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张喜洋 ‖ 坐歌堂

作者:张喜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13 23:18:02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川西北(川东)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朴素、特有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那些自小在山村里长大的姑娘,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院子里,十几桌酒席遍地开花。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传统菜,象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等,而这些菜都是通过农村土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伴有四川特有的咸菜香。此时,土制的高梁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那婚庆气氛格外浓烈。



十大碗(图片来自网络)

 印象中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放开,两边都放开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伴随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这就意味着:“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往往有个规矩,开场时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着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了成了歌的海洋。因为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在山谷回荡,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是你一首,我一首开始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开始喊起了嗓门儿。歌唱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的掌声就越多。歌曲类型不管川剧、京剧唱段,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翻出所有记忆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是通宵达旦,乡亲们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越是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争着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都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演唱会。

“坐歌堂”(图片来自网络)

 “坐歌堂”的歌曲内容,大致在不同时代也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从“翻身的农奴把歌唱”到“学大寨,赶大寨”,从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到“甜蜜的事业”,从《刘三姐》插曲再唱到《冬天里的一把火》,凸显出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变迁,折射出乡亲们“双脚踏上幸福路”的心路历程。

 还记得当年五十多岁的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川东)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坐歌堂”(图片来自网络)

长大成人,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更何况现阶段家乡普及了电视、卡拉OK这些新时代的娱乐工具。不过我至今仍然流连十多年前的山村“歌堂”——那真是歌的盛会,欢乐的海洋。

(本文选自张喜洋散文集《坐歌堂》)

川北民间婚嫁习俗被搬上舞台(图片来源:2018年10月16日《南充晚报》)

作者简介            

张喜洋,男,笔名雨三言、吉二等,四川省蓬安县人,现定居广东佛山南海。1991年南下广东,辗转东莞凤岗、中山小榄、佛山南海等地打工,干过杂工、领班、车间组长、课长、人事经理、内刊编辑等职,现任媒体记者。在《珠江时报》《佛山日报》《广州日报》《打工族》《读者》《参花》《江门文艺》《佛山文艺》《黄金时代》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言论等文学作品约百余万字。目前已出版散文集《坐歌堂》。

张喜洋的散文《坐歌堂》获2004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百花奖”三等奖。2006年6月上半期,《坐歌堂》最早公开发表在佛山《打工族》杂志上,同年9月在《读者》乡土人文版发表,后又被国家级刊物《乡镇论坛》(2006年第24期)转载,还入选全国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辅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喜洋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