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3-11-10 11:31:53

【党史学习教育】刘毅 ‖ 王右木——星火初燃,四川马列先驱播下革命种子

作者:刘 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29 15:10:32 浏览次数: 【字体:

说起绵阳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油省立二中支部,不得不说起王右木和他的“马克思读书会”。王右木,又名王丕昌、王燧,江油市武都镇人,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1927年7月,他的学生张秀熟受组织委派,赴江油县中坝镇省立第二中学,秘密建立了中共江油省立二中支部,隶属中共成都特支。这是绵阳地方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绵阳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红色丰碑

创刊办报 播撒马列思想火种

1887年,王右木生于今江油市武都镇,是我省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党、团组织创始人。1920年底,他在成都创办“马克思读书会”,吸引广大有志青年学习《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为马克思主义在川传播开启先河。

王右木雕像

近日,在江油市武都镇,我们穿过热闹的街道,来到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红顶白墙建筑,这便是王右木纪念馆。

在陈列室里,可以看到王右木青少年时代探索革命真理、开展革命活动的介绍;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时读过的讲义以及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和创办《人声》报活动经过;创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活动情况;创建四川中共党组织、促成四川的首次国共合作情况介绍;在四川开拓革命运动情况的介绍等史料。

“马克思读书会”书屋

纪念馆里的一间以“马克思读书会”为名的阅读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党史、党建主题相关书籍。当天,读者络绎不绝。“正是革命前辈的牺牲,我们才过上了现在的生活……”正在参观的居民程松经常来这里,他最喜欢读党史相关书籍。

王右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为绵阳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江油市党史研究室提供的史料,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脉络。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极大地震动和影响了绵阳的先进分子。王右木更是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底,王右木在成都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吸收平武的张秀熟、梓潼的裴紫琚、江油的姚次恭等参加。1922年2月,王右木又创办四川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人声》报。在发刊词中,他旗帜鲜明地宣示:“直接以马克思的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

1923年6月,经恽代英向团中央推荐,王右木在成都团地委改选时任书记。7月被选为四川民权运动大同盟文书股主任。不久经上海赴广州会见刚开过中共三大的中央领导人,1923年10月,王右木在成都建立四川最早的党组织——成都独立小组。

王右木经常召集在蓉读书的江油籍学生谈话,指导他们的学习,支持他们的革命活动,并给他们介绍《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在一次约张秀熟和江油、彰明两县学生谈话时,他表现了对家乡农民生活的关怀、对土豪劣绅的憎恨,鼓励同学们要多学马克思主义,回乡后要造成一种势力以改造乡村,开创出一种新局面来。

直到1924年遇害,王右木始终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当时,他正从广东出发返川,沿途进行社会考察和革命宣传。

这一时期,绵阳在外地的中共党员向家乡邮寄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或返回故里,培养有志青年,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党团组织奠定了基础。

王右木虽然在江油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不长,但他为江油乃至四川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以王右木为杰出代表的江油进步青年的不懈努力,才使江油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也为江油地方党组织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是马列先驱星火燎原歌昂易水,为青年向导朝阳鸣凤响彻人声。”王右木纪念馆大门两侧的楹联是王右木短暂却伟大一生的写照。

王右木纪念馆薪火永继厅

师生接力 艰苦创建革命阵地

王右木虽然牺牲了,但他播下的革命火种却并未熄灭。以张秀熟为代表的进步青年沿着先驱者的足迹来到了江油,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张秀熟是王右木的学生。

早在1912年,他从平武县考入江油县龙郡中学时,就得到时任该校教务长王右木的教诲,师生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1919年9月,已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王右木受聘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学监时,就读于该校的张秀熟进一步受到王右木革命思想的影响。

1923年7月,张秀熟受龙绵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校长刘伯华的邀请,赴该校任教务长。

龙绵师校创办于1917年,位于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江油县城武都镇,是一所由龙安府和绵州所辖的江油县、彰明县、平武县、北川县、绵阳县、梓潼县、安县、绵竹县、德阳县、罗江县共10县集资筹办的公费学校。学生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子弟,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十分不满,是开展革命活动的理想场所。校长刘伯华治学严谨,思想开明,信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先后担任教务长的章璞、姚次恭都曾是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读书会”的成员,后来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深受王右木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的张秀熟来校后,决定充分利用这块阵地,与进步教师姚次恭等开辟江油第一个革命阵地。

龙绵师校进步青年开展的革命活动,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了青年学生的觉醒,坚定了他们走革命道路的决心。

1927年7月,时任中共成都特支委员的张秀熟受组织委派,赴江油县中坝镇省立第二中学,与时任校长的中共党员章璞在省立二中内秘密建立了中共江油省立二中支部,隶属中共成都特支,张秀熟兼任书记,党员有章璞、赖鸣柯、裴紫琚3人。同时,根据成都特支指示,将驻中坝国民革命军第29军混成旅政治部中的中共党员张秋高(政治部主任)、姚自若(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编入支部。这是绵阳地方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绵阳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王右木故居

薪火传承

革命精神历久弥新

“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王右木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历程,正是新时期共产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努力开创‘十四五’新局面的思想源泉。”江油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胡仁强对王右木为绵阳乃至四川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党组织的创立有很深的感悟。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他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彻底解放。江油的进步青年同全国各地仁人志士一样,又一次开始了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历程。

“国家如何才能富强?人民怎样才能过上均等的、安居乐业的生活?”王右木青少年时期,正值神州大地处于风雨飘摇、灾难深重的年代。在其成长历程中,亲眼目睹了国家多灾、人民遭难的一幅幅惨景,使他自幼萌发了报效祖国、解救多灾多难的劳苦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愫。年轻的王右木认为,欲改良国家的政治,当先从教育着手,只要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人才,祖国定然会有希望。

“党的100岁生日之年,也是新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就是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学习王右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精神,开好‘十四五’新局。”江油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杨安国对新时期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尤为看重。

更多的党员同志,更是深刻感受到了王右木在追求共产主义革命道路上的坚定信念与不为名利、舍生忘死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刘  毅(绵阳日报社)

图:胥  江(绵阳日报社)

供稿:史志绵阳(据绵阳观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