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富民兴村】橙花香飘长征路‖崔艺凡

作者:崔艺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4 14:24:32 浏览次数: 【字体:

橙花香飘长征路

崔艺凡

“唧唧隆隆开起来,铁锤叮咚打起来;生产为的是革命,革命成功幸福来;万丈高楼从地起,樱桃好吃树难摘;一心国家为人民……消灭蒋介石,打倒反动派。”在赤水河谷的阵阵橙花香中,90岁高龄的康德尼老人仍精神矍铄,记忆中红军路过时留下的三大纪律和顺口溜仍旧清晰。

位于古蔺县椒园镇育林村的渔塘河渡口,是当年红九军团二渡赤水转战期间渡河的地方。1935年2月,党中央在扎西境内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作出“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决定,拉开了二渡赤水的序幕。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期间,红九军团兵分两路,小部随军委纵队行军,主力则担任掩护其他部队掉头东进的重任,在扎西以南佯攻镇雄。完成任务后,经石坎子绕道进入贵州毕节北部边缘行军。后由渔塘河渡口渡河,经椒园镇到养马嘶(今马嘶)与大部队会合。

红军路过的故事,康德尼老人至今还如数家珍。

关于行军路线,他说:“红军过河后,兵分两路,小部分步行从青草坡经三锅庄、石海螺、大丫口、大田坳口到马嘶;大部分骑马从麦里地经鱼背上、九里十三弯、巴灰洞、庙儿滩、犀牛塘到马嘶。”

关于军民鱼水,他说:“有一个掉队的红军,借住在汪相初家。为感谢主人家提供住宿,红军战士将自己仅有的棉衣赠与了汪相初。汪相初为了帮助掉队红军寻找大部队,将他伪装成了挖药的农民。”

关于部队纪律,他说:“那个时候干革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红军到这里时,已经一天一夜粒米未进,但他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没有一个人去打扰附近群众。他们的纪律很严呀!”

一次路过,红军纪律严明的作风被康德尼老人铭记了一生,被当地群众传颂至今。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椒园镇的党员干部们,继续秉承着红军“严”的作风,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新的希望。

椒园镇是古蔺县一个边远乡镇,距县城60多公里。曾经的椒园镇地处深山,境内大山重峦叠嶂,一眼望不到头。村民想要出门非常艰难,甚至“一年也赶不了几回场”,不仅挣钱很难,就连孩子读书也极为不便。很多当地群众在无奈之下只能全家外出打工,条件稍微好点的甚至全家搬走,最多的时候大概有50户搬到了临近交通条件好一点的乡镇。

2020年5月,椒园镇的扶贫公路“十二道拐”登上了《人民日报》,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同时被关注到的还有椒园镇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椒园镇党委政府带领下,当地抓住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机遇期,坚持“农业富民、产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精准锁定基础建设短板,累计建成产业公路122公里、生产便道106公里。同时结合本土气候与地理优势条件,探索出一条重点推进甜橙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道路,建起了“万亩甜橙产业带”。

位于赤水河谷的育林村,更是种植甜橙的优势地带。其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清池镇隔河相望,要看育林村甜橙基地的全貌,还得到河对面清池镇的“观景台”。据育林村甜橙专合社社长汪生权介绍,全村现种有甜橙2300多亩,由专合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模式,走高品质路线,分级管理高中低端市场,只要村民们把甜橙管理好,完全不愁销。甜橙种植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的收入,更是给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仅2022年,就带动全村200余名群众就业,年均劳动增收10000元/人。

炊烟袅袅中伴着阵阵花香,曾经放眼望去的贫瘠黄土,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坚定信念、奋斗不息,摇身一变成了乌蒙山区的靓丽风景,走出去的农民又搬了回来,农忙、逐梦、收获。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崔艺凡(《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川历程详考》课题组成员,叙永县委党校教师)

图片来源:四川发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