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影像四川>详细内容

【四川地情短视频】蒲江01┃蒲江幺妹灯

来源:蒲江县史志办公室、蒲江县文体旅局 发布时间:2023-06-06 17:40:47 浏览次数: 【字体:

“蒲江幺妹灯”是流行于成都市蒲江县、邛崃市及雅安名山区部分乡镇的花灯戏总称,因其在蒲江县申报为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称“蒲江幺妹灯”。2023年4月,幺妹灯入选四川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幺妹灯”在传统表演的传承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杂腔小调”式的“灯调”之风,亦可以称为“四川灯戏活化石”。作为民间艺术形式 ,幺妹灯与民间庆坛、民间歌舞和民间说唱有血缘关系,幺妹灯的主要唱腔“胖筒筒”,是从阳戏继承而来。四川民间舞蹈,大多有歌有舞,歌舞相连,既舞且歌,边唱边舞,幺妹灯也完全如此。四川民间说唱,除评书、相书、圣谕等以说故事取胜的外,还有许多是以唱取胜的。有的唱段很多,但并不包含完整的故事,这些特点在幺妹灯中就明显体现了。还有音乐性较强的清音、盘子、车灯、连箫、花鼓等,也为幺妹灯的发展提供了艺术元素,幺妹灯吸收它们的优点,丰富和完善自己。

幺妹灯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之余为丰富自己的生活创造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表演风格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寓教于乐,唱词内容涉及历史、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农村生产和生活。幺妹灯唱腔质朴、婉转、悠扬,唱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演员化妆艳丽,表演富于激情,亦庄亦谐,以风趣的语言,幽默的说唱,夸张的动作见长。常以男女之间说学逗唱,打情骂俏的表面形式来表达对生活中假丑恶的揭露和鞭鞑,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

“幺妹灯”的表演程序有:送灯帖、报门、敬香、拜年、接玩意儿、捡茶、谢桌。灯贴是由灯队的联络人提前呈送到主家的贴子;报门是进主家门前双方问答式对唱;进入主家,敬香是灯首向主家香堂进香并唱颂祝的词句;拜年就是幺妹和花鼻子向主家恭贺新年。“接玩意儿”就是表演主家点演的剧目,拆解主家摆出的灯谜、字谜等。“检茶”“检碗”就是吃了主家摆出的茶水、饭食,要一一唱出来。检碗也称谢桌。谢桌结束,耍灯人留下谢贴。一通出门锣鼓,三声高腔,离开主家。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十分融洽。“幺妹灯”说唱歌舞的代表节目有:《六月逢春》《幺妹摘花》《拜新年》等;说唱的代表性节目如《路遇》《小放牛》《王婆骂鸡》《裁缝偷布》等。

“幺妹灯”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一般有三种形式传承:师徒传承、父子传承和群体传承。师徒之间传授,有拜师、教授、出师的程序和仪式,父子之间没有这些仪式,群体传承是在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习俗活动过程中就自然形成了 “幺妹灯”的文化现象。

关于幺妹灯的起源,民间有很多说法,传说唐朝皇帝的小女儿常在官中扮成农家小女,嘻戏玩耍,以为取乐。此事传出宫外,引来万民效仿,于是,幺妹灯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又说幺妹是唐皇的第七个女儿,她扮成穷苦人去帮助穷苦人,讲好话,办好事,为人排忧解难。因此,民间效仿,经久流传,不断丰富,便形成了独特的么妹灯艺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蒲江县史志办公室、蒲江县文体旅局

来源: 蒲江县史志办公室、蒲江县文体旅局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