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乡土志书写的“人境桃源”及其近代变迁——清末《会理州乡土志》述评‖杨文华

作者:杨文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12 10:38:19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 4期

乡土志书写的“人境桃源”及其近代变迁

——清末《会理州乡土志》述评

杨文华

清末《会理州乡土志》,是受“西学东渐”之风影响而编纂的一部乡土教材类简志,述历史简,述地理详,记录了“人境桃源”会理在近代化浪潮下的社会历史变迁。该志一方面从移民开发带来生产技术进步、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丰饶、手工业发达等方面反映会理“人境桃源”的优越环境,另一方面也从地理限制、战争影响、近代工业化冲击等方面反映了会理的迅速衰落。该志既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闪耀,也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彰显。

该志编纂主要取材于清乾隆《会理州志》(曾浚哲编纂)、清同治《会理州志》(杨昶主修、王继会等纂)和清光绪《会理州续志》(蒋金生编纂),是一部乡土教材类简志,篇幅约12万字,志前未署编纂者名姓,未具编纂凡例,也无目录、页码编次。开卷为总序,阐述了该志编纂的背景和目的。正文分历史、政绩录、耆旧录、兵事录、地理、户口、人类、氏族、宗教、物产、实业、商务12类。该志编纂完成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末或稍晚时期,稿成后未正式刊印,今所见为会理县档案馆藏该志稿的手抄本。

志中描绘的“人境桃源”

(一)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与丰饶的物产

会理为“川滇通衢”、水陆要冲,山多地少,境内的金沙江因沿江产金沙而得名。“榴”(俗称石榴),不仅是会理的水果特产,而且榴花盛开季、石榴成熟时是当地一特色景观。甘蔗,“会理多产,且品类甚多”,以蔗熬糖,少量自用,主要外销,获利甚厚。矿产资源丰富,“以铜铅铁为最,银则向以一碗水为盛”。依托本地丰富的铜、银等矿产资源,简单加工成铜烟袋、铜水壶及各色银、铜饰品,除满足本地需求,主要销往外地。

(二)大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该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不必说州城内是“烟火云连”,在近郊亦“几无隙地”。在境内72乡场及100余村落,汉族“或群萃而居,或散处山谷”,且出现不少“一族而有数百家”的豪宗巨族。

(三)特色手工业与传统商贸

主要从外地购入棉花,在本地加工成土布,除满足本地需求,还大宗销往外地。州城林立的商号,水陆络绎不绝的商队,堆积如山的货栈商货,别样繁荣的传统工商业,为“人境桃源”更添活力与风采。

“人境桃源”的近代失落

清咸丰、同治年间,民族纠纷的扩大,打破会理“人境桃源”的宁静。经历兵燹后的会理,再也回不到此前的“人境桃源”。

(一)人口激增而从事生产的人口少,带来生计问题

该志引清同治十三年(1874)《会理州志》记载,当时州境内“共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九户,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丁,妇十万零六百四十九口,共男妇二十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九丁口”。而到清光绪末年,迅速增长至34.6万余人,30余年间增长62%。但同期从事经济生产的人口占比日益减少,在该地总人口构成中,“游民居其二,乞丐居其一,无业之妇女居其三四,执业者不过十之四”。会理虽云“地广田饶”,实则是“山多田少”,良田更少,加之缺乏充足的劳动人口和“仅守旧法”的生产经营,出产有限。因此出现“户口日增,生计日绌”。

(二)传统手工业不可逆转的衰落,商贸繁荣出现结构性变局

此前会理的手工业生产,“仅图自给,出境器物寥寥希闻”。以手工纺织为主,产品除满足本地自用,主要用于外销,但自洋纱洋布盛行后,手工织布业急剧衰退。该地传统的蔗糖产品“销售最广、获利最厚”,另有铜器加工生产,白铜以水烟袋为主,红铜以水壶饭锅为主,产品均运至云南省城销售。而本地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及钟表、瓷器等高档商品主要购自外地。会理地处滇蜀通衢,商业一直较繁荣,但至近代,虽然“繁荣”局面依旧,但“繁荣”的结果不同,传统的繁荣,带来的是本地财富的增值,而此时的“繁荣”,却越来越掏空着本地财富。外地商人资本雄厚、长袖善舞,获利最多,而本地商人实力微弱,勉强维持生计。货物贸易中,运往外地销售的货物除有限的手工业品,便是一些地方土产,而入境行销商品,以烟、洋纱、洋布为大宗,“每岁在本地行销略值万余金”。本地丰厚的矿产资源、木材资源,既不能就地工业转化,又受制于运往外地的交通条件,导致进出货物贸易越来越不平衡,本地财富不断流失、财力日益衰减。

(三)人口素质堪忧

“士”,这一地方社会精英阶层逐渐走向没落,“改业为农商者比比而是”。普通民众积习深厚,观念落后,虽然学堂渐立,但幼童失学情况日益严重。

奥乡僻壤的近代化声浪

(一) 以“天演之学”唤醒民众危机意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出版,广为流传。即便如会理这样深处内陆的小城,也将“物竞天择”的理论宣传纳入乡土志记载。该志一方面大力介绍西学,从理论概念到知识、科技;一方面讲解分析西方富强、优胜之由,我国与之相比的差距、劣势所在,并分别结合地方实际内容加以演绎,或指陈问题,以唤起人们忧患意识,或提出方向性对策建议,以寄望当局或后来有心于地方振兴者参考实施。

(二) 提出“备边”以防患未然

该志在兵事录部分,强调西方重视军事地理,西方游历中国的人士,每经一境必详绘地图,标注山川、要塞、道途、险要,提供给该国政府作为指挥战争时披览。反观本国,兵家不仅不能做到“知彼”之军事地理,连本境的军事地理也不讲究。再具体分析会理情势,不仅为川滇通衢、川省西南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之矿产饶富,早已引得英、法诸列强垂涎。英国“由藏卫窥宁属”,法国由越南谋滇池,会理的周边屏藩安全均受到列强严重威胁,若一旦战端开启,我将何以为战。

(三) 提出“商战”以捍利权

该志在商务部分指出,西方列强无不以“商战”致富强,商战的根本在提高转输效率,“西人商战之捷,恃有轮舟车以资运载”,但结合我国情况分析对比,已“失此一著”。在充满忧患的批评后,也提出了奋起直追的方向:“陆载不如水运之便捷”,而会理具有发展水运的潜在优势,须大力发展地方水运交通。

(四) 提出“振兴”以图富强

该志在物产、实业有关部分,阐述西方列强因富强国,而富强与实业的发展“确有密切之关系”。对比中国,实业不振,“至今日贫矣弱矣”。再具体联系会理实际,实业基础本来就弱,有限的实业也“仅守旧法”、不讲究技艺进步和新式经营,现状若此,“后情何堪设想”。

(五) 提出开发金沙江,让“水陆通衢”名副其实

会理为滇蜀门户、水陆要冲,会理东西南三面金沙江环绕,北则安宁河直注可行舟楫,但因滩险未开,水道不能贯通。历史上,当地不少有识之士多次提出开发金沙江的建议,该志收录时人结合时势与地方实际所作的一篇专文《开金沙江议》最具代表性。文章突出强调开发金沙江的两大益处:一是有益边防巩固;二是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益,“大宗商品输转百倍速于陆”,并强调只有金沙航运贯通,会理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水陆通衢。

结论

会理不仅地处西南奥区,而且是民族地区,其乡土志也别具地域与民族特色。

(一)有益丰富人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知

一方面,近代化潮流浩浩荡荡,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如会理这样深处内陆的偏僻小城,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历史浪潮的席卷;另一方面,近代化的步履节奏、近代化的程度在东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比之于东南沿海地区,深处内陆相对欠发达的会理,近代化历程更多阵痛、更为曲折艰难,特别是该地因受洋纱、洋布等洋货的冲击,传统经济结构体系遭到严重破坏之时,近代属性的新经济结构形态却没有相应诞生,从而导致这里的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计问题日趋突出,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矛盾日益复杂尖锐。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的观念,少数有识之士掀起的近代化声浪,相对于主流人群保守落后观念,显得十分微弱,加之人口历史积习严重,面对落后局面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会理矿产丰富、西南战略地理位置重要,面对近代西南边境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侵略的威胁,民族危机局势更为严重。

(二)有益于启迪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问题、民族地区治理方略、政策问题的认知

该志虽仍持汉族本位偏见,但在记述中运用近代人类学的观点方法,对境内各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出各族源流、特点,不仅为当时改善调整近代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政”参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族研究历史文献。通过记述内容,我们注意到,近代当局对于民族地区治理策略的调整变化,既有基于本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面对当时外患方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形势的适应与共御“外侮”的时代需求考量。

(三)有益于深化近代以来乡土教材类简志编纂的认知

乡土志作为近代方志编纂转型的前奏,与传统志书既有密切关联,也有明显区别。《会理州乡土志》的编纂完稿,既充分反映了当时全国乡土志编纂普及程度之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土志编纂设计水平与整体质量的不断进步。虽名为乡土之志,但视野不局限于乡土一隅,而是放眼世界全局,注重新知、新事、新政记述,特别是著者努力尝试将近代科学知识、时事知识和地方实际有机融合,相对前期乡土志出现的近代知识传播、地情概述“两张皮”的情形已大有改观。该志的字里行间,既有对地方近代急剧新陈代谢变迁的喜与忧,也有结合实际对地方发展的谋划建议;既有近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闪耀,也有浓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彰显,堪称一部激扬乡土情结、家国情怀的优秀乡土教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文华(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退休干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