父李白遗愿欲葬在青山,永伴谢朓。但因家境贫寒,只得暂殡龙山(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龙山在当涂县东南十二里,以蜿如蟠龙而得名。东晋桓温曾与僚佐于九月九日宴集于此,当时孟嘉也在座,风落其帽,他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亦作答,遂传为佳话。李白曾有诗云:“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饮》)。谁曾想,龙山之月把李白一留就是55年。

第三座在青山。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正月二十三日,李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根据李白遗愿,将他改葬青山。新坟“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至此,李白永伴谢朓的心愿终于实现,与这位异代知己永结为邻。

青山,又名青林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左带丹阳湖,右隔青山河与龙山相望,峰峦叠翠,林壑幽美。青山南北径6公里,东西径7.5公里,环周36.7公里,实由三座山峰组成,北为主峰青林山,南为谢家山(又名包子山),东南为万佳山。东晋大司马桓温墓在青林山北,故又称“桓墓山”。谢朓曾筑室于包子山南,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奉旨改为“谢家山”。李白墓正在谢家山(包子山)之西北(距谢家山约15里)、青林山(桓墓山)之南(李子龙《读李白集散记》)。

山中的谢朓宅,自南齐以来已废。至唐时,已是“荒庭衰草遍,废儿苍苔积”(《姑孰十咏·谢公宅》),显得十分荒凉。

范传正,字西老,南阳顺阳人,户部员外郎范伦之子。他先考中进士,后又以博学宏辞及书判皆登甲科,历任集贤殿校书郎、渭南尉,拜监察、殿中侍御史。自比部员外郎出为歙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历三郡,以政绩出众,升为宣歙池等州观察使(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五《范传正传》)。

青山的李白墓背山面水,前祠后墓,既壮丽又肃穆。墓为圆形,四周以青石垒起,前立五尺墓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八字,传言为杜甫手书。可能是文气所汇,旧说墓上曾生芦似笔,有竹散点如星,人称笔芦、星竹,有诗云:“龙管凤笙遗韵事,笔芦星竹借文章”(陶安《李翰林墓》)。

第四座在青莲。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名贤祠内,有一座李白衣冠墓。

清同治八年(1869),由彰明县令何庆恩(号恺棠)主持兴建(清同治版《彰明县志》卷四九《陵墓志》之“李白衣冠墓”条)。

据史料记载:“太白固有墓,墓并不在蜀。而彰明人曰‘此固其桑梓地也’,辽海元鹤,尚千年而一归,安知汗漫九垓之余,不冀及幼时游钓所乎?且神即未必恋此而反之,吾人之心有不安者,于是相议为衣冠墓,具章服为唐制。敛以《诗集》,筑于仙人旧馆之右,环植花木。树之碣曰:‘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前建飨堂二楹,门廊庭庑毕具,堂之中设龛,题木主如墓碣,众志也”(清同治版《彰明县志》卷五二《金石志》之“名贤祠碑”条)。

每当清明前夕,当地干部群众、老师学生及文人骚客,都会前来扫墓。久而久之,遂成当地民俗。

李白永伴谢朓,后人亦效仿李白。

有“词赋相如手”之称的晚唐诗人贾嵩(赵嘏《贾嵩赋》)为永伴李白,也选择青山作为埋骨之地。贾墓距离李墓仅十余里,后人诗云:“八韵与五字,俱为时所先。幽魂应自慰,李白墓相连”(郑谷《吊水部贾员外嵩》)。

清同治八年(1869),彰明县令何庆恩主持重修李白衣冠墓时,恰逢四川总督骆秉章去世不久。他生前曾率军在彰明一带围剿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当地人认为“微制府骆公,吾邑其涂炭矣”。骆秉章虽以军功显赫,却是进士出身,曾充翰林院庶吉士,生前尤爱李白之诗。为铭记骆秉章保全一县之功,遂将其灵位配祀李白(清同治版《彰明县志》卷五二《金石志》之“名贤祠碑”条)。

1982年清明,著名书法家、诗人林散之先生为夫人盛德粹写了一篇《墓记》:“翠螺山色阳晴变,扬女潮声近近连。身后一抔(póu)平静土,共君永此伴青莲”。林散之先生是马鞍山市和县人,故居与采石矶隔江相望。他生前曾数十次登临采石矶,拜谒李白。每当他站在李白墓前,透过滚滚长江遥望家乡,心中早已将采石矶视为家乡。

因林散之先生曾有“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之遗愿,马鞍山人民遂于1996年将其墓迁至采石矶,永与李白为邻。

一千三百多年来,四座李白墓前凭吊者络绎不绝。而显赫一时的李隆基、李亨、杨玉环、高力士、李林甫、杨国忠……他(她)们的高陵大墓,要么成了狐穴兔窟之所,要么化作樵牧刍耕之地,罕有祭祀。相比之下,不啻天壤!

所谓“特别的感觉”,就是除了他,任何人都给不了的感觉。未见之前梦寐以求,已见之后欣喜如狂。与他在一起,仿佛拥有了全世界,由衷地感到踏实和满足。甚至愿意永远陪伴在他身边,生生死死,千秋万载。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名家点评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皆吐吞日月,摘蹑星辰之句。故李白登华山落雁峰云:“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问青天。”其服膺如此。

——田雯《古欢堂杂著》引刘克庄语

清气袭人。

——[日]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卷二

浅语自妙,“白云”二句写景神好,……末二句所谓“英雄识英雄,美人怜美人”也。

——严羽评点《李太白集》载明人批语

“澄江静如练”等句因(李)太白偶然拈出,千古耳食得声耳。

——方东树《昭味詹言》引钟惺评谢朓《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语

(谢朓)此等高秀绝尘,直开三唐诸公妙境,宜(李)太白之临风以为“惊人”也。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谢)玄晖不惟工发端,撰造精丽,风华映人,一时之杰。(李)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形之词咏。

——王世贞《艺苑卮言》

经典名句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对比阅读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送储邕之武昌》《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姑孰十咏·谢公宅》《谢公亭》《游敬亭寄崔侍御》《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新林浦阻风寄友人》《寄崔侍御》《三山望金陵寄殷淑》《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山》《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赵公西候新亭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过彭蠡湖》《留别金陵诸公》《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游敬亭山》《题东溪公幽居》《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别韦少府》《江夏寄汉阳辅录事》《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玉阶怨》《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独坐敬亭山》《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溪行》《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渌水曲》《题宛溪馆》《过崔八丈水亭》《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赠升州王使君忠臣》《金陵三首》《鼓吹入朝曲》《侍从宜春院,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西登香炉峰)》《宿白鹭洲寄杨江宁》《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鸣皋歌送岑征君》《雨后望月》《月夜金陵怀古》《浔阳紫极宫感秋作》《落日忆山中》《鲁东门泛舟二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马 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西南商报社副书记)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