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小时候的“年”一去不复返‖陈燕

作者:陈 燕 (四川省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31 18:40:4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时候的“年”一去不复返

陈 燕

“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马上又要过年了,而我却没有小时候过年的兴奋劲。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三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我还不以为然,可是现在,我终于读懂了这篇文章。

“年”在中国古时候是一种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相传是一位乞讨老人在大家都躲避“年”的时候身穿红衣、门口贴红纸、屋内点红烛、院内燃烧啪啪作响的竹子赶走了怪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有炮仗可以放、有好吃的可以吃、有小灯笼可以打。

然而,现在却感受不到浓浓的年味儿了,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好像少了小时候的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许多过年习俗也已经被遗忘。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又称小年夜,“灶王爷上天”之日,是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会对厨房进行大扫除,农村的灶烧柴,一年会有许多“扬尘”,这一天会清理的干干净净,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晚上,会在锅里点上“锅灯”,举行灶祭,小时候,母亲每次点“锅灯”,我们三姊妹都会围着灶,因为点上“锅灯”,盖上簸箕,闪闪的光透露出来,像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腊月二十四,母亲会早早的起床熬麦芽糖,手工熬制麦芽糖有很多繁琐的工序,但母亲总希望我能学会,因为她常说“女孩子要学会这些,等我们都老了,以后就没有人会熬了……”我每次都会反驳她“以后都是用机器,谁还会吃这些呀。”母亲总会摇摇头说“那不一样的。”是呀,那是不一样的。晚上,一家人会围着灶台“粘糖”,我和弟弟最爱比谁粘的“玉米花”圆、“米花”紧,当然我总是比不过他的。父母会把做好的“玉米花”“米花”“核桃糖”“鸡蛋糕”等放在纸箱子里等过年才能吃。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家里的豆腐都是爸爸用石磨推,妈妈用酸水、石膏点,然后会让我们先吃豆花,剩下的才会做成豆腐。

腊月二十六,上街购买年货。小时候去买年货一般都是爸爸去,他会带我们三姊妹其中一个,头一天晚上,我们会极力表现。街上买年货的人真的是人山人海,街道两边已经摆满了地摊。新衣服、灯笼、糖块、水果、春联、鞭炮、挂历等应有尽有。“灯笼挂的高,来年财源旺”,所以,每年的年货必备便是两个大大的灯笼。

腊月二十七,炸“面果果”。这一天,母亲便会在厨房忙碌一整天,浓浓的油烟味,妈妈会先把面和好,然后做各种形状,然后放在煮沸的油锅里,然后被滚油炸得吱吱响,“面果果”便炸好了,母亲会在上面撒一些白糖,我们就可以享受了!

腊月二十八,杀猪割年肉。“腊月的二十八嘛舍,家家把猪杀”,这是小时候朗朗上口的民谣。在古代,所谓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街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很多人在这一天期盼的。以前,还会把猪肉做成“扣肉”“甜肉”等。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由于次日就是大年三十,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了。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腊月二十九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告祭祖先,不仅仅是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

“一夜连双岁,五更兮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早上早早起床我们三姊妹就会去“秋烟烟”,围着柏枝叶不停的加火,还会看看谁家的烟最大;然后吃过早饭,我跟妈妈就开始忙碌年夜饭了,爸爸会带着哥哥和弟弟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贴完这些,锅里的肉已经熟了,爸爸就端着一盆肉开始“敬菩萨”,哥哥弟弟就会抢着去放鞭炮;弄完这些,就可以吃丰盛的年夜饭了,年夜饭都是要慢慢的吃,并且这一顿饭是不能喝汤的,如果喝了汤,来年劳动天会下雨;晚上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然后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而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大年初一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也不能拿出锋利的刀;不能看见麻绳;一般不会出远门。

大年初二开始,便是回娘家、拜年……

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了,过年的感觉却越来越淡了,因过年而带来的快乐也越来越少了。没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没有祈盼的新衣,人们过年的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电话、微信、朋友圈互致问候,酒店定制年夜饭,举家到外地过年……

小时候的“年”,再也回不来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陈 燕 (四川省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