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3-11-10 11:31:53

走进初心地·(1931—1940)| 石棉安顺场③看大渡河上飞舟渡天险

作者:蒋松 周海波 文莎等 来源:四川在线 2021-02-02 发布时间:2021-02-02 16:42:32 浏览次数: 【字体:

纪念广场

四川在线记者 蒋松 周海波 文莎 程文雯 雅安观察 黄刚 摄影报道

时值枯水期,在石棉县宣传部、党史办同志带领下,1月22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安顺场渡口出发,沿着红军渡河的路线下行。

石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洪指着河对岸一块微微冒头的大石头介绍,“你看,就是那里!按照当时的计划,红军渡河选择的第一个登岸地点是尖石包。由于敌人的阻击,船到这个位置,没靠稳,才选择在下流的桃子湾登岸。”

“红军渡”石碑

在一线指挥的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撰写了一篇回忆录《大渡河畔英雄多》,曾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文中写道:


“船工们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渡船随着汹涌的波浪颠簸前进,船四周满是子弹打起的浪花。几乎岸上所有的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渡船上。突然,猛地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渡船剧烈地晃荡起来。我非常着急,差点叫出声来。幸好渡船随着巨浪颠簸了一阵,慢慢地平静下来。渡船继续在前进,越来越靠近对岸。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都站上船头,接着就不顾一切地往岸上跳。”


行至一草丛茂密处,刘洪突然驻足,他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这里就是机枪阵和炮兵阵所在的位置,有了他们的掩护,红军才能顺利渡河。”

强渡大渡河指挥中心遗址

刘洪告诉我们,从安顺场红军渡到桃子湾约有2000多米,驾船横渡时候,船夫撑篙与水流形成合力,才让船斜冲到对岸。第二次横渡时就需要纤夫把船拉回到上游。“所以帮助红军渡河的有77名船工,其中只有六七名会撑船,其他的是纤夫。”

大渡河上使用的翘首木船,构造奇特,“是当地人对大渡河脾气进行充分了解后制造出来的。”他解释,“三角形造型能让船只在激流中减小阻力,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翘首能让船工倚靠其中,逆向推船靠岸。”

报道组参观纪念馆

来源: 四川在线 2021-02-02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