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合江县交通发展历史‖王飞

作者:王 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21 14:33:16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江县交通发展历史

王 飞

合江县地处川南边陲,属盆周山区县,地势南高北低,形如肺叶,东北接重庆市江津区,南连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西邻泸县、纳溪区,南角与叙永县接壤,合江县城位于赤水河与长江交汇处。

民国时期合江交通状况

民国初年,合江县兴建或维修多条道路,多为捐款或地方集资办理。合江县最早的公路为县城西门至较场坝三合土公路,长约2公里,动工时间为1935年12月21日,竣工时间为1936年1月6日。民国合江县政府在执政期间只是在1935年12月21日至1936年5月21日培修泸合和合江至先市段两条县道。1949年前,全县无大型桥梁,地处赤水河和长江两江交汇处的合江县城,渡江只能去南关、大渡口等渡口坐义渡,非常不方便。民国时期,全县只是在1938年由国民党陆军十五补训处处长从外地用轮船运来第一辆小汽车,全县无汽车渡口。自1913年起,先后有几家轮船公司的船只在合江搭客装货,截止1949年,合江港有长航木船183只、4563吨,短航木船159只、600吨。

新 中国成立后合江交通飞速发展

公路建设

航道建设

合江县境内共有长江、赤水河、习水河、大漕河、小漕河5条河流通航,通航里程达218公里,其中习水河、大漕河、小漕河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水电站以及沿河公路的修建,航运现已基本中断。

建国初期,长江在合江县境内通航里程55公里,然而滩碛多达41处,极大地影响着航道运输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对长江险滩进行综合整治,通航能力已达到2级。

赤水河在境内通航里程60公里,滩碛有56处,国家累计投资1.8亿元对赤水河进行航道整治,通航能力已提升至5级。2012年5月30日,赤水河文明样板航道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验收,赤水河正式成为西部地区第一条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

桥梁建设

1949年,合江县共有桥梁157座,但在主要过境河流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无一座桥梁。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在各条河流上架设桥梁,有民用桥、公路桥,县城连接赤水河两岸的赤水河大桥(原名合江大桥)于1966年动工修建,累计义务投劳45万多个,农村社队投劳117715个工作日,国家投资994355元,于1973年8月1日通车。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 (李贵平 摄,图片来源:中国公路微信公众号)

泸渝高速的合江长江一桥、长江二桥于2013年6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合江县境内无长江大桥的千年历史。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 (图片来源:中国公路微信公众号)

2018年起,合江县有12座渡改桥列入泸州市渡改桥三年攻坚建设项目,其中分布于长江4座、赤水河4座、习水河3座、大漕河1座,投资22.6亿元。这些桥梁的建成,极大地消除了渡口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结束了许多乡镇只能隔岸相望的历史,而投资高达5亿元的合江县长江公路大桥已于2022年投入使用,结束了合江老城区南岸和新城区北岸30余万群众摆渡过江的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 飞(四川省合江县人,现任合江县档案馆副馆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