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畅通蜀道 消失的铁道兵留下人类奇迹

来源:2021070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1 15:00:59 浏览次数: 【字体:

铁道兵博物馆外观。

馆内成昆铁路修建场景还原。

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10余万军民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第一个奇迹。此后,更多交通建设创举接连在巴蜀大地上演:成昆铁路开创13项世界铁路之最,被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成渝高速建设工程不仅建成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更为国内同业在山岭重丘区建设高速公路积累重要经验;达州站于2010年发出前往成都的第一趟动车,成为省内首个始发开行动车组列车的地级市火车站……

筑路,逐梦,圆梦!一代又一代筑路人攻坚克难,用鲜血和汗水,将“蜀道难”变为“蜀道通”,并加速向“蜀道畅”跨越转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再访这些交通要道和相关纪念场馆,重温英雄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

坐标

乐山市金口河区铁道兵博物馆

从乐山主城区出发,开车需好几个小时才能抵达铁道兵博物馆。

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历史博物馆,这里集中讲述了从解放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组建铁道纵队到1984年部队完成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无数铁道战士为共和国铁路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其中,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工程,博物馆着墨众多。

“铁道兵历史演绎在全国,精神浓缩在成昆铁路建设。”铁道兵博物馆讲解员王帮华告诉记者。

一声令下三十万筑路大军凿通蜀道

1958年,成昆铁路建设启动。按照规划,成昆线由成都始发,经眉山、乐山、西昌进入云南,最终直达昆明,总长近1100公里。

1964年,随着三线建设启动,成昆铁路项目迎来了重要发展:当年8月,随着中央一声令下,5个师、18万人的铁道兵大军,唱着雄壮的《铁道兵之歌》,浩浩荡荡挺进大西南,并与铁道部第二、第四工程局等一道,组成30万人筑路大军,打响了气壮山河的成昆铁路大会战。

之所以称之为“大会战”,因为成昆铁路所经区域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甚至当时有外国人称这片区域为“筑路禁区”。“尤其从金口河到汉源乌斯河的施工路段是最艰险的,其中穿越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41公里路段,几乎全部是桥梁和隧道相连!”王帮华介绍,“战士们身后悬崖近乎90度,无法站立,只能用绳索把人吊在半空,用钢钎和铁锤打炮眼,山石随时会垮……”

博物馆主展厅里,一座名为《生死攸关》的雕塑尤其吸引记者注意,其取材自成昆铁路建设中感人一幕:1965年9月3日下午,犍为籍战士徐文科与战友在乐山沙湾的大桥湾隧道施工时遭遇大塌方,在碎石与横木滚滚落下的生死攸关之际,徐文科左手撑住身体,护住了身下队友,不幸牺牲……

铭记历史用奋斗致敬伟大时代

据了解,当年,筑路大军在重点路段都普遍实行24小时两班倒,施工不分昼夜,铁道战士心中只想着尽快实现铁路通车,完全不惧生死,忘我奋斗。

在王帮华的指引下,记者注意到位于铁道兵博物馆下方的金口河关村坝火车站。“这座藏身洞中的火车站,涉及一条全长6107米的关村坝隧道。这是成昆铁路第二长隧道。”王帮华介绍,为了每天多前进一米,战士们“不吃饭也要接着干”,但这条隧道岩爆灾害特别重,先后有28名铁道兵倒下后再也没有醒来……

今年已经70多岁的米易籍老铁道兵徐发明,从1964年11月和战友们来到金口河一带参与筑路工程。“我与战友两人一组,打二锤、挖炮眼、打山洞,一干就是4年……”徐发明回忆,那时大峡谷边帐篷点点、红旗招展,悬崖峭壁上更是炮声隆隆。战士们干劲十足,“轻伤不下火线”的干劲,从老铁道兵传给他们,他们又再传给新兵。

终于,1970年7月1日,两列火车分别从昆明和成都开出,胜利会师西昌,标志着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铁道兵用血肉之躯,打通了祖国西南的钢铁大动脉。

如今,铁道兵博物馆也不再只是铁道兵的精神家园。自开馆以来,这座汇聚了千余件老物件及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博物馆先后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第三批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成为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汲取政治养分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博物馆平均每年都要接待参

观者10万余人次、团建上百次,无数人在其中受

到感召,用奋斗致敬伟大的时代。”王帮华说。

来源: 2021070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