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巴蜀英烈>详细内容
2023-04-25 09:16:44

【巴蜀英烈】播火人——四川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家袁诗荛

作者:郭静(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段雯(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05 21:47:49 浏览次数: 【字体:

播火人

——四川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家袁诗荛

郭静 段雯

袁诗荛(1897—1928),四川盐亭人。1919年5月,任四川学界外交后援会副理事长,成为成都“五四”大潮领头羊。1920年,与巴金一起创办《半月》杂志,与王右木共同创办《新四川旬刊》。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以国民党左派川北特派员身份到三台县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兼任潼川联中校长。1927年秋,任中共川西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28年2月16日,牺牲于成都下莲池。

袁诗荛(1897—1928)

年少好学茁壮成长

袁诗荛出生农民家庭,父亲袁恩洪是个忠厚老实的庄稼人,母亲刘氏勤劳俭朴,祖父袁辉山是满清时秀才,在三台、盐亭几处书院教过书。

袁诗荛少年自强,埋头习文练字,不仅练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且文章也写得很漂亮。

1915年,袁诗荛小学毕业后,考入公费学校遂宁省立第三师范。当时,学校在革命者孙炳文(四川省南溪县人,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掀起反对日本强占我国山东、反对袁世凯卖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对刚刚走出家门的袁诗荛触动很深。

1916年春,全国倒袁义师蜂起,张澜(四川南充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在南充宣布独立并招募护国学生军。袁诗荛激情满怀,慷慨应募,成为一名反袁战士。

倒袁之后,全国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袁诗荛大失所望,立即申请退伍,返校续读。这时,校长洪北川因倡导爱国运动被撤职,派来一位姓卢的校长,全校师生通电反对,拒绝新校长到校。在这场“择师”斗争中,他和几位同学被开除,他满腔愤慨,辗转来到成都,在一所私立中学补习。

满腹才学学运领袖

1917年秋,袁诗荛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学习国文和古典文学。入校后,他刻苦学习,接连四年成绩名列国文部第一名,享誉校园。他领头在成都高师掀起学生风潮,在一次集会上,学监开会宣布了许多管理学生的条条款款,台下议论纷纷,袁诗荛对学校的管理、教学提出猛的批评和合理建议。他的发言既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又直指要害,迫使学校不得不对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条例进行修改。这次斗争的胜利,打破了成都高师封建专制的权威,学校中逐渐有了民主的气息。

1919年5月16日,成都报刊刊登关于北京“五四”运动的报道。这篇报道犹如巨型炸弹,震醒了苦难的四川人民。5月17日,袁诗荛组织同学们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成都30多个学校的数千学生在皇城致公堂前的广场召开大会。大会通电各县,一致奋起反帝救国。袁诗荛代表成都学生拟通电、发宣言,带领学生上街宣传,串连各校师生罢课、游行和集会,组织群众到督军署和省长公署请愿,并多次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说。

正当四川人民反对北京卖国政府的斗争高涨时,四川军阀刘存厚步北洋政府后尘,大肆镇压学生运动,于1920年11月27日下午在成都制造了震动全川的军学冲突事件。面对反动军阀蓄意制造的这场血案,袁诗荛指出:“像这样在首善之区,军人撒野,殴辱‘社会将来继承人’的青年学生,真是开国以来在四川未有过的奇事。”当晚,省学联组织二千多人在皇城(现天府广场)集会,全体议决立即开赴驻军司令部进行请愿斗争。

请愿两次遭刘存厚拒绝后,变成了抗议集会。从11月29日至12月3日,全城36个学校师生一万余人实行总罢课。刘存厚被迫答应释放被捕学生,接受学生所提条件。

为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袁诗荛于1920年5月23日创办了四川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四川学生潮》。它的宗旨是:本革新的精神,作贯彻“民本”“工本”主义的主张,去改造罪恶重重的旧社会。《四川学生潮》旗帜鲜明,风靡一时。袁诗荛的文章,笔锋犀利,无所忌惮,直指反动营垒,引起反动统治者的严重不安。

选定信仰激流奋进

袁诗荛一直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当时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改良主义道路、无政府主义道路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他首先否定了改良主义,选择拥护十月革命,但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多,而当时的无政府主义吸引了不少热血青年。袁诗荛的成长反映了这种历史时代的痕迹。他们那时还分不清无政府共产主义和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界限,凡是主张革命的理论都认为是正确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袁诗荛加入了无政府主义组织,并结识了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当时是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学生)。在共同的战斗中,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1921年9月22日,巴金写给袁诗荛的信(片段)

1920年7月,四川一批信仰无政府共产主义的青年创办了《半月报》,组织“半月报社”,巴金和袁诗荛先后参加。1920年底,袁诗荛还直接参加了《半月报》编辑部,同时与巴金等人共同创办刊物《革命》。

在袁诗荛的奋进过程中,四川马克思主义先驱王右木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1919年秋,王右木来到成都,应聘于成都高等师范,任学监,他以高师为基地,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王右木十分器重袁诗荛等人,袁诗荛和他的战友们也尊崇这位良师益友。王右木在成都组织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袁诗荛积极参加读书会活动,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开始怀疑无政府主义。王右木告诉他们:“无政府主义好比抱鸡婆,只会咕咕乱叫,上不了房。”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广泛传播,曾风行一时的四川无政府主义组织很快就烟消云散。

1921年1月,袁诗荛和王右木共同创办《新四川旬刊》,王右木任编辑,袁诗荛任经理。

1921年夏,袁诗荛从成都高师毕业,应张澜先生之聘到南充县立中学任教。王右木非常重视川北地区的革命工作,专门写信给袁诗荛等人,要他们多多散布革命种子,建立川北据点。袁诗荛按照王右木的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开展革命活动。

1922年2月7日,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了四川第一张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人声报》,袁诗荛被聘为《人声报》在南充的撰稿人和报纸推销员。

宣传革命英勇搏击

1925年,袁诗荛应乡人之邀回盐亭县担任教育局长,创办了国民师范学校和初级中学,亲自兼任校长。为宣传革命道理,袁诗荛办起了油印刊物《牖觉报》。文体采用白话文和顺口溜,内容针对现实,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苛捐杂税和土豪劣绅,报纸张贴在茶馆酒店、城郊路口,并在城乡各场散发,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

1925年,袁诗荛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为了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并把他们组织起来,他特意编写了一部《新三字经》,并石印成书。书中写道:“说农民,叹农民,说起来,真心疼。天下事,不公平,穷与富,两分明。勤劳作,历苦辛,忙一年,无粮存。旧社会,是非混,到而今,要革新。要铲除,害人精,志士们,齐发奋。寻真理,争平等,我民众,快觉醒。打土豪,除劣绅,铲军阀,灭祸根。驱黑暗,勇献身,为人类,布光明。”这部《新三字经》,成为激发农民阶级觉悟的通俗革命教科书。

袁诗荛烈士手书书扇

1927年3月,袁诗荛以国民党左派川北特派员身份到三台,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和田颂尧军长的高级顾问,在军队、学校、农民中广泛散布革命火种。

为启发青年的思想,袁诗荛和三台进步人士创办了潼属联立高级中学(今三台中学前身),兼任校长。他以学校为阵地,向师生宣传马列主义,使许多师生重新审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改变自己的观念,选择人生道路。刘克谐、谌伯龙、敬泽书、林宣等一批进步教师在他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他尤为关注灾难深重的农民,把《新三字经》带到三台,激发农民的斗争热情,为后来三台北区掀起一次又一次农民暴动埋下革命的种子。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袁诗荛从三台到盐亭、绵阳、江油和龙绵师校等地,召开国民大会和学生大会,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剖析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胜的规律,歌颂共产主义的光辉前景,号召大家不畏强暴,奋起革命。

在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同志都劝袁诗荛暂避一下,他坚定地说:“充其量坐牢杀头而已,何惧之有?”为营救被捕人员,他大白天手提马灯闯进二十九军军部质问。有人问他,“袁校长为何打起马灯进军部?”他回答:“此间太黑暗,不提灯无以行。”

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他的演讲和行为,使许多革命青年受到极大鼓舞。在三台期间,袁诗荛以大无畏精神和善于宣传鼓动的才能,影响了一大批在救国救民道路上苦苦探索的仁人志士,为三台党团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诗荛烈士珍贵手迹:龙顾井记

不惧牺牲慷慨就义

1927年秋,中共四川省委调袁诗荛到成都担任中共川西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袁诗荛的公开身份是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主任。他把讲台当作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上三民主义课,讲的是共产主义的道理,号召反对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他在附中举办民众夜校,教工人识字,向工人讲授革命理论,给工人放映介绍十月革命的幻灯片;他创办革命图书馆,室内陈列着《向导》《新青年》《中国青年》《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

袁诗荛种种作为早已引起反动派不满,在他们炮制的黑名单上,袁诗荛首当其冲。为了袁诗荛的工作和安全,特委决定让他辞去附中的职务。在反革命的血雨腥风降临之前,中共川西特委及时布置了退却措施,分别通知有关同志迅速转移。袁诗荛接到通知后表示不愿离开岗位,要坚持斗争。

1928年2月16日黎明,军警开始进行大逮捕,袁诗荛不幸被捕。他声色俱厉地告诉敌人:“袁诗荛不怕死,革命者杀不绝!”袁诗荛等14位同志被押送到成都下莲池。临刑前,他们正气浩然,毫无惧色,显示了中国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伟大气概。他们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震天的口号刺破长空。袁诗荛身中七弹,倒在血泊之中,牺牲时年仅30岁。

袁诗荛烈士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郭静(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段雯(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