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一条飞悬绝壁的大堰‖杨奎昌

作者:杨奎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31 14:37:4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条飞悬绝壁的大堰

杨奎昌

在川北旺苍县云仓山脚下的悬崖上,有一条凌空飞跃的大堰,从20世纪60年代汩汩流淌至今,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见证了山坪村(原茶园大队)人的勤劳和智慧,成为大山深处一阙美丽的风景。

国华镇(原国华公社)山坪村(原茶园大队)一社,是高高云仓山褶皱里的一个小村落。这里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土地贫瘠,广种薄收,主要靠种植玉米、高粱、黄豆、红苕、土豆等农作物。由于缺水严重,就连人畜饮水都相当困难,更谈不上浇灌田地了,能吃上大米,对于当时的茶园一队来说是一种奢侈。严酷的现实和生存环境,迫使人们去思考、去改变。

20世纪60年代,正值全国人民“高举红旗学大寨”“大兴水利”之时。勤劳朴实的山坪村人意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现状,“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这是茶园一队150多个群众的共同心声。

国华公社和茶园大队多次召开群众会议研究讨论、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决心在白岩河的千年绝壁上开凿一条大渠,将锅笼岩的泉水引到茶园一队(闵家沟)。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决定和尝试。

村民们先用镰刀、斧头、锄头在藤蔓交错的荆棘丛中开辟一条小径,然后邀请县水电局技术人员与当地村民一道,实地勘察测绘、设计线路、打桩放线。当时测绘技术还很落后,主要靠村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用最原始古老的方法,估计和目测,试探着摸索着推进修堰计划。

1966年11月,经一番周密的前期准备后,选择了一个吉利的日子,村民们准备了香烛、红布、红公鸡……敬天敬地敬菩萨,在一番虔诚地祭奠之后,便开始破土动工,破天荒地在惊禽悲兽、跖魂哀啸的蛮荒之地,引爆了劈山开渠的第一炮。沉闷的炮声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山谷,打破了大山的沉寂,发出了向贫穷和宿命宣泄的呐喊。

要修通这条大堰谈何容易,旺苍北山属喀斯特地貌,整条渠堰百分之七十都要经过陡峭的悬崖,沿途山山相连、沟壑纵横,悬崖绝壁枯枝倒悬、凶险狰狞。

修建水渠既面临工程量浩大、施工环境恶劣的种种挑战,还面临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重重困难。加之生产工具落后,没有机械设备,只能靠铁锹、撮箕、背篼、人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办法总比困难多。为解决炸药问题,就去山外人工背运,到距40公里的旺苍县城背一趟炸药或硝铵,中途还要在双河场镇歇住两个晚上,来回步行需几天时间。与此同时,为满足炸药的需要,村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工地上支起一口大铁锅,把种庄稼节约下来的硝酸铵加柏枝、锯末混合炼制成土炸药。虽然爆破力弱,但也能解燃眉之急。

那该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国家正处在最困难时期,人民生活相当困难,缺衣少粮,全靠节衣缩食、自力更生。为保证修渠不停工,按大队安排部署,在全大队筛选抽调十多个精壮劳动力组成修堰“专业队”。每天用钢钎、二锤,一点一点、一寸一寸地敲打啃食着坚硬冰冷的岩石,没有仪器进行准确的测量,他们每打出几米长的一段,就背运来黄泥糊筑渠堰,让水的流动来确定标高,流动不了就继续下挖,只要有水顺着来,就是成功的渠堰。打一段山崖,筑一段渠堰,放水试过了,再打下一段,渠堰就这样一尺一米地向前延伸。队员们没有劳保,没有补贴,饥嚼火烧膜、渴饮山泉水,无论严寒和酷暑,白岩河上终日炮声不断。

当时,各种运动一波接一波,但修渠从未因其他而停止和耽误过。6年来,村民们记不清多少时间白天上工,晚上开会,解决工地上遇到的难题和困难。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资金匮乏,村民们没有气馁和怠慢,更加愈挫愈勇,磨砺出百倍的坚韧,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为加快修堰进度,每年除春种秋收最忙碌的季节外,农闲时全队村民不论男女老少,自带干粮和工具,早出晚归,积极投入到修堰的行列,全队近百人的劳动力拉开架势,呈“一”字摆开。一时间,铁器的碰撞声,浸透汗水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的欢歌笑语声,在雾霭苍茫、幽深狭窄的河谷中回荡。

大岩上是最陡峭险要的地方,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垂直高度达300余米。最为惊险的是在悬崖上打炮眼,村民们采用竹篾与藤麻织成粗绳,在悬崖顶找两根结实的树桩,绳的一端系在树桩上,另一端系在箩筐上,人站在箩筐中,由几个人从上到下,同时缓缓将两个箩筐向下放至作业点,一人扶钢钎,一人挥舞铁锤,两人相互配合一锤一锤艰难地开凿炮眼。箩筐和人悬在空中,伴着河谷阴冷的落山风,箩筐像荡秋千一样颠来荡去,摇摆不定,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

1972年5月3日,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专业队员向长红在向家河悬崖上排险时,不幸被高空悬石砸中,瞬间坠落万丈深渊,献出了年仅40多岁宝贵的生命,为红卫大堰留下了悲壮的一笔。

队友的意外离去,并没有吓倒山坪一社的村民,为了赶上年后栽秧,大家在经过几天短暂的休整后,吸取经验教训,化悲痛为力量,迅速调整人员和方案,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修筑大堰。1972年12月,经过“专业队”以及全队社员6个春秋两千多个日子的苦战后,经历无数苦难和曲折,经历无数考验和挑战,终于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宽40厘米、深30厘米、长3000多米的希望之渠。

当叮咚泉水欢快地流进闵家沟这片渴望的土地那一刻,偏僻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村民们像过盛大节日一样欢欣鼓舞,沿着3000多米水渠,追着泉水奔跑着、欢笑着,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多少艰辛,多少辛酸,多少感慨,顷刻化着幸福和激动的泪水。

红卫水渠修通后的20多年时间里,由于日晒雨淋、暴雨冲刷、泥石流,导致局部堡坎垮塌、滑坡,向外渗水严重,渠水流量减小,影响人畜饮水和灌溉,遇到天旱更严重,村民们便从五六里路外的赵家湾,用背篼一趟一趟地运来黄泥筑堰防漏。直到1989年,当地人民政府为山坪一队解决了80多吨水泥,才将水渠拓宽加固用混凝土浇筑。

红卫水渠把山坪村人带上了幸福的大道,实现了山坪人民的百年夙愿与梦想。让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仅有的几块冬水田,短短几年时间,迅速陡增到两百多亩,如今层层梯田鱼鳞般覆盖了曾经的荒凉。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了稻花飘香的“江南水乡”;曾经饥渴皲裂的土地,变成了林木葳蕤、绿草茵茵、牛羊满山、瓜果遍地的美好家园。

20世纪80年代初,山坪一队还修建了中型蓄水池,建起了小型水电站和加工作坊,雪亮的电灯代替了黯淡的煤油灯、蜡烛,电动磨米磨面代替了笨重粗糙的石碾、碓窝,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三千多米的水渠与道路并行,向北连接着山峰村,向南连接着山外,昔日羊肠小道、野径被踩成大道,当年人们修建房屋所需木材、煮饭的柴禾,都要通过这条路从山里运回。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走过风里雨里劳作的农人,走过懵懂顽皮的放牛娃和刈草女,走过走村串户的小商小贩,走过锣鼓喧天迎亲的队伍……多少年来,这条路不知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承载了多少山里人的希望。当地村民为了生计,数不清多少次用脚步来回丈量这段与自己生命紧紧相连的旅程,不断地索取着生活的馈赠。

半个世纪以来,红卫大渠仿佛一条蓝色的飘带,清澈的山泉水与日夜流淌的白岩河并驾齐驱,流向远方,孜孜不倦地灌溉着这片斑斓的土地,滋养了无数土生土长的精神。

红卫大渠荧屏般滚动的绝壁上,清晰地辉映着一个个脚穿草鞋、衣服单薄、饥肠辘辘,但意志坚定,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个英雄群体鲜活的容颜。它见证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像那涓涓不绝的渠水一般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那段可歌可泣不平凡的经历,成为世世代代山坪村人刻在骨子里的历史记忆。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奎昌

供稿: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