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栽秧习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9 13:09:42 浏览次数: 【字体:

栽秧习俗

开秧门

川北农村多以栽种水稻为主,每年到了秧苗移栽时节,都有“开秧门”的习俗。一般“开秧门”的仪式,由主家带领请来的帮工,一起来到秧田边进行。多数人家都请有鼓手,平常人家请一个鼓手,大户人家有请三四个鼓手的,在人们到达田坎上时,鼓手便击鼓,帮工们则在鼓点中下田拔秧苗。秧苗备齐后,主人便会在田坎上带头吼起山歌,田里的插秧人也齐声和唱。山歌都是流行本乡本土的民歌,现编现唱,触景生情,或雅或俗,气氛十分热烈。人们在田里随着鼓点的轻重缓急,你追我赶,俗称为玩“赛龙”。如有人手脚慢了,速度落后于众人,便会被围在田中,俗称“困龙”,被“困龙”的人晚上要被众人罚酒。此外,在收工时,帮工们还会将田里的稀泥糊在主人身上,意思是祝福主人家田肥苗壮,有个好收成,人们也互相糊稀泥,边唱边舞,形成“开秧门”的高潮。

插秧能手正在田间竞技(陈星宇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开秧门”后,便正式进入栽秧时节。过去都是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栽秧是季节性很强的农活,特别不能误了农时,否则水稻就会减产,于是乡邻亲友之间便互相帮衬,以互相换工的形式抢栽抢种,栽秧之日主人家要负责换工的饮食,除早、中、晚三顿正餐外,中途还要“打幺台”(加餐)。人们称这段时间由主人开办的饮食就叫“办栽秧酒”。

“开秧门”和“办栽秧酒”的习俗,既体现乡邻亲友间的和谐关系,也显示农耕文化、特别是水稻生产环节,人们的重视程度,这种习俗即使在集体生产时以及至今都还在沿袭,只不过形式上有所改变,现在农村大多都以雇工的形式请人栽秧,报酬则用货币支付,特别大方,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也会置办栽秧酒以表感谢,但其内容与旧时已不相同,巴掌大小的“栽秧肉”已很少见。

秧歌与秧苗会

秧歌,顾名思义,即为农民在田间插秧时,随口即兴编唱的山歌。栽秧时节,正是俗话说的“蚕老麦黄秧上节”,所谓“乡村四月少闲人,才了蚕桑又插秧”,反映的就是抢种抢收、紧张忙碌的农时。这个季节为一年之中劳动强度最大,休息时间最短的季节,所以,人们在田里弯腰弓背地劳作,自然会感到十分疲劳和闷倦。为消除疲劳,男男女女往往会找一些相互挑逗、风趣的话语来自编自唱。秧歌的曲调,一般高亢、意味绵长。大家在嬉笑歌声中赶走了疲劳,又做走了活路,也加深了相互间的友谊。

在秧苗生长期间,农民要进行田间管理,进行薅秧。所谓薅秧,就是农人用双脚搅拌田泥,搅掉秧苗旁边的杂草,并用力将其踩入泥中,沤烂后亦可作肥料以供秧苗生长。有的如稗子这样生命力比较强、吸收稻子养分比较厉害的植物,则要用手拔掉抛在田坎上。有时,水太深,身体不能保持平衡,为了稳当前进,人们就手执竹棍来协助,俗称为“薅秧棒”。薅秧时身子要不停地扭动,人们往往会口中唱起山歌,脚踏秧行绞泥除草,轻松自如,兴趣盎然。薅秧人唱的山歌就叫“薅秧歌”,“薅秧歌”是一边扭动身子一边唱,后来演变成了带表演性的民间舞蹈“扭秧歌”。

劳作时演唱薅秧歌

在南充顺庆,“扭秧歌”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多配以打击乐器,如鼓、钹、锣等助兴,所以又有了“秧歌锣鼓”的曲牌。“扭秧歌”男女老少皆适合,农闲时或节庆日子,农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或在晒坝、院落扭起秧歌,以示喜庆。这种表演形式,千百年来成为顺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

秧子插完后,这一季农忙就结束了。栽秧完毕,在顺庆称为“倒秧丘”,一般以村落为单位,都要举办“秧苗会”,来庆贺当年栽秧结束。由村里的长者出面,向各家各户收取办会的“份子钱”,然后组织村民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搭戏台,请戏班子唱戏。人们吃过晚饭,老少男女,全家出动聚集看戏。民国时期,农村没有电灯,就点数盏马灯,后来用煤气灯作照明。表演形式多为川剧、木偶戏、皮影戏,演出的大都为折子喜剧,主要是营造喜庆热闹气氛,民间又称之为唱“秧苗戏”。在照明、演出换场阶段,还有演员出来说几句祈求神灵,保佑秧苗健康生长的吉祥话。这种习俗,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生产时期,仍然沿袭。不过,“秧苗戏”多为请公社的电影队放映电影代替。现在,因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增多,“秧苗会”的习俗日渐衰微。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