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范旭东: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实业家

作者: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21 19:05:56 浏览次数: 【字体:

范旭东: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实业家

“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他们都是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有过贡献的人。”

——毛泽东

范旭东(1883~1945),原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锐,字旭东,祖籍湖南湘阴,生于长沙,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宣统二年(1910),范旭东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1914~1943年,先后创办和筹建久大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永裕盐业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等企业,历任总经理、董事长,化学工业会副会长等职,并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更新了中国联合制碱工艺,其所形成的“永久黄”团体,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私营化工生产和研究组织。1945年,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毛泽东接见了范旭东。范旭东逝世后,毛泽东称赞他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是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交战双方除了军事上的对抗外,还大打政治战、经济战、外交战,不少有识之士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乐山成为大后方,企业、学校纷纷内迁,资金、技术、人才纷纷涌入,范旭东在五通桥建永利川厂,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孙越崎创办嘉阳煤矿,被誉为“煤油大王”;宁芷邨创办西南第一家水泥厂……,促进了乐山战时经济的畸形繁荣,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乐山后来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1917年,为了发展我国民族工业,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建永利碱厂,成为中国创建时间最早的制碱厂。1921年,著名化工专家、留美博士侯德榜受聘于该公司。

1937年8月,天津塘沽沦陷,侵华日军几次找到范旭东,要求与永利合作办厂,范旭东断然拒绝。怀着满腔悲愤,他决定在祖国西南大后方重建民族化工基地,最终选定川西岷江岸边的乐山五通桥老龙坝。永利川厂建成后,范旭东亲题“新塘沽”三字,并在老龙坝虎口湾的石崖上修建石刻门牌,将厂区道路以沿海沦陷省市命名,为的是“燕云在望,以志不忘耳”,以牢记国家主权沦丧的耻辱。

在进行永利川厂建设的同时,侯德榜率有关人员潜心研究,1941年成功发明震惊世界的“联合制碱法”,并无偿向全世界公开其技术。为表彰侯德榜研究新法制碱的功绩,范旭东将“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不仅打破了西方对制碱工艺长达70年的垄断,更将中国乃至世界制碱的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使制碱原料盐卤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8%,为现代化工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作出成功尝试,解决了化学废液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赢得了国际化工界极高评价,大长了中国人志气。侯德榜因此被誉为“中国制碱第一人”,而“侯氏制碱法”也于1953年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

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黄海化工社社长孙学悟,他与范旭东、侯德榜合称“永利公司三杰”。国民政府副委员长冯玉祥到乐山五通桥募集抗战资金时,曾作“丘八诗”《赠黄海化工社》:“黄海黄,黄海黄,科学救我们,要从地狱上天堂。破除一切迷信事,要使我民族,打破黑暗见光明。孙先生(指社长孙学悟),有眼光,不爱钱财好向上。研究研究,发明新事物,定要万古流芳!”

抗战胜利后,永利川厂迁回天津,五通桥区永利川厂被称为永利川厂旧址,后成为东风电机厂厂房,保存较好。该旧址见证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时期一代民族精英不懈奋斗的事迹,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稀缺性价值和独特性价值,并成为值得后人铭记的工业遗产。

永利川厂旧址之新塘沽石刻(图片来源:四川画报)

永利川厂旧址建筑(图片来源:四川画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