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绵阳市安州区金瓮桥

作者:绵阳市安州区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0 16:43:52 浏览次数: 【字体:

绵阳市安州区金瓮桥

金瓮桥,又名塔水平桥、长桥、金瓮子桥、石桥,坐落于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境内。在原安县县城搬迁之前,公路尚未修通时,金瓮桥曾是塔水镇通往乐兴乡和县城的重要桥梁。金瓮桥是除安州区永河镇的清代高板平桥外,安州区现存跨度最长、清代仅存的十三墩平板古桥。

金瓮桥横跨塔水河,桥长64米、高4米、宽1.8米,桥面厚0.33米,共13桥墩,两桥墩之间相距4米。桥墩呈菱形,左侧刻有龙头,右侧刻有龙尾。龙头有张口和闭口之分,张口的龙头口中含有石珠,至今还有四条龙的头尾完好,口中含有石珠的龙头还有3个,余下的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平桥桥面共用石板39块,每洞3块,每块长4.4米,宽0.66米,厚0.33米。桥头地势较低,与农田接壤,因泥沙逐年增厚,五个桥洞早被淤塞,故当地有一民谚“平桥有十三,八洞有水五洞十”,为平桥真实写照。

据当地民间传说和县志记载,金瓮桥历经了从竹笼桥、木桥、竹笼桥、石桥,最后到金瓮桥的演变。隋朝时期,塔水河两岸没有桥梁,北岸的村民要去南岸的神泉县县城,必须沿着塔水河河岸绕行七八公里才能过河。为解决过河之苦,北岸村民用竹子编成又长又大的竹笼,然后装满石头,摆放在河中,连接两边河堤,河水从竹笼里的石头缝隙流淌。为方便通行,就在竹笼上铺稻草,便形成了一座简易却实用的“竹笼桥”。

南宋时期(公元1264年),龙安、神泉两县撤县之前,两县知县发起疏浚河道,改竹笼桥为木桥。但木桥仅仅保存了几年,就被洪水彻底冲毁。之后的300多年,竹笼桥又成了塔水河上的主要便桥。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地方乡绅出面募捐,在竹笼桥河段修建起了三洞石桥。清代乾隆年间,由于河道被淘金者挖掘,河道变窄,原先的三洞石桥已摇摇欲坠,加之三洞石桥不能满足日渐繁忙的交通需求,地方乡绅再次带头捐资,民众自愿投劳,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起了金瓮桥。

随着时间流逝,金瓮桥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仅成了供百余户村民经过的一座桥梁。桥面也改造成了钢筋水泥,老桥墩上也加工成了钢筋结构的新桥墩,但舍不得丢弃龙头、龙尾的村民,在新桥墩上安放了原来的龙头龙尾。如今金瓮桥两侧形态各异的石雕龙头,依然张口怒目栩栩如生。

历经260多年岁月沧桑的金瓮桥,是安州区塔水镇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安州区文化底蕴的象征。1993年8月30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绵阳市安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安州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