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详细内容

【散文】风从蜀道掠过‖罗全生

作者:罗全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06 21:40:57 浏览次数: 【字体:

风从蜀道掠过

作者/罗全生 

回首历史深处,哪条道路能与蜀道一样,见证了东方文明古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变迁?哪条道路能与蜀道一样,把自然世界的神奇和人类世界的深邃,从先秦一直驮到今天?

风从蜀道掠过 千年蜀道万种风情

作为保存至今人力修筑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的蜀道,其价值可与连接东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和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相媲美;其历史则早于古罗马大道,后者早已湮灭在岁月长河里。这条饱经风雨洗礼、历经三千年沧桑的古道,以及古道上数不尽的关楼、栈道、寺观、石刻,数不尽的王侯将相、文人画匠、迁客商贾与跌宕起伏的活剧,定格在历史长河中。

抚今追昔,令人慨叹不已!

风从蜀道掠过 江山如画徐徐展开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蜀道沿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灿若辰星,千姿百态,交相辉映,魅力无限。铁马秋风大散关、国家“中央公园”的秦岭,“山似英雄水美人”的清风明月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郁郁葱葱的翠云廊,“山水太极,三国重镇”的古城昭化,“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窦圌山……美丽的山山水水,数不清的峡谷,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一个个鬼斧神工以怪洞奇石为代表的地质奇观,还有那一座座古镇古街,见证了古蜀道的艰难岁月,也见证了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的和谐!

好一卷如画的江山!

风从蜀道掠过 诗书墨香扑鼻而来

相比空旷沧桑、驼铃声声、昔日繁荣城池而今座座废墟的西北丝路,蜀道翻山越岭,虽有古栈道之险,却也山清水秀、风光宜人。多少墨客骚人,或寄身于潮墨,或见意于篇章!更有儒释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沿途共存共荣,发扬光大。蜀道文化遗存之众多、积淀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既有司马相如李白的高歌长啸、杜甫陆游的浅唱低吟余音绕梁,也有川北薅草锣鼓、巴山背二歌等天籁美曲响彻古道!既有吴道子颜真卿的如椽大笔穿透古今,也有民间年画刺绣石刻艺术的代代相传!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散落在蜀道周围的城池、建筑以及流传开来的诗歌和故事,还有书画艺术,让蜀道升华成南北文化、汉民族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大道,浓浓的书画墨香,时时荡漾在蜀道上空!

风从蜀道掠过 旋律荡涤尘世胸襟

面对“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路况,回看“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一首《蜀道难》,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蜀道的无奈哀叹。而艰苦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吓倒勤劳勇敢智慧的蜀地人民,他们遇险要处“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遇平地处遍植行道树、铺设石板路,打通了通向京都的千古蜀道,促进了秦蜀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架桥修路英雄们的号子,是蜀道上古老生动的雄壮旋律。

这旋律,随岁月变迁而不断演变!在分裂动乱年代,这条古道上曾留下无数烽火狼烟的痕迹。司马错经此灭蜀,汉高祖沿此帝业成,刘备屯兵于葭萌,诸葛亮策划于筹笔,姜维拒守于剑阁,邓艾偷渡于阴平;还有武则天出川时的娇羞忐忑,唐明皇入蜀时的感慨铃声,花蕊夫人初离蜀道的离恨绵绵……古老蜀道在聆听金戈铁马的撞击声嘶鸣声的同时,默默见证了数百次战争的残酷和数十次政权的戏剧般更替,领悟了“兴实在德、险亦难恃”这一治国真理的深刻内涵。

时光飞逝,在如今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贫困的自然环境,蜀道儿女喊出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心声;面对特大地震,蜀道儿女奏响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时代主旋律,让灾后家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举世惊叹!

看,风从蜀道掠过,而今的蜀道已在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崛起为灿烂的光芒大道!

简介

作者:罗全生,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知见诗社特邀作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全生

供稿:知见诗社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