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九龙藏族婚俗‖王长生 沙马鲁石

作者:王长生 沙马鲁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23 19:11:52 浏览次数: 【字体:

九龙藏族婚俗

王长生 沙马鲁石

居住在九龙县境内的藏族分五个支系,即木雅、故热罢、西蕃、普米、勒通,统称为“布巴”。九龙“布巴”本身无姓,只有名字,要说有姓,以房名为姓,如桑更、木德、哑巴、恶科、日能等。名字有男女之分 ,源自佛经。取名天地万物,无所不取,无所不求,如男姓名,朗加泽仁(宇宙长命)、扎西尼玛(吉祥太阳)等;女姓名,麦多志玛(花朵菩萨)、央中拉姆(如意吉祥)等。与父母的属像相克的孩子,改名为“帕础”(狗儿)、“其础”(猪儿),使这全家相生不相克,以保全家清静平安。

在九龙县境内,有以房名为姓的,也有只用名字,而不用房名的。九龙境内的藏族具有基本共同的生活特点,但由于地区差异,长期受到封闭式的地埋环境影响,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土语及习俗上的小差异。因有些差异,就自然形成以上几种藏族支系。

九龙藏族虽在语言上有一定的相互障碍,但民族心理感情、民族气质风度是统一的,特别是宗教信仰的一致性,使九龙藏族在习惯上融为一体,使礼仪、禁忌、生产生活习俗基本保持一致。九龙土语称民风民俗为“规矩”。九龙藏族婚俗“规矩”如下。

未婚青年有选偶的自由,男女互嫁,夫妻离异或再娶再嫁,一夫一妻多,一夫多妻少,一妻多夫有个别,私生子女不受歧视。父系亲族与母系亲族不准近亲婚配,姑表与姨表兄妹视同兄妹,不仅不能通婚,还不苟言笑。与外族通婚, “招女婿”称“坐锅庄”。

婚嫁中,舅位尊荣,远超父母,有“婚嫁之时皇帝也要礼让舅父三分”的说法。

青年男女常在节日或各种聚会中唱山歌、跳锅庄寻求爱情,相互爱慕,交换定情物,再通过家庭请喇嘛推算男女生辰属相,必须相生不相克。由男家委托媒人带酒到女方向长辈斟酒提亲,接受斟酒意为同意。过一段时间后,媒人三番五次送财礼、选年月、定亲、看日子。

正式举行婚礼,名目繁多,一般要推算吉日办酒宴招待宾客,隆重举行迎送仪式,规模则以世代背景、家庭经济环境而言。

娶亲之日,双方亲友均按偶数,男女盛装骑马迎送,并各选一名仪表过人、口才出众、说唱超群、临机应变者领队。送亲称为“阿绒”,迎亲方称为“泽乌”,到了对方门口,必须即兴上口,有问有答,保持体面。特别是“阿绒”到了男方房门前,有三次敬酒,献哈达,称为接路。到了门口,“阿绒”则论古道今,比山比水,提出道道难题,拒不下马,迎亲领队“泽乌”必须谦恭礼让,巧妙对答,排解难题。一问一答,各自展示知识才能和言谈技巧。往往相等数小时后,“阿绒”才会下马,新娘进门迎亲仪式告成,主人方可摆席款待众宾朋。

酒席宴罢,到了晚上,男方上巴位贡有“阳科”,意为财神,迎方领队“泽马”按礼节恭请送方“阿绒”及全体送亲人员依男女辈份为序就坐。此时,“阳科”喇嘛开始烧香念经敬过财神后,便由口述高手说经一段,从礼节上达到最高标准,使对方高高在上,出尽风头。然后“泽乌”向送亲方敬酒献哈达,恭请“阿绒”领队跳锅庄三则,以此拉开庆祝婚礼活动的序幕。此时不分男女老少,迎亲方还是送亲方,边唱边跳,边喝青稞酒、酥油茶,通宵互对歌舞直到第二天日出,舞兴不衰。

吃过早饭,总管召集双方亲族围坐一团,斟上青稞酒和酥油茶,家庭会开始,双方长辈就夫妻互敬互爱、勤俭节约、孝敬双方长辈等说个没完没了,表达双方亲属对亲人的殷切希望。开完家庭会,新郎陪新娘随送亲马队再回娘家,汉语称回门。在娘家吃过饭后,新郎新娘回家,送亲队伍解散,整个婚嫁便告完成。

藏族有共同的民族婚俗,也有居住地区不同的差异。

大河边地区在出亲仪式中,出嫁方要选择几个老妪,代表主家齐声高歌欢迎迎亲队伍,年青的姑娘们则向迎亲人员泼洒清水。

三岩龙地区,在青年男女交往中,一旦情投意合,互订终身,如遇家庭阻挠,双方便约定偷婚,男方备鞍马,将女方接走,共同生活几天后,再托媒人赔礼提亲,取得家庭同意。

斜卡地区,当婚礼进入尾声时,新娘的弟兄突如其来揪住新郎耳朵问其姐妹长得如何美,该值多少钱?新郎立刻求饶,敬酒或掏钱,嘻笑喧闹,满屋欢腾把婚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长生 沙马鲁石

供稿:四川省九龙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