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蒋德均 ‖ 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4 21:48:17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明节

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

蒋德均

清明,一个清新美丽的名字,一出出游春天的时间仪式,一段承平盛世的历史记忆。人们在清明,慎终追远,在和煦的春风里,拥抱自然。

在进入话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作为自然物候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和作为传统节日的“清明”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时间概念,起到一种时间提示作用。后者是节日概念,具有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前者是古人将一年365天等分为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称为二十四节气。每相邻的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15天可以再分为3个5天,每5天为1候,5是质数,不能再分,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太阳历中,候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后者是民俗节日,不仅有时间节点的提示性,更有一些人为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节俗规则或曰游戏规则,这就是节日的人文性。

一、清明节的起源与演变

前面我们讲了作为节气的“清明”和作为节日的“清明”是不同的。前者是自然时间,后者是人文规定。前者是通用的一种时间系统,后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纲领。所谓节日,它成立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定得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一致性行为指导,大家约定在某时某地作某事,这样才能把大家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之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

“清明”由节气概念到节日概念,在唐代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这之前,是一个时间节点,之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具有特别文化内涵的节日节点。其中主要的节日内容就是扫墓和踏青。

那么,这种转变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运行来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作为节气的“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作为时间提示节点的“清明”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传,这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扫墓在秦汉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汉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我国古代,在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与清明相连的重要节日——寒食节。关于寒食节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多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自觉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来享用,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晋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介子推的祭日,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以便纪念一代忠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郊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以强身健体。

民俗学者认为,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合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节日让位于时间节气。何故?因为时间节点具有不可改变性,而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于是,当这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清明”相遇时,作为具有文化意义的“清明”最终让位于具有农事时间节点的“清明”,这就成了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大家知道,民俗的起源和内涵永远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一种风俗的形成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尤其是文人的记录或述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也许,它不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它具有人为的约定性和特别性。于是,人们尤其是普通民众更倾向相信它,代代相传,传说也可能成为历史,故事也可能变成真实,传奇也可能成为现实。这也是文化或文化传统的魅力所在。

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关于清明节有哪些传统节俗内容,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介绍。一般认为,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祭祖扫墓、郊游踏青、插柳斗草等。

祭祖扫墓:扫墓在古代是一种礼制。《左传》有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国家祭祀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重大政治事件,是一种权力象征、秩序象征的重大仪式,而且,有严格的祭祀规定。《礼记》有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所以,士以上的阶层才有宗庙,可以在宗庙里祭祖;一般老百姓并没有宗庙,只能在家里祭祖。大概到了汉代才有墓祭之俗。所以,东汉王充在《论衡·四讳》中有言:“古礼庙祭,今俗墓祀。”到了唐代,人们往往选择寒食节前后郊游并扫墓。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在郊游过程中顺带墓祭,这是省事省时的好事。但却显得有点不符礼法:郊游宜乐,墓祭宜悲,悲乐交加,于礼不通,与情可解。唐王朝曾颁布法令,禁止“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对坐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结果适得其反,老百姓依然如故。唐王朝顺应民心,改而从礼制上承认寒食节扫墓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它纳入五礼之中,成为国家的法定祭扫日。《通典》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莹……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唐玄宗还颁布命令,将寒食与清明合并放假。

踏青郊游:清明节气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哲学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唐人白居易在《春游》有云:“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写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可见当时,清明游春的盛况。

游艺竞技:春天到了,大地回暖,阴天日渐消退,阳气日渐升腾。万物欣荣,到处洋溢着生机,人们的身心也豁然苏醒,充满活力和生气。沐浴、踏青、蹴鞠、拔河、斗鸡、荡秋千、放风筝、射柳等活动的开展,整个世界,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由于我国地缘辽阔,东西南北中各地的风俗各有差别。一般而言,女子喜欢荡秋千,儿童喜欢放风筝,男子喜欢蹴球、射柳等。清明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寒食禁火,清明生火,寒食悼亡,上巳求子,清明冠笄,一息一生,否极泰来,阴阳相生,这正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和合之理。随着寒食节的退隐,清明便独自承接了寒食与上巳的节日习俗与功能。

清明,一个纯粹春天的节日,正是阳气升腾的日子,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好春光,人与自然和谐,这才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今天,国富民安,中国日渐强盛,民众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当我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时,更应热爱生命、催护新生。欣逢盛世,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张开双臂拥抱并享受这春天的盛大节日——清明,将这一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玩出一种具有文化品位的精致的节日情调来。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李庄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书剑创意写作坊主人。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建设。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