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春风又绿江南岸

来源:高世名《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5日 11版) 发布时间:2020-03-15 12:04:16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高世名《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5日 11版)

 

春播春耕(数字绘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夜以继日(数字绘画)叶兆丰

 

港口复工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国画)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经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磨砺,我们迎来了202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三月的春风悄悄唤醒了江南大地,在之江水岸的柔波里,在湖畔杨柳抽出的嫩芽里,在逐渐繁忙的街市里,在人们绽放的笑容里,春天来了。

在这个如期而至的春天,响应国家对复工复产的相关批示与号召,浙江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从龙井新茶到春耕春种再到千岛湖的第一网鱼,如诗如画的春日乡村处处焕发出生机;从阿里巴巴到宁波海港再到中欧班列(义乌——明斯克)吉利号,江南的春天联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在这次疫情初期,浙江是仅次于湖北的重灾区,各级政府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和有效防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众的安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所形成的“健康码”体系,又最大限度地安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

浙江是全球数字经济和网络社会的最前线,正在加速成为世界性的“互联网创新经济中心”以及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实验区。近年来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使浙江在这次“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生产”的双线战场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对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来说,这个假期并不漫长。从2月17日原定开学之日起,学校已开设了数百门线上课程,力争在疫情防控期间化危为机。互联网提供给我们日益扩大的资料库和不断更新的工具箱,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需要在这个延伸的知识语境中进行自我重塑,提升学术视野,增益教学内涵。通过网络教学,许多善于上手实践的艺术家们变成了“口若悬河”的网络直播客,老师们对本专业的硬核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深化,学生们也逐渐培养起一种远程交互的能力与习惯——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群体分享。

一方面疫情防控,一方面复工复产,这对全社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对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养成,这却是一次重要的机缘,对每位同学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磨炼。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当人类面临危机、灾难或紧急状态时,往往孕生出一些摄人心魄的艺术杰作。比如,法国画家籍里柯的巨幅油画《梅杜萨之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都是应危机、灾难而生的传世之作。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众多不朽的巨作因此诞生并得以流传。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苦难的磨砺,最终焕发出人性的光华。危难关头,人会超越平日的小我,变得更加无私无畏,更有仁爱之心、平等之念。文艺家同样如此,他们的自我被反复打磨,心灵获得锤炼,精神获得升华,真正达到蔡元培所说的美育之终极目的——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

此次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分量,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从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身上,从全国无数坚守岗位、复工复产的普通国人身上,都感受到了一种真切的关怀,一种朴素的执守,一种担当的勇气。这种关怀、执守与勇气感动着艺术家们,也鞭策着他们把这种感受和感动传达出来。

生活在继续,春去春又回。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春天,中国美院的青年艺术家们在疫情中获得了心灵的洗涤。他们运用手中的画笔、有限的材料,描绘出复工复产的江南春色,召唤出这个难忘的春天里的生机与希望。

(作者:高世名,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