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巴山蜀水的乡土文化对李调元诗学思想的buff加成

作者:李海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02 15:07:39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历史名人入选。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10位历史名人入选。

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陆续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2批20位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之八

巴山蜀水的乡土文化

对李调元诗学思想的buff加成

李海毅

 李调元,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四川著名学者、诗人、文艺批评家。他著作等身,在诗、词、曲、赋各方面都有理论专著。《雨村诗话》(二卷本)、《雨村诗话》(十六卷)、《雨村诗话补遗》(四卷)基本反映了他的诗学思想,这三部著作与《赋话》《词话》《曲话》《剧话》以及他在诗文中对诗歌的评论,共同构成了李调元的诗学思想体系。“醒园篇什随园句,兰臭同心更有谁。”总之,李调元是中国清代一个产量高、质量高的文学大咖。

 清雍正十二年(1734),李调元出生时,母亲罗氏“梦有鹤征”,所以李调元小字“鹤”,又字“鹤洲”。鹤为清朝服制里一品文官的补服图案,李调元父亲李化楠对他期望甚高,取名叫“调元”,又字曰“赞庵”。希望他将来能官封一品、燮理阴阳、调元赞化。“调元”即调和阴阳之意,所以,“调”字应读为陆放翁“笙怯余寒涩未调”的“调”(tiao),而非秦韬玉“谁爱风流高格调”之“调”(diao)。

 李调元的诗学思想,有传统诗学思想方面的:诗的本质在于“道性情”;还有受当时社会背景、学术背景影响的:诗要有现实的社会功用;更有巴蜀文学范式的:很好地展现了巴蜀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此外,作为一个学者型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李调元不论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鉴赏上,都特别重视诗歌的外在形式:创作诗以“搞章琢句”、鉴赏诗以“响、爽、朗”为标准等。

 一种思想的形成与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根据《清史稿》《清史列传》《四川通志》《罗江县志》《续修罗江县志》《李调元学谱》等史志资料记载,巴山蜀水是李调元诗学思想的重要孵化基地和养分合成基地,巴山蜀水的乡土文化对李调元诗学思想有巨大的buff加成。

一、李调元生平概况

李调元说:“夫读古人书,贵知古人之世事。”那么,李调元自己的生平是怎样的呢?在罢官回四川的醒园老宅后,李调元陶情于管弦丝竹,沉醉于园花墙柳之余,写下《醒园遣兴二首》。在诗中,他将自己的一生简单概括为“生涯酷似李崆峒”。

李崆峒,即明代“前七子”之首李梦阳。李调元以引领文坛一代风骚的李梦阳自比,并非仅因姓氏相同。观李调元一生遭际,与李梦阳甚为相似。前文有讲,李调元出生时母亲罗氏“梦有鹤征”。李梦阳“因母张氏梦日堕怀而生”,所以取名为“梦阳”。李梦阳幼而好学,天资聪颖,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任职榷关办事秉正,触犯权贵利益,被诬下狱。获释后仍嫉恶如仇,上书揭发国舅张鹤龄罪行,又被诬下狱。幸好明弘治帝对李梦阳颇为欣赏,只是杖责没有处以重罪。后来得罪御史江万实、参政吴廷举,又被诬陷,李梦阳心灰意冷,遂挂冠归乡。归隐后,他修缮园林,招宾客饮酒射猎。

李梦阳(图片来自网络)

李调元生平与李梦阳甚似。前文有讲,李调元因出生时母亲罗氏“梦有鹤征”。父亲李化楠和家族对其期望甚高,李调元也不负众望,天赋满满又刻苦努力,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

入朝任职后,李调元踌躇满志,满怀匡民救世之心,希望一展理想抱负,立功立德立言。“丈夫持此身七尺,安能终日心偪仄。何不跃上天衢游,汗漫九垓驰八极。不然万里边庭开,请缨仗剑从军台。”但因他性格“傲似螳螂”“烈如夏日”,不屑谄事权贵,对待奸佞如烈日之照幽昧。故而君子敬之爱之,小人忌之恨之。虽赢得了“铁员外”之称,也招来了某些人的忌恨,在官场上每每受挫。他性格耿直办事刚直,得罪权贵阿桂、舒赫德。在巡视考核京官时,被填入“浮躁”罢官。但与李梦阳类似,乾隆皇帝欣赏他,皇恩眷顾。在乾隆皇帝的干预和信任下,李调元官复原职。乾隆怕李调元与阿桂等再起争端,任命他为学政视学广东。李调元三年任满回京,升任直隶通永兵备道。次年,护送《四库全书》去盛京(今沈阳)的队伍经过通永道境内,李调元负有保护责任,途中遇雨,李调元下属永平府知府弓养正保护不力沾湿黄箱,李调元参劾他,反被他咬一口,李调元因此获罪,被判流放伊犁。流放途中,罚金赎回。

当官是个高危职业,这一番折腾下来,李调元感仕途坎坷,绝意仕进,返回四川罗江,归隐田园。

李调元归隐后修缮园林,流连于优伶之乐。在别人看来,这是文人乐事,对李调元来说,这却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李调元在给姚鼐的书信中表其心曲:“目见时事之非,不可正言,诚恐遇事之时,一朝累及,故日以优伶自污之。”他怕再起波澜,以此“自污”。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少出门庭多在室。非贪闭户学著书,畏人嫌我崚嶒骨。风波聊幸脱龙潭,生计尚输营兔窟。”这是李调元晚年生活和心理的写照。

李调元纪念馆(图片来源:德阳市公众信息网)

纵观李调元一生,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不算成功,但作为一个学者却是成功的。李调元天资聪颖,勤奋能学,加之出身于世代书香,日夕磨砺于诗书,涵濡以礼乐。在家学渊源的熏陶渐染下,李调元7岁便能作对。后游学江浙,访求师友,学业大进。仕宦期间,他笔耕不辍,在京为官时与赵翼、纪昀等诗酒唱和,视学广东时则记录三山五岭的地域风情。李调元将历年所购之书,筑万卷楼以储。落官归乡后,校书其中,以著述自娱。家居二十余年,李调元著述非常多。

醒园(图片来自网络)

从以上可以看出,李调元诗学知识的启蒙、积累、熟练、厚实,诗学思想的初成、整理、深思、合成,都是在四川老家完成的,他一生约有四十五年时间是在四川度过的。李调元的诗学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乡土的文化以及所受的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二、巴蜀文化因子烙印在李调元诗学思想的骨子里

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毋庸置疑,相关研究也由来已久,宋代就有以区域划分的洛、蜀、关、闽、永嘉等学术派别,到清代这种研究的趋势尤为明显。其中缘由,梁启超总结得好:

盖以中国之大,一地方有一地方之特点,其受之于遗传及环境者盖深且远,而爱乡土之观念,实亦人群团结进展之一要素。利用其恭敬桑梓的心理,示之以乡邦先辈之人格及其学艺,其鼓舞浚发,往往视逖远者为更有力。地方的学风之养成,实学界一坚实之基础也。彼全谢山之极力提倡浙东学派,李穆堂之极力提倡江右学派,邓湘皋之极力提倡沅湘学派,其直接影响于其乡后辈者何若,间接影响于全国者何若,斯岂非明效大验耶?诗文之征,耆旧之录,则亦其一工具而已。”

总之,就是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好,其中直接提到了诗文的特点,深受地方文化影响,是展示地方文化的有力工具。

李调元故居 (图片来自网络)

李调元生于巴蜀、长于巴蜀,归隐和去世也在这里。虽然他“生涯强半客他州”,但无论是居官北京还是视学南越,他都有一种巴蜀人的身份认同感。他常常强调“余蜀人也”“余绵人”“我家岷之滨”,巴山蜀水的文化养份深入血液。

蜀中诗人历来就有强烈的“先贤意识”,从扬雄作赋以司马相如赋为范式之后,历代蜀中文人莫不以蜀中先贤为楷模加以追述。这种追慕先贤的意识,到杨慎和李调元更加明显。李调元曾明确提出对乡邦前贤的追慕,提出要承继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虞集、杨慎以来的文学传统。他极力称颂先贤,模仿效法,甚至以先贤自许激励自己。李白、苏轼、杨慎这三位蜀人文学大拿对李调元的影响最大。他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就连朝鲜诗人都赞赏说李调元是蜀文学一脉相承的正统。

三、另一个时空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李调元极为重视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建设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曾明确提出对乡邦前贤的追慕: “余蜀人也,搦管操觚数十年于兹矣,景仰先贤穷年屹屹,窃欲学步邯郸而有志未逮。” 对乡土文化建设提出具体意见: “若画黄堂像,他年侧八贤。 ”“东坡送周正孺《知东川诗》: ‘为公扫棠溪,画像蔚相继’。 自注云: ‘蜀中太守,贤者无不画像焉。 府治名世堂画八贤: 谓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君平、屈原(可能是因楚地和重庆很近,而误将其列入乡贤)、陈子昂、李太白、苏子瞻也、皆蜀产故云。 ’”差不多就是提出了那个时空版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鹡鸰寺·李调元读书台(图片来源:德阳晚报)

最后,本文思想观点来源于家学渊源的博士后且志宇,且兄长期研究李调元,“心诚求之”,造诣颇高。吾辈“断断兮无他技”,只能假装“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时光流转,今天,李调元是我们的先贤。他不仅在巴蜀文坛,还对川菜、川剧等最具巴蜀文化特征的事物发展颇有贡献。李调元,就像川菜中的“开水白菜”,醇淡素雅、朴实无华,又雅香扑鼻、极显功夫,是一个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往期回顾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两晋两“国志” 光焰万丈长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粉丝逆袭之路——司马相如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国志》 千秋良史才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于史终不悔 著录巴蜀“第一人”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风骨峥嵘 壮志难酬 ——一代诗骨陈子昂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薛涛: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海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