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牛华中学的前世今生‖张树林

作者:张树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3 14:47:38 浏览次数: 【字体:

牛华中学的前世今生

张树林

在重农轻商的中国农耕社会,偏居蜀南一隅的牛华小镇,因2000多年前秦蜀守李冰在红岩子“平盐溉”而载入史册,中国的井盐开采从此一路走来。从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徙,民国抗战时期内迁,江浙、陕西等商贾对牛华井盐的开采,史上先后两次“川盐济楚”带来的大好发展机遇,使得这块弹丸之地盐灶生烟,因盐集市,煤进盐出,富甲一方,从此有了厚重的盐史文明。

牛华溪盐场(郎静山摄于1938年)

牛华溪在四川制盐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赫。五通桥制盐业的前身是犍乐盐场。犍乐盐场是犍为盐场与乐山盐场的合称(还包含井仁盐场),牛华溪恰恰是乐山盐场的治所。牛华溪在清乾隆二年(1737年)就设置盐场大使署,以后历任乐山盐场知事均驻牛华溪,其官职与县丞平级,可见其显赫地位。民国初始,改清代的盐场大使署为乐山盐场公署,是设有县丞的场镇。

随着制盐业的发展,牛华溪逐渐兴旺起来,新学之风随之兴起。光绪三十年(1904),牛华的盐商利用文昌宫办起一所高等级小学,名为“犍乐盐场联合小学”(震华小学)。1906年,犍为县在牛华溪陕西会馆开办第一所公立学校,定名为“犍为县第十八学区牛华溪区立初小”(牛华镇一中)。1933年,由盐商出资创建牛华幼儿园,是五通桥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时名“犍为县立牛华镇幼稚园”,主要为盐商的稚童提供服务。

民国二十五年(1936),盐场老板李从周先生任乐山盐场评议公所评议长时,多次与盐业界同仁商议创办中学一事,一致认为:要改进盐业生产,必须重视教育,培植人才,而牛华有史以来没有一所初中,此为筹建中学初心。因学校选址、办学经费始终议而未决,故迟迟不能落实。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一带沦陷的工厂和机关纷纷内迁,盐务总局的部分机构也迁至本地,一时人口骤增,学龄儿童入学出现困难,而五通桥仅有通材中学一所,牛华溪的学生就读中学就更加困难。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十九日起,日寇飞机多次轰炸乐山,城区各中学纷纷疏散,在乐山及成都等地的牛华籍学生大批回家。

1940年,中国处于最艰难的抗战时期,大半个中国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沦陷区许多学子被迫离校而颠沛流离,其中不少人来到牛华,使牛华人口激增至3万,而无一所中学。因此,创办中学势在必行。

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李从周与地处牛华溪的乐山盐业界同仁数人,联名向盐务当局申请在牛华溪筹办一所中学。盐务局执意要由地处五通的犍为盐场和地处牛华溪的乐山盐场共筹,而犍场拒绝合办。在共筹不成、独办又不允的处境下,李从周等决定联络乐山盐场的场商和运商共同筹办。

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乐山盐业界春节联欢会上,李从周、潘子欣、柯仲平、白见尧、吴敦仁等再度说明创办中学之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场、运两商支持,当即共同协议,并作出三项决定:

一、校名定为“乐山盐场私立震华初级中学”(“震中”之名,是双关语,一是表达场、运两商先于1904年创办震华小学,继后创办震华中学之意;二是寓意学校今后人才辈出,震惊中华)。

二、以普陀山晏公祠为中心,逐步扩建校址。暂将花溪公园内两幢木结构平房(现牛华幼儿园处)及流花溪畔犀镜楼一幢船房,作教室和宿舍。

三、经费由场、运两商按七成和三成的比例共同承担。

是年秋,该校正式开办。之后,在学校修建学生宿舍时,其砖瓦材料均系李从周个人捐赠。

这里需要对校址晏公祠作一个专门介绍。晏公祠是为纪念表彰晏安澜先生出任四川盐运使期间,为牛华盐场的盐政管理作出杰出功绩而兴建,也是五通桥区迄今现存唯一保护完好的盐史古建筑。

晏公祠(工字厅)

1911年,由于新任四川军政府盐政使的邓孝可实行“破岸均税,一税之后,任其发展”,不再划分销岸,全面废除盐引制度,彻底实行盐业的贸易自由,致使海盐进川,川盐出川受阻,犍乐盐场出现盐业凋敝、灶主负债、盐工失业的状况。

1914年,四川盐业请愿团赴京,引起北洋政府高度重视,遂派晏安澜为四川盐运使。“晏安澜者,清户部老司官,后任盐政参议,负有清望者也”。晏安澜赴任后,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川盐的盐井分散,与淮北盐池及沿海滩盐不同,于是因地制宜,大胆改革。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全省各盐场欠官盐局债款表册焚毁一笔勾销,瞬间让川内盐商群情振奋看到希望。同时组织全川18个运盐公司,设公桓集中散盐,设运盐公司负责专卖,改官运为商运,产运销并重,统一引盐销售,终获成功,川盐面貌一新。自此,乐场场商既消除了旧债,又解除了有产无销之忧,实现了“产有所归、近无积盐、远无淡食”,川盐逐渐从困难的边缘走了出来,重现盛世景象。蔡锷将军闻讯后致电晏安澜赞曰:“今日之民国非公不成,今日之蜀士非公莫治,今日之川盐亦非公不能复振。”

晏安澜(1851—1919)

晏安澜治理川盐近十载,功莫大焉,虽积劳成疾,仍坚守日常盐务岗位。1919年2月26日,因旧病复发,病情恶化,卒于京邸,享年69岁。

晏安澜谢世后,各界人士无限缅怀。为铭记晏安澜对乐场的恩德,乐场中颇有威望的郭淋芸、吴子春等倡议,乐场盐商们捐资2万余元,在牛华溪川主寺(今牛华公园)背后的普陀山上修建“晏公祠”,门前对联曰:“此地江山同岘首,彼君功德在民生”。祠中供奉晏安澜的塑像,上悬匾额大书“有功于民则祀之”。国史馆为他立了传,编写了《晏海澄先生年谱》(晏安澜字海澄)。

晏公祠始建于1918年,1920年完工。晏公祠坐东向西,其建筑设计从空中看犹如一个汉字的“工”字,故又称“工字厅”,具有对称之美。晏公祠占地面积约2亩,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典型中式建筑,灰墙黛瓦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回廊飞檐,小青瓦坡顶平房,长29.05米,宽19.7米,建筑面积459.4平方米,祠中原供奉有晏安澜先生的塑像。厅门高悬碑体“晏公祠”金字横匾,厅内名人字画、楹联匾对悬桂,厅外假山水池,茂林修竹,环境优雅,风景如画。厅前可俯看牛华溪街景风情,房屋鳞次栉比。

晏公祠在近百年的沧桑岁月中至今保存完好,得益于牛华中学历届领导和师生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与对历史的敬畏,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然。

牛华中学第一任校长聘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震华中学正式开办,招男女生各一班,共89人,9月9日开校。此后,每年秋季招生。除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至三十六年(1947年)每年招男女生各两班外,其余每年均招男女生各一班。男女学生分院而教,男为“立本院”,女为“致远院”。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盐务总局将晏公祠划归震华中学,学校办公室迁至晏公祠内,原办公室改做教员宿舍和体育室。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场、运两商在晏公祠南北两旁小山上,捐建“立本院”(男生部)、“致远院”(女生部),共有教室12间,教员休息室各1间,以及“育贤斋”“野鹤轩”各1幢。“立本院”由四川大学校长王宏实题字,“致远院”由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题字。在“立本院”“致远院”之间,修建1幢一楼一底的学生宿舍,其砖瓦均系李从周先生捐赠。至此,学校全部迁至山上办公、授课,山下原有房舍改做体育器材保管室、教工宿舍和学生活动场所。

1941年秋,学生增加至300人,教师30余人。

1943年,吴震、虞昆仲捐资修建“文蔚图书馆”,并请冯玉祥将军为图书馆题匾。

文蔚图书馆

1952年12月29日,震华中学由五通桥人民政府正式接办,改私立为公办,更名为“四川省五通桥第一初级中学”(简称五一中)。此后,学校定12月29日为校庆日。

1960年,学校在乐山专区统考中,学生成绩名列专区第六名,乐山县第一名。

“文革”期间,四川省五通桥第一初级中学更名为“牛华中学”。1971年秋,增办高中,始成为完全中学。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乐山市牛华中学”。2004年始建成单设普通高级中学。

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逾千万元进行改造,2009年重建“立本教学楼”,维修“致远教学楼”,2011年新建“育贤斋综合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牛华中学老校门

牛华中学以前的大门在山下花溪沟旁,有花溪桥连接川主寺(现牛华公园),一百多步石阶连接次大门(现校史馆)。20世纪80年代,学校在牛华后山修建了一条公路进学校,并在牛华后山公路边新修大门,原大门及次大门被弃用。

牛华中学新校门

原次大门及两边值班室,现改建为牛华中学校史馆。校史馆始建于民国中期,坐东向西。建筑为坡顶小青瓦中式建筑,其窗格、撑弓、垂柱雕工精美,沿用典型的清末建筑风格。校史馆长14.5米,宽4.2米,建筑面积60.9平方米。校史馆原外门楣仍悬挂着郭沫若所题“震华”的横匾,内门楣则悬挂牛华中学校友王建安先生所题“牛华中学校史馆”横匾。

校史馆内有牛华中学建校史简介、领导关怀与同行及校友们交流的图片介绍、牛华中学未来发展蓝图,以及学校先后获得的各种荣誉与奖牌等。

牛华中学校史馆

郭沫若题字的“震华”横匾

晏公祠旁的震华中学创立石刻碑立于1943年,碑文记载有震华中学创办经过、宗旨及创办三年来的小结和日后的方向,由石碑、台基、碑帽及护碑玻璃组成。石碑总高1.82米,宽1.13米,厚0.38米。石碑历经风雨沧桑,日渐风化严重,碑文字迹逐渐模糊,学校遂照原碑文重刻一块新石碑,并贴在原碑前。

又过了几十年,第二次石刻碑文仍然开始风化,学校于2016年再次照碑文重刻并描金,新石碑再次贴在第二块石碑之前,形成三碑合一,并在原石碑基础上,加框并装玻璃予以保护。

据学校老师介绍,私立震华初级中学第一届学生戴汝言,曾亲自参加立碑仪式,后于20世纪80年代担任牛华中学校长,对石碑有着深厚的挚爱情结,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旧石碑风化之事,欣闻新石碑重新刻好,并合立于旧碑之前,10分钟之后才驾鹤西去。此事足以见证老一辈牛华中学的校友,对学校那份深沉真挚的感情。

震华中学创立石刻碑

私立震华初级中学创立三周年刻石文字

如今的牛华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是牛华溪的最“高”(海拔高、学历高)学府,可“近观岷江绿水,远观峨眉雄姿”。学校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校园内景色幽雅,鸟语花香,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绿化率达68%,是“五通桥区绿色学校”。主要建筑有教学大楼、艺术大楼、工字厅办公室、文蔚会议室、校史馆、学生宿舍及食堂,现有22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教职工90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学校以“以艺养德,以体促智,全面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发展艺体特色教育,连续三年参加五通桥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五年超额完成高考目标任务,为川音、川美、川体等艺术学院输送了大量艺体人才,先后被授予“乐山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乐山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乐山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乐山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优秀学校”。

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经历代教育者不懈努力,牛华中学始终保持文脉不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自建校以来,学校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含原牛华民中)20000余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树林(笔名森林、树哥小屋,1964年生,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人。心理咨询师,乐山市莉琳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常务理事长,嘉州合唱团团长,乐山市五通桥区政协委员,乐山市五通桥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