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大山深处的记忆‖王月娥

作者:王月娥 来源:三线视点 发布时间:2023-07-25 16:47:09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山深处的记忆

王月娥

20世纪60年代末,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身背行囊,怀揣“建设三线,献身军工”的革命理想,从古城西安出发,奔赴祖国大西南,参加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当时,我们西安第一机械工业学校和西安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毕业的400多名学生,刚从东北实习结束,回到西安家中还不到一个月,就急急忙忙地赶赴四川重庆的三线工厂报到。我们一起被分配到兵器工业部国营庆江机器厂工作,当时还有李思民、李志卿、郭伯平等65名同学。

这是分配到庆江厂的部分男同学们,前排从左至右:储英年、黄新柱、贺庆显;第二排从左至右:宫光安、闫强学、梁存幸、王志忠、窦义德、刘正;第三排从左至右:张甲科、张新安、许忠元、王印生、牛进孝

这是分配到庆江厂的部分女同学们,前排从左到右:张杰、何玉凤、郑秀英、汪文华;第二排从左到右:李英莉、王月娥、蒙爱英、陈兰珠;第三排从左到右:尹月芳、胡青霞、潘彩荣、戴翠兰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憧憬美好的未来

工厂坐落在重庆市綦江县永城乡石梁河大队一个名叫熊家沟的山坳里,周围群山环抱,山高坡陡,植被茂盛,一条小河沟从厂区流过,符合“靠山、近水、隐蔽”的建厂要求。西面的老瀛山上,有座凤冠岭,三块貌似凤冠的巨石上,刻有清朝道光年间书写的“綦风士气”几个大字,气势不凡!我们庆江厂的厂房就顺势建在凤冠岭脚下的三条山沟里。

在凤冠岭合影

在我们进厂前,厂里只有300来人,他们是从重庆的望江厂和包头、昆明等城市的军工厂调来的党政干部和技术骨干。其中,有我们厂的第一任厂长徐世美同志,他曾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还有从东北退伍转业的军人和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分配到三线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这些三线建设的先行者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毅然放弃繁华都市的优越生活,背井离乡、抛家舍口,义无反顾地来到荒僻的山沟,投入到三线建设的洪流中。

20世纪70年代初,办公大楼部分职工合影,前排从左到右:王培健、凡修成、熊元凯、周运全、李明江(政治部主任)吴显登、军代表、龚清荣、李世林、马檀林

20世纪70年代初,军代表金奇(中)、副厂长张瑞光(左三)和办公大楼部分职工合影

20世纪80年代初,党委书记蕫焕章(前排右三)、副厂长张瑞光(前排右二)、副厂长蒙旺(前排左二)和职工合影

20世纪80年代,厂领导和职工合影。前排左一蒙旺(副厂长)、前排左二冯世雄(总工程师)、前排右三王东本(厂长)、前排右一王培健(党委书记);后排从左到右:李思民、霍本强、黄邦垣、张荫楠、汪少杰、林瑞强、彭一德、肖炳生

当时,到东北接我们进厂的劳资科科长张伟曾告诉我们:“你们到厂里去,一定要准备好几样东西,雨伞、胶鞋、草帽和手电筒。因为我们那里,晴天是扬灰马路,雨天是水泥马路。你们要做好过艰苦生活的准备哦!”到厂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建厂初期的艰苦滋味。

那年11月份的重庆,阴雨连绵。厂里当时的“三通一平”还没搞完,只有土路和田间小道,遇上下雨,地上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弄得浑身是泥,狼狈不堪。在职工食堂吃饭,多是红薯饭、牛皮菜和藤藤菜,偶尔打次牙祭,吃两毛钱一份的荤菜,就很满足了。住的是“干打垒”的房子,床上铺的是竹片。为早日建好工厂,早日投产,面对简陋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跟着老师傅们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没有机械设备,就人拉肩扛,当时喊出的口号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挖过土石方,抬过连二石,安装过机器,修过路、架过桥、种过树。厂房里马达轰鸣,机器飞转,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工厂终于完成了基本建设任务和产品试制生产。1970年9月,厂里试制生产的一百毫米高射炮顺利打响,全厂职工欢呼雀跃,庆祝胜利!当时的五机部副部长李玉堂、十三军军长张英才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了厂里的祝捷大会!

1970年9月29日,庆江厂和南线片区各专业主机厂配套厂生产的一百毫米高射炮顺利打响,在工厂召开的祝捷大会上,厂广播员在宣读贺信

当年庆江厂生产的一百毫米高射炮

庆江厂26车间荣获1973年上半年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合影

1970年至1981年的十年间,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和南线片区的配套厂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共同努力,一共生产出1132门一百毫米高射炮,在同类产品评比中,我们的产品拔得头筹,不仅为工厂争得了荣誉,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地处山沟里的军工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的考验!军品任务逐年减少,工厂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工厂至此走上了“军转民”的艰难道路。工厂领导动员全厂职工,认清形势,丟掉幻想,二次创业,从头再来。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切按照上级要求办,不愁产品销路,有着无比优越感和自豪感。进入市场经济后,得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军工企业要自寻出路,找米下锅,自己养活自己了,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啊!况且我们是总装厂,曾被人叽笑地说:“只有几座空壳厂房,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厂领导首先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带领全厂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定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闯出一条活路来!接着就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各路人马找民品生产项目。在这期间,工厂也是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最后才取得了成功的。

我们庆江厂先后生产过收音机、万用表、缝纫机和冷藏柜等民品。由于我们是军工技术,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却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连年亏损,最后被迫放弃了。

1983年,在兵器部指导下,我们厂开始开发液压支架。液压支架是大型煤矿用机械设备,又大又重,生产条件十分艰苦。但为了扭转企业连续5年亏损的被动局面,为了厂里2000多职工家属的切身利益,工厂毅然决定“再苦,也要研发生产出液压支架!”并专门成立了22车间。广大干部职工深明大义,服从调配。如花似玉的青年女工们脱掉白大褂,走出恒温室,和男职工们一样,从安逸舒适的收音机、万用表生产线,走向又苦又累的液压支架生产车间。液压支架生产车间主要是焊接、气割工序。炎热的夏天,车间里气温高达40多度,还要踩到被加热到200多度的钢板上搞焊接。工人们身穿厚厚的工作服,脚上穿着劳保鞋,踩到加热的钢板上,脚下滋滋作响,能冒出烟来。不一会儿,工作服就被汗水浸透,能拧出水来。有的体弱女工,甚至热得中暑,晕倒在地,起身喝口水,又拿起焊枪,继续工作。车间里弧光闪烁,锤声叮当,工人们聚精会神地作业,毫无怨言。在产品试制最困难的日子里,多少次,车间领导和工人们就吃住在厂房里,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苦干!一遍遍试验,不厌其烦,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比如:焊接关、压型关、缸阀关、镀鉻关等等。就拿产品压型问题来说,当时工厂没有压力机,一时也买不到,为了解决生产急需,车间主任冀同珍就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日夜奋战,自行设计制作出一台400吨的土压力机,这台土压力机型似一匹马,就被工人们称为“铁马”!这匹“铁马”在产品试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试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铁马”精神,也成了我们庆江厂日后振兴发展的传家之宝。

为早日运回厂里需要的钢板,运输科组织7辆大卡车,驾驶员们长驱3500公里,日夜兼程,仅用了12天的时间,就从河南郑州为工厂运回了30吨钢材,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急需。当他们走下卡车,困得倒在车间门口的树荫下,就睡着了。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奋战,液压支架终于试制成功!样架送北京煤科院试验合格,质量在同类厂家试验中获得第一,从而受到上级表扬,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顺利拿到了订单。液压支架的试制成功,为工厂摘掉亏损帽子,实现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22车间主任冀同珍率领职工们自制的土压力机——铁马

在庆江厂像这样发扬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忘我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从军品生产到“军转民”二次创业,涌现了像“夏铁人”(夏绍清同志被五机部授于“铁人式标兵”称号)、“冀劳模”(冀同珍同志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厂标兵史渝生(工厂曾奖励分配一套三居室住房)、三八红旗手刘国芳(工厂曾奖励到新马泰旅游)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工厂广为传颂,成为全厂职工学习的榜样,我们厂也曾被兵器部授于大庆式企业,并荣获兵器部、西南兵工局和省、市多次嘉奖。在“军转民”的20余年时间里,庆江厂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的攻坚克难,自主创新,从而有了液压支架和塔式起重机两大支柱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厂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考验,坚持不懈,排除万难,终于走出困境,走向辉煌,实现了连续14年的盈利!为职工谋取了福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工人们正在装配液压支架

时任厂领导郑力军、楚振荣、林瑞强、杜再琼、刘朝建、李仲明在液压支架和塔式起重机生产现场

我们庆江厂的三线建设奋斗史,就是千百个三线建设企业的缩影,我们庆江人展现出来的奋斗精神,就是全国千百万三线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1999年,庆江厂从山沟搬迁到鱼洞,与南线片区的兄弟厂一起,共同组建成了大江工业集团,实现了“九九归一”。

如今,时过境迁,工厂搬出山沟已经24个年头了。可那大山深处的记忆仍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当回忆起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总会被那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大干场面所感动!总会被那些默默无闻、忘我劳动、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三线人的动人事迹而湿润了眼眶。

他们是共和国忠诚的儿女,他们为三线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把青春、热血和汗水都挥洒在了那片火热的土地上!他们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坚强卫士,他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铺路石!山沟忘不了你们,祖国忘不了你们,子孙后代也忘不了你们啊!三线建设,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是一部雄浑壮丽的时代交响曲,动人心弦,撼人心魄!三线精神将永世留传!

2016年4月,一群年近七旬的老人,集聚在大江厂,并回老庆江故地重游。他们正是当年从西安奔赴四川,参加三线建设的那批青年学生。当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姑娘小伙儿,现在都成了白发老人。他们曾为三线建设出过力、流过汗,他们对三线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那里有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他们为自己曾是三线人而无怨无悔,充满自豪!

从左至右: 王月娥、苗满余、齐春棋、郭伯平、王印 生、李志卿、杜才喜、储英年

李思民和孙敬国

从左至右:牛建峰、李志卿、黄新柱、张甲科、贺庆显、张思明、杜才喜、孙敬国、牛进孝、周西民

从左到右:汪文华、王月娥、马玲、郑秀英、潘彩荣、严变玲、张秀琼、曾庆红

从左到右:李志卿、郭伯平、杜才喜、张思明、李思民、牛进孝

写于2023年7月19日

来源:三线视点

文/图:王月娥

来源: 三线视点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