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50多年前,全国石油精英齐聚威远“红村”—— 掀起载入史册的油气大会战

作者:郑志浩 来源:20210413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13 09:45:26 浏览次数: 【字体:

红村将被打造为省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唐广 摄

红村会战场景。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供图

蹲点点位

内江市红村石油会战旧址

历史评价

1965年,四川打响了石油大会战,而会战的指挥部就设在现在的威远新场镇曹家山上。数千人的队伍肩挑背磨建成“红村”,用热血炼就了“红村精神”。威远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400亿立方米,在历史上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4月6日,内江市威远县新场镇曹家山,红村石油会战旧址上,“一切为了70亿,一切为了找油田”两行硕大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

豪迈的标语,浓缩的是当年石油人战天斗地的决心。红村,前身是威远县红星公社杨柳大队。这个地方曾经很小,威远地图上一度都没有它的标识。然而在50多年前,无数中国石油人的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1965年,威远石油会战在这里吹响号角,揭开我国第一个陆上整装气田——威远气田的面纱,开启了四川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新篇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那场拓荒

石油精英汇聚众志成城建成“红村”

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的序幕拉开。石油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决定在四川搞一次“石油大会战”。1965年6月,“四川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来自大庆油田、华北油田和新疆油田等地的精兵强将当月入川,集中力量在威远和泸州等地区进行勘探和气田开发。

一辆辆满载石油工人的大卡车驶向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曹家山。为了不占农田、不占民房,工人们炸开岩石,就地取材,烧出石灰代替水泥,用片石代砖,将房屋建在光秃秃的乱石岗上。

参与过会战的廖宣州,现在仍住在会战留下的老房子内。回忆起热火朝天的会战场景,他历历在目。“一些陡坡,大型机械上不去,我们就用肩扛用手推,像蚂蚁搬家把设备推上去,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争取早日让威远打出油气来。”

“会战所在地曹家山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关注。”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股股长蒋再鹏介绍,1965年11月到1966年4月期间,邓小平、彭真、李富春等相继到红村视察,指导大会战。

红星公社杨柳大队又是如何变为“红村”的呢?原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刘斌杰介绍,红村“红”字一层含义是指杨柳大队属于红星公社,另一层含义来自当时热火朝天的会战氛围,有“红色”“革命”“红旗”之义。

“当时石油大会战倡导发扬延安革命精神,走大庆道路,无疑为这个小山村注入了深厚的红色基因。”刘斌杰表示,“红村”的名字实至名归。

那些奋斗

天然气喷涌而出石油人才在这里孕育

在当时的会战现场,钻机轮番上阵,石油工人连续作战。“一切为了70亿,一切为了找油田”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70亿,是指当时力争尽早实现天然气年产能70亿立方米。”新场镇党委组织委员李奇表示,标语体现了当年创业者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红村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工业发展阶段难得的工业遗产。

1966年,威远构造探明储量达400亿立方米,找到了我国第一个陆上整装气田——威远气田。1968年12月,威远气田向成都供气。威远连接成都、乐山、泸州等地的大管径地下输气管线相继铺设,天然气通过输气网络送往国防、民用等单位,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一个开发的含硫气田;第一个建脱硫厂的气田;第一个全面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的气田……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人参与会战并共同钻研,促进了钻井技术的发展,让威远气田在历史上创造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红村也因此走出了众多石油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四川天然气田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变迁,气田产量开始下滑,威远气田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威远气田虽不复盛况,但在会战旧址,一面刚完工不久的浮雕墙的一个细节引人注意。浮雕墙上刻着“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

“这是指2010年,在距离威远红村大约1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威远红村所在的矿区,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成功获气。”蜀南气矿威远采气作业区办公室主任蒋勇介绍,威远红村是四川石油人开发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一个重要连接点,现在石油人再次高举“红村精神”的旗帜,来到威远推动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打造中国“气大庆”。

“红村精神”仍在延续。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对红村石油会战旧址进行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下一步,威远还将力争把这里打造为省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更好地讲红村故事和传承“红村精神”。

来源: 20210413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