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非遗】李晓燕 ‖ 平昌县响滩草鞋

作者:李晓燕 来源:平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15 19:3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响滩草鞋出产于平昌县响滩镇,其优点是样式美观大方,穿着舒适,经久耐用吗,除满足周边市场需求外,还远销陕西汉中。

 相传,刘备与关云长、张翼德在“桃园”结义后 ,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但行军打仗,特费鞋履,于是刘备将用稻草织草鞋这门手艺教给自己的部下,自织自穿,既不费时,又不花钱,而且轻巧适用。自此之后,凡织草鞋卖草鞋之人,家里供奉的“祖师”就是刘备。这宗手艺也一代一代传于民间,明末清初传入平昌县响滩镇,很快就成了响滩一带农忙后一项重要副业。

 生产草鞋的机具十分简单,几节短木就可制作一架机床(俗称草鞋床),同时可容纳2人操作。

图片由三十二梁景区提供

响滩草鞋有三种类型:一是四股练编织的线耳草鞋和麻耳草鞋,其编织工艺是将稻草(尾节)捶得绒,股子搓得细,线条匀,撬得紧,板子薄,表面平整光滑。耳子用黑、白线交织成各式图案或上等麻制作后跟用各色布裹着,穿着舒适。二是六股练编织的纯麻板或纯布条板,一般多为用户定做。三是水笆笼草鞋。此类草鞋生产工艺粗糙,制做材料也不讲究,晴雨两便,多为生产劳动人员穿用。

图片由三十二梁景区提供

 民国时期,响滩草鞋已成规模生产,每场上市量达3000双以上,农闲时上市量更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向外销售量均在2万双以上。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穿着习惯的改变,穿草鞋的人逐渐减少,加之属手工操作,商业价值不高,生产量逐渐减少。 

  

新款麻耳草鞋(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李晓燕(平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平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