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四):精心教书 诚心育人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25 16:07:0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地之子

——记侯光炯院士

蒋德均

四、精心教书 诚心育人

1

执教川大与西农

早在1942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的侯光炯就曾兼任四川大学和原中央大学的土壤学教授。1946年,侯光炯离开了地质调查所。在挚友陈朝玉引荐下,侯光炯应聘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任技正兼土壤肥料系主任,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土壤肥料系和铭贤学院土壤学教授。侯光炯在四川大学讲授《土壤学》《土壤肥科学》和《农业地理》等课程。从此,侯光炯走上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土壤学与农业生产直接联系的道路。

1948年,侯光炯辞去了农改所的工作,到四川大学作专任教授并继续兼授铭贤学院的《土壤学》。他一心扑在农业教育和自己选定的土壤科学研究道路上。为了提高学生对土壤科学的兴趣,同时造成一定的学术空气,侯光炯在四川大学成立了土壤学会,侯光炯自任学会秘书。

1950年,西南地区第一所独立的、多科性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在重庆北碚诞生。1952年,为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院系调整的决定,侯光炯毅然带头带领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大部分老师和全部同学于1952年10月31日离开成都,来到重庆北碚新组建的西南农学院。

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学院)侯光炯院士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1.甘为人梯,精心指导青年教师

侯光炯院士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并以此要求每一位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对中青年教师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专著,他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给予细心指导;在教学上,对每一份讲稿,每一次试讲,他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他还常把青年教师带出校门,培养他们专业工作的本领。

从教学规划、实习安排到青年教师的培养,他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他不仅讲授土壤农化专业的《土壤学》《土壤地理》《土壤调查》及农学系的《农业地理》等课程,还负责指导张先婉、陶启珍、何仲材、马俊英等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侯光炯组织青年教师编写各门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及教材,很多时候都是他先拟出初稿,由相关教师集体讨论后再进行修改,然后交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实施。通过这种方式,青年教师不仅熟悉了教学大纲,了解了教学计划,而且对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要求、重难点等方面都做到心中有数。侯光炯还亲自召集各系的教学秘书和学生课代表开会,征求他们对自己和本系青年教师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他还经常同当时的农学系主任管相桓、园艺系主任李驹、植保系主任李隆术、蚕桑系主任王道容、农业经济系主任蒋杰等讨论土壤与农作物种植、土壤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等问题。

1984年,侯光炯与农技人员一起在相岭新桥田间测试土壤 (摄影:高石汉,图片来源:人民网

2.服务“三农”,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

侯光炯院士经常应西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西南农林科学研究所、北碚农场试验场、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邀请,或作土壤、肥料、水土保持等专题报告,或进行座谈,或接待土壤、肥料、水利、水土保持等科学研究单位的有关人员来访,一起研究讨论农业生产、土壤肥料、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等。

从1952年12月直至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院士逝世,他一直在西南农业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即便1973年到农村蹲点后,侯光炯还一直带着博士、硕士研究生。他坚持“土壤、农业化学为农业增产,为农民服务”的方针,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动向融入教学内容。在长宁的18年间,他先后带领过数百名本科生进行毕业实习,指导过几十名博士生、硕士生完成学术论文。在相岭、长宁和整个宜宾地区,办起了一所又一所农民技术学校,举办了一期又一期农业技术短期培训班、学习班,入学的基层干部和农民达数千人,听他讲过大课,作过田间示范的干部、农民更是难以计数。

3.严谨治学,诚心教学为国育才

虽然侯光炯早年就扬名中外,但不管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上课前,侯光炯都要查阅文献资料及参考书,对每一章节的核心内容、重点、难点甚至例证都要一一列提纲,并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备课。每一次授课,他都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他总是深入浅出,不断地以农业生产的问题和国外的最新资料,激发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他常以敏锐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启发学生从现象中看本质,并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

侯光炯根据自己的求学经验,再三告诫学生们,决不能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学到的那一点东西,说那只是抛砖引玉的“砖”而已,切不可把“砖”当成了“玉”。他要求学生们课后一定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并以自己当年苦读《双城记》学习英语为例子,指出好的书籍,读十遍八遍都不为多,同时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他经常告诫学生,学习、研究必须下苦功夫,来不得半点懒惰。他以身作则,夏天不戴草帽,寒冬敢于下田,经常白天顶着烈日或风雨在田间调查研究,晚上讲课写材料到深夜,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在野外考察时,他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把每天看到的现象,想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都记下来并整理,做到边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从而不断积累资料,丰富自己。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他还组织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评讲,并做好日记。

在科研基点,经常有农民、教师、中小学生来请他作报告。最多时,一天竟有几批。助手们见他太劳累了,要求代他接待,或者给来访者放他的录音报告。侯光炯坚决不同意,他说:“不能使来访的人失望着回去。”他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亲自接待客人,接受咨询。

侯光炯不允许他的学生关在实验室闭门造车。他要求他们撰写报告和毕业论文,必须联系实际选题,必须到基地开展试验并经常向他汇报试验情况。从制订调查计划、编写调查纲要、编写技术规范、设计调查表格、布置田间试验,到样品分析化验、数据整理、报告编写、图件编绘等,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亲自动手,及时指导。为了指导学生把论文写好,侯光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讨论观点,研究措辞,即使是一个字也不马虎。他自己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专著,在写作过程中,都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尽管他英语很好,他的英文论著常常都要请专业英语教师审查。

2

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土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土壤科学工作者,侯光炯深知,必须到自然中去与土壤共呼吸,才能掌握土壤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的习性,也才能真正使土壤科学的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他坚持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特别是国家下达的有关任务结合起来,以任务带教学,以任务带科研,带领师生深入农村,进行土壤调查,推广新技术。

1947年,侯光炯和助教罗日东带领学生到四川乐山大佛寺一带,对白垩系嘉定层(现属白垩系夹关组地层)砖红紫色砂泥岩上发育的残积土进行专题研究,开创了带领学生直接下乡进行土壤调查的先例。

1951年,为了上好生产实习课,侯光炯率领学生自带生活用品和野外调查用具,徒步成乐公路,行程1000多公里,历时50余天,开展“川康土壤调查”。

1952年至1953年,他两次带领西南农学院的学生,长途跋涉至云南西双版纳森林,寻找橡胶宜林地,为祖国找到了继海南岛之后开发橡胶的第二个故乡。

1956年,党和政府为了给侯光炯研究农业土壤学创造有利条件,在西南农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此后,侯光炯在工作中完全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结合了起来。

1956年至1958年,侯光炯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先后参与了长江上游的峨江流域、沱江流域和涪江流域的土壤调查,承担了长江上游农业土壤利用规划的国家任务,并从调查中提出许多科研课题。此后,侯光炯在搞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又投入到了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国西南区农业土壤区划等国家级的重大基础科研规划行动。

1988年6月,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在宜宾市长宁县实验室潜心研究(图片来源:视觉四川)

3

诚心育人,桃李满天下

1996年9月教师节前夕,侯光炯院士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精心教书,诚心育人”。这既是他对学校教师的殷切期望,也是他为人师表的半个世纪的座佑铭。

侯光炯院士作为我国土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系统讲授过土壤学、土壤调查及制图、土壤化学、土壤地理等课程。他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崇高的职责,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土壤学人才,成为了我国农业科技战线和土壤学领域的主力骨干和中坚力量,可以说侯老的学生遍天下。他的学生既有博士生、硕士生,也有本科生和专科生,还有许许多多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又回到那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民。尤其是在宜宾的18年,侯光炯院士办起了一所又一所农村农业技校,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他们继承侯光炯老师的学术思想,为我国农业土壤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1.大地之子——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M】.谢德体 申丽娟 丁恩俊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世纪情缘——侯光炯的人生道路【M】.余德庄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3.农业土壤学——侯光炯在宜宾应用研究17年论文选集【C】.侯光炯著.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4.侯光炯画传【M】.张晓华、郭兰、刘润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院士长宁情——侯光炯院士在长宁17年工作事迹梗概【A】.胡怀洲著.四川: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三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天府人才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候选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书剑创意写作坊主人。侯光炯院士纪念馆文字撰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5部9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