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特稿】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八:信仰的力量——南昌起义英雄事迹启示录(下)

作者:周根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31 09:08:26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华魂网供“方志四川”专稿

 编者按 6月24日起,“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将连载“中华魂网”供“方志四川”专稿《八一枪声的回荡》,作者是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的周根保。欢迎关注阅读并在文尾留言处留下您的阅读感想。

卷首语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

第二部分 八一随笔选录

三、信仰的力量——南昌起义英雄事迹启示录(下)

(三)南昌起义史料还告诉我们:追寻和坚守信仰,是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的精神支撑

朱德是如何力挽狂澜、战胜千难万险,率领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

1927年9月19日,朱德指挥第九军教导团和第二十五师约2500人,驻守三河坝。10月3日至6日,与来袭之敌钱大钧部2万余人激战三天三夜后,突围到饶平,拟与主力会合。当得知潮汕主力失败消息,一时感到震惊和茫然……

当时失败主义笼罩全军,不少人主张分散活动(实际上是散伙),等待时机、等待上级指示。而四周敌人共有5个师,约4万余人,来势汹汹,企图扑灭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

毛泽东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是乐观、自信,也是自我鼓励、自我激励,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星星之火,应是最易扑灭、浇熄。

起义军处境极端险恶。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朱德怀着对党的忠诚,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英雄气概,挺身而出,毅然担起部队带出困境的重任。

10月7日,朱德在茂芝全德学校主持召开20多人的军事会议,针对会上有人提出要解散队伍的意见,他振臂一呼:

“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他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潮南”的战略决策。

茂芝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军事决策会议,也是起义军南下潮汕失利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后,朱德率部向闽粤赣边界地区开始转移……

茂芝会议仿真蜡像(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在后来回忆说:

“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的方向,不是采取过去占大城市的办法,而是实事求是,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创造革命根据地。”

思路转变了,路子就宽了。朱德在西征半年转战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别开生面的新经验:

没人发饷,朱德部队开始打土豪,到地家杀猪、挑粮食;

没有装备、朱德找老同学范石生合作,不仅解决经费、装备,还得到一个月的休整;

在向郴州进军中,朱德把6个连的学生兵俘虏过束,采取召开诉苦大会办法,进行阶级教育,使他们大多都自觉参加到革命队伍,许多人后来都成长为起义军基层骨干;

在梨步头驻训一个月,朱德把干部组成教导队,亲自编教材,亲自任演习对抗连长,给学员讲述如何从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

特别值得一提是,起义军进入江西境内后,敌人忙于打内战,不追了,朱德抓住这个时机,先后进行了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后人称之的“赣南三整”,时间只有二十天左右,但意义重大,不仅加强了党组织建设,严格了纪律,而且战略战术方面有了重大转变,对以后的整党整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心圩整编 雕塑(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在1927年底和1928初,领导的湘南暴动,是起义军走向农村、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实践。在湘南暴动中,起义军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一次创造了起义军、农军和农民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第一次开展“插标分田”,把土地革命的口号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在智取宜章之后,着手创建工农革命政权,这是继毛泽东之后,起义军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的红旗,向国民党进行武装夺取政权。

湘南暴动,遍及二十几个县,拥有百万人参加,革命风暴,震惊全国。

1928年3月,敌人组织7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对起义军开始联合围剿。朱德根据起义军主力潮汕失败的教训,不顾湘南特委反对,采取且战且退办法,撤出湖南,直奔井冈山,实现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朱德成为中共领导人第一个和毛泽东一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合作者。

朱德率领起义军北上西进,历时半年之久的转战,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有一段生动的描绘:

“这支小小的革命纵队穿过闽粤赣的群山时,朱德表现了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心。他们夜晚行军,白天就在丛林中露宿。不论是行军还是休息,那些要求解散部队的人和那些坚持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人,始终在激烈辩论。……”

朱德在争论中曾说:

“至于我自己,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起另外的人。我拒绝向军阀主义投降。我已经选定了人民革命的道路,我要坚持到底。”

朱德朴实无华的心声,展示了他当年的“初心”,可以说,这也是朱德一生革命历程最为准确的注解。

史沫特莱还在《伟大的道理》写道:

“到赣西的信丰附近,在这里,朱德召开了一次会会议,最后解决与失败主义者问题。他指出,这些人应该对部队的军心涣散和绝对情绪,对逃兵现象,对某些队伍的抢劫事件负责。

朱将军用坚决的语气提出,凡是愿意离队的,必须即刻离队。他的意见立即被某些人接受,而且见诸行动。他的参谋长是第一个离队前往上海的。就是在十年后的一九三七年,朱将军提到这次‘开小差’事件,还满怀愤恨。其他人也络绎走开,一共走了三百多名军官和士兵,朱德眼看着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走队伍,把枪架好,掉头走去,忧虑和失望刺痛着他的心。”

严酷的斗争现实,无情地考验着每一个人。那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有的不辞而别,有的甚至叛变了。师长、三个团长与师党代表先后离队而去……

眼看部队就要瓦解之际,正是朱德和陈毅、王尔琢的坚定信念,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把这支部队重新组织起来,成为井冈山斗争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血战三河坝(油画)

1958年9月,陈毅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深情地说:

“在最困难的时候,朱德成了这支军队的领袖。有了他的坚强领导,这支部队才没有溃散,终于保存了下来。朱德同志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向大家指明了革命的前途,增强了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没有马列主义的远见卓识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不可能的。朱德同志成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不是偶然的,是革命斗争里考验出来的。”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迎来“朱毛红军新时代”,南昌起义的种子能保留下来,朱德居功至伟!

协助朱德带领起义军走上井冈山,是共和国元帅陈毅革命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陈毅是天心圩时维护起义军余部不溃散的唯一一个党代表,当起义部队军官纷纷离开部队时,按照大多数人的走向,他可以去香港,或去上海中央,还可以去苏联深造,更何况在北京有同学,在上海有哥哥,但陈毅搞武装的决心坚定。后来他自己说:

“党派我到73团当党代表,从那时起,我就没有离开部队,带兵打仗,在战场上打了二十多年,敌人打跑了,我头发也快白了。”

起义军从福建进入江西后,悲观失望情绪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意志。时至深秋,官兵穿着单衣,露宿山林,缺医少药,又与上级失去联系,前途茫茫,部队整班、整排离队,在天心圩整顿军人大会上,朱德发表讲话后,陈毅也讲了话,他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而且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

在艰苦的西进转战中,陈毅和王尔琢、朱德一起,和战士一起行军谈心,帮助战士扛枪,挽护伤病员,用行动去影响别人,树立威信,构建起起义军的核心力量。

当年和朱德、陈毅一起战斗的杨志诚回忆说:

“回想起来,当时部队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有一种巨大力量在起着作用,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记得在那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常常看见朱德、陈毅等负责同志,他们穿插在行军队伍里走着,肩上扛着动摇分子扔下的步枪,或是搀扶着病号。他们一边走,一边和士兵们讲解着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前途。……这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混乱和动摇渐渐减少了,终于将这支部队保存下来。”

1961年2月,朱德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前,静静地凝视了很久,深情地说:

“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力量壮大了,更重要是开始找到了开展武斗争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朱毛会师的艰难历程,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写照,是老一辈革命家追寻与坚守理想信仰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足坚定不移。”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坚持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强大动力,只有像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前辈那样,忠诚信念,坚守初心,不屈不挠,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把为崇高理想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结 语

“不忘初心,方能远行。 ”南昌,因为南昌起义,被誉为人民军队的摇篮,被称为英雄城。 中国十个元帅,有6位参加过南昌起义(还未将为起义作过重要工作的叶剑英元帅计算在内); 大将、上将数人; 开国大典,有资格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人民挥手致意的国家领导人中、当年的起义领导者有: 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李立三、郭沫若、谭平山……

一场暴动,能诞生这样多将领和国家领导人,即使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属罕见。

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书写这篇文章,既是为了深切怀念为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功勋的革命先辈,更是为了昭示今人:

南昌起义是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生动注释,南昌起义发展的轨迹、南昌起义英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价值追求、精神风范,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喜迎建党100周年,树立光辉的典范。

南昌起义精神永放光芒!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一:朱德是怎样改变起义军命运│走向农村的一次伟大实践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二:今天,为什么要重视南昌起义研究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三:“八一”,何谓“伟大”(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四:“八一”,何谓“伟大”(中)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五:“八一”,何谓“伟大”(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七:信仰的力量——南昌起义英雄事迹启示录(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七:信仰的力量——南昌起义英雄事迹启示录(中)

作者简介

 周根保,1947年4月生,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2002年退休。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