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气象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20 21: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121fc0333560475ab3f6c1a28d4d912c.png

《四川省志·气象志》概述

四川民众观察天气,认识气候,历史远古,看天经验十分丰富。19世纪末,四川境内开始采用气象仪器观测天气,逐渐进入了科学测天的时代。本世纪30年代中期,四川广泛推行气象仪器测天,建立了气象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下简称“建国后”),四川气象事业和气象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逐步建成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科技服务系统,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川气象科学的演进发展源远流长,有信史可考的观象活动,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自公元前180年起即有人年复一年地记载四川境内发生的一些重大旱涝灾害。公元前110年,巴郡阆中民间谙熟天文气象的落下闳①,受汉武帝征召,与邓平、唐都等创制《太初历》

,改制浑天仪,成为天文气象界的一代宗师。汉成帝时,阆中出现了观象世家,“明晓天宫风星要秘”。三国时,有关成都上空云状的描述已见于《三国志·蜀书》,并在军事、航运等方面利用气象。唐文宗时,四川已印行刊有节气的历书,将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研究的成果传播应用于民间。宋理宗时,蜀人秦九韶编著的《数书九章》中,列有雨量器容积的算题,表明当时已有测雨器问世。清道光时,四川冕宁民间有了用火药枪炮驱云御雹的创举。但各地官方却一直没有设立专门的气象机构。(①落下闳(公元前156-前87年),西汉民间天文学家,姓落下,名闳,字长公。)

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后,帝国主义列强出于侵华需要,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沿岸开埠地设立气象机构,专为西方各国出入中国的炮舰和商船报告天气。1890年3月,重庆被辟为对英国人开埠的通商港口,为保护外国船只航行安全,重庆海关于次年5月设立测候所,在四川境内首先使用气象仪器观测天气。此后,西方国家的传教士陆续在四川一些地方进行气象观测,搜集气象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中国开始发展自办的气象事业,陆续在北京和各地教育、农商、水利系统设立气象机构。30年代初,四川先后有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和设在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院设立测候所。1936年,四川省政府建设厅鉴于气象与农业、水利、航空、军事、工程等均有密切关系,乃着手筹建四川省的气象事业,当年即在遂宁、内江、乐山建立3个直属测候所,并通令各县普遍设立测候所。1937年,有144个县设立测候所,几乎达到每县一个。至此,四川气象事业基本形成。其时,省、县属测候所均只作地面气象观测,除省属测候所观测仪器和观测项目较全外,各县属测候所只作气温、雨量和风的测定;省属测候所各配有专职测候员,县属测候所的测候员则山县府部门的职员兼任。

抗日战争时期,播迁四川的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下简称“中央气象研究所)、中国航空公司,以及在重庆成立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Sino-AmericanInstitute)等部门,均在四川建立各自需要的测候所或气象台、站,使四川气象事业一度呈现大发展的态势。其间,各类气象机构最多时达156个,并一度建立航空天气观测、高空风观测、天气预报等新的业务;四川省、西康省均设立省会测候所,独立掌管全省气象事业;国民政府行政院亦在重庆设立中央气象局,建立以重庆为中心的全国气象业务网。然而,由于地方经济拮据,以致四川省政府系统的测候事业每况愈下,大批县属测候所相继停办。西康省则不得不把仅存的几处测候所移交中央气象局接办。至1945年,四川和西康两省政府系统的测候所只剩下103个,多数测候所的业务时断时续。

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川的国民政府中央部门陆续撤离,并撤迁了设在四川的部分气象机构。至1948年,川、康两省政府系统的测候所只有73个,另有属中央部门的测候所和气象台站19个。1949年11月中旬起,四川各地陆续解放,中国共产党(下简称“中共”)领导建立的各地军政机关先后接收到零散于川康两省境内的各类气象机构只有23处,其中在1949年12月尚有气象观测记录的仅17处;接收各类职雇员170人,经整编后继续从事气象工作的技术人员不过70余人。

建国后,四川气象事业重新组建,建国初期隶属军事部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下简称“一五”计划)开始后,气象部门转属政府系统,配合国民经济建设。在为军事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四川气象事业迅速发展壮大,取得巨大建设成就。1950~1990年,除在气象探测专业中增加了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外,并创建了天气预报、气象通信、气候资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专业和专职的气象科研、教育机构,形成了一个专业门类较全、技术装备先进的气象业务服务系统。

建国后四川气象事业的建设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重建创业阶段(1950~1952年)。建国初,为推进西南地区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筹建军事航空迫切需要的气象保障工作,先期在上海和西安组建的空军领导机关“云贵川航空办事处”①(①1949年12月7日改编为重庆军管会空军部,1950年1月22日改编为西南军区航空处,同年9月22日扩建为西南军区空军。)和“成都军管会空军处”②(②1950年2月改编为成都军管会航空处,6月改编为川西航空站。

),于1949年11月底和12月底分别抵达重庆、成都,1950年1月即开始接管成、渝两地的气象机构、人员和设备,在四川各地重要机场和航线要地新建气象台站,逐步建立由成都、重庆至各地航线的,特别是川藏航线的气象保障业务。1950年8月,根据全国气象组织的布设原则,西南军区司令部下设气象管理处(下简称“西南军区气象处”),统一领导西南地区的各级气象台站。经短短几个月的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航空天气测报网、天气情报传输网已组建成型,同时开展天气预报业务。

1950年11月,西南军区气象处随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移驻成都,建立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区域气象业务,并继续在四川境内重点建立适应航空气象保障需要的气象站。当时,康藏高原交通极为不便,前往建站的气象人员身背气象仪器,徒步高山雪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气象站,为创建四川气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52年,布设于四川省和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地区的军事气象台站发展到41个,四川和西康军区均设立气象科,气象人员增加到414人,气象探测、气象通信、天气预报、气象资料等基本气象业务已初具规模。各级气象台站在主要为军事部门服务的同时,也为农林等部门提供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服务,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开始在成渝两地广播。

(二)大力发展和调整巩固阶段(1953~1966年)。1953年10~11月,军事气象部门奉命逐级改隶各级政府,配合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气象工作的重点随之转向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1954年,川、康两省气象部门开始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气象台站布局和气象业务,陆续在重要城镇和工矿、农场增设气象台站,并新建专门监测与研究作物物候、作物生态条件的农业气象业务。1955年,西康省撤销,其气象工作划属四川省气象局领导。当年起,四川气象部门①(①“四川气象部门”,指全省气象局、台、站和省气校,下同。)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并与农、林、盐业等部门合作,在各地重点工矿和农林牧场建立大批主要为当地服务的气候站②(②气候站在观测业务方面,只对本地的地面气象要素作定时的观测记录,提供服务,而当时的气象站则要兼负定时的天气观测并向指定的气象台拍发天气报告(电报)的任务。1965年12月,气候站一律改称气象站后,亦不担负天气测报任务,故气象部门内部又称之为“一般气象站”,以区别于担负天气测报任务的”基本气象站”。)。1956年7月起,日常天气预报开始通过各地广播电台和报纸公开发布,方便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到1957年,全省气象台站发展到109个,气象业务服务网已形成较大规模,基本保证了工农业生产重点部门的气象服务需要。但因四川地域广大,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尚难以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

1958年,举国上下掀起“大跃进”的热潮,中央气象局提出要建立把气象服务普及到乡村的全国气象服务网。同年9月,四川气象部门开始组织建立“专专有台、县县有站、社社有哨、队队有看天小组”③(③“社”即当时的人民公社,“队”即当时的生产队。)的全省气象服务网。经过“大跃进”3年的建设,各市(专、州)均建立了气象台,各县均建立了气象站或气候站,部分市(专、州)县还建有农业气象试验站,全省气象台站猛增到249个,同时在广大乡村建立气象哨、组近万个。气象业务建设亦取得很大进展,各级气象台站均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对省际间的天气情报传输均改用有线电传,许多气象台站开展人工降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和抗灾作业服务,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已通过农村有线广播网和电话等,直接传递到农村的乡镇。但“大跃进”的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气象台站和农村气象哨组增长过快过猛,造成事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以及业务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在科技发展政策上,一度受到所谓“反对崇洋媚外”的“左”的影响,出现了片面强调群众经验,忽视气象科学理论的偏向。

1961~1963年,四川气象部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气象台站逐步调减到193个,对农村气象哨组则完全实行乡村自办,基本消除了“大跃进”的后遗症。1964年,又调整管理体制,将隶属于各市(专、州)县政府的气象台站收归四川省气象局领导,加强气象业务的系统管理和建设。此后,四川气象事业开始由主要增建气象台站的外延的扩展,逐步转入以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和科技水平的内涵的发展。

(三)严重受挫阶段(1967~197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四川气象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67年初,“造反派”夺权后,各级气象管理机构陷入瘫痪状态,大批领导干部和业务技术骨干受到排斥打击甚至迫害,气象台站工作秩序大乱,业务规章制度被废弛,业务质量的好坏无人过问,气象服务工作一度只对广播、报纸传递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业务被取消,气象业务建设和科研教育工作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

1970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气象部门以军事部门为主领导。四川省军区和各地军分区、人民武装部随即派出大批干部,主持各级气象台站的党政工作和业务服务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各市地州均于1971年设立气象局,加强了业务技术的指导管理。此后几年,尽管还有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但在国内国际技术发展和工农业生产需要的驱动下,气象业务建设开始打破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极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711型天气雷达、117型传真接收机、62丙型移频接收机等新技术装备开始在省和市(地、州)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气象科研、教育工作逐步恢复,并建立了专业科研机构;围绕各地关键农事活动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逐渐深入,人工降雨、防雹抗灾作业广泛兴起。但是,许多常规技术装备和技术手段,仍维持在50~60年代的水平。

(四)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阶段(1978~1990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四川气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级气象部门认真清除“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影响,在思想上、政治上和业务指导方针上全面拨乱反正,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服务效益的轨道,当年即恢复建立了中断10余年的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充实加强了业务管理和科研教育。

为适应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四川气象部门积极进行部门内部的改革。1980年,首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各市(地、州)县政府建制领导的气象台站,全部收归省气象局为主领导,并于1982、1983年在各级气象台站进行治理整顿和机构改革工作,健全以系统为主领导的各项管理制度,为合理布局业务服务、调配业务建设所需的人财物力、增强系统功能等创造有利条件。1984年底,四川气象部门开始推行有偿专业气象服务,对部分气象科技信息与科技成果实行有偿供给和有偿转让,同时兴办种植、养殖、加工、商贸等经济实体(亦称“综合经营”),探索向系统外开放搞活的路子。经几年实践,既为各级气象台站自身的发展开辟了生财聚财的渠道,又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川气象部门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大力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198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起步,重点建立普及到县气象站的传输天气图形、图表资料的传真通信业务。1983年,气象传真业务初步建成,除在成都建立了气象传真广播外,有70%的气象台站开展传真接收业务,随后两年全面实现了传真图表资料发送到每个气象台站的目标,大大丰富了地县气象台站天气预报业务资料。1984年起,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转为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开发为重点,全面带动各项业务的现代化建设。1985年,即有气象探测、气象通信、天气预报、气候资料、农业气象等基本气象业务中的一些人工操作环节代之以微机或袖珍机(PC-1500机),全省气象台站由70年代的一台晶体管的计算机,发展到拥有310台微机和袖珍机。“七五”计划期间,进一步扩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将微机或袖珍机普及应用到每一个气象台站,陆续建立多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显著提高了业务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至1990年,全省气象部门配置的计算机设备增加到580台,职工中会操作微机的人员达3700余人,占职工总人数的76%、业务技术人员数的94%。此外,还陆续布设了713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及其高分辨资料处理系统、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天气警报传输系统等新技术装备和网络,进一步扩大了气象探测的领域,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加快了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经过10年的现代化建设,四川气象部门已经成为全省应用高新技术最密集的行业之一。

经过建国后41年的建设,特别是在经历了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后,四川气象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990年,全省拥有气象局(台)站197个,遍布省会和各市、地、州、县;气象台站职工增长到4849人,其中有业务技术人员3941人,气象台站和气象人员总数均居全国各省(市、区)气象部门之首。在气象台站中,担负气候观测的有194个,兼负天气测报的46个,兼负航空天气测报的68个,兼负太阳辐射观测的11个,兼负全国和全省重要天气测报的190个,兼负探空测报的8个,兼负天气雷达观测的16个,兼负气象卫星监测的5个,兼负农业气象观测的59个,制作发布各类天气预报的190个,开展人工降雨防雹抗灾作业服务的24个。除峨嵋山、金佛山两个高山气象站外,所有气象台站均开展了以农业和各级党政机关为重点的气象服务工作,同时广泛开展了针对工矿、城建、交通、水利、环保、航天、商贸、旅游等部门及各种重大社会活动所需的专业气象保障服务。1990年,全省气象台站以合同方式为6122个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气象保障服务(未含重庆市),共为用户直接增加经济效益或避免、减轻损失4.9亿元。仅此一项,与同年国家划拨的全省(不含重庆市)气象事业费1755.24万元相比,其效益投入比即达27.9∶1。

气象业务技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水平。1990年,气象探测专业中的天气测报、航空天气测报、探空测报和太阳辐射观测业务,均已采用微机或袖珍机处理观测资料,自动编制天气报告电码和气象记录报表;对高层大气的探测,已形成了雷达探空、雷达监测雨情风雹、卫星云图显示大范围云系运动变化的业务系统。气象通信专业,在成都建立了担负四川和西南各地气象情报的通信枢纽,是全国6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该枢纽以VAX-11/750计算机为主机,自动编辑、贮存和传输往来的数据、图文资料,每日经过该枢纽的信息量达30兆比特,另外还设有无线移频、传真和汉语言气象广播,每日定时播发各类天气情报和天气图文资料,供地、县气象台站接收使用;对地县气象台站的通信联络,在保持国家电信网传递气象情报的同时,自行布设了使用短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的“气象辅助通信网”。天气预报专业,原由手工填绘的天气图,多改为机器自动填绘;天气预报技术方法,在改进完善天气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各级气象台站综合应用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等实时天气信息和北京等气象中心播发的数值预报资料,建立了适合四川天气特点的“四川暴雨综合预报方法”;省、地气象台还应用数值预报释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预报暴雨、寒潮、大风、冰雹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使天气预报由以往的定性预报逐步过渡到比较客观、定量的水平,尤其对四川暴雨,已能比较准确地预报出雨区和降雨量级;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除通过广播、报纸、电视传播外,已有33个气象台站设立了直接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播发各类天气信息的天气警报系统,有效地加强了对经济建设重要部门的气象服务。气象资料专业广泛使用微机,取代以往主要靠算盘、表格统计分析气候资料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由气象记录档案到卡片穿孔信息、纸带穿孔信息、磁盘信息等多种不同信息载体的递进转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部分气象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信息检索贮存、整编出版的自动化业务流程,同时在微机上建立了由“地面基本气象资料数据库”、“逐日资料数据库”和“灾害性天气历史档案库”等构成的“气象资料服务系统”。农业气象专业,已采用微机处理全省农业气象情报资料,制作发布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供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参考,并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建立了监视作物长势、洪涝干旱、森林火情的监测系统,随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信息。还使用飞机、高炮、天气雷达协伺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抗灾作业,取得较好效果。

气象科研、教育事业逐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气象科学研究主要由广大气象台站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在业务岗位上进行,对重大研究课题则临时调集部分业务技术骨干进行会战攻关,先后取得大批成果。1950~1977年,四川气象部门在全国性气象学术刊物发表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有40余篇,其中成都中心气象台在60年代初研究完成的“四川环流分型模式配套方法”,开创了省级气象台预报方法的新路子,在各省、市、区气象台推广。1978年12月,省气象局将几年前建立的主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扩建为研究学科比较齐全的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全面开展了天气、高原天气、气候、农业气象、气象仪器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专业性研究工作。此后,实行专业科研与各级气象台站的群众性科研相结合,促进了科研工作在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同步发展。1978~1990年,四川气象部门共取得科研成果171项,有42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其间,1978~1982年参与了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的组织领导工作和科研工作,保证了这项重大研究任务的圆满完成,其成果《青藏高原科学实验》获1990年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气象教育事业,逐步建立了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和在职职工教育三大教育培训体系。1950~1990年,共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3500余人,中专毕业生6300余人,短训结业学员17000余人(次),为四川和全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1990年,全

省气象部门的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30人,中专(含高中)3076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19%和66%;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629人,分别占业务技术人员总数的1%和41%。

90年代,四川气象事业和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首先,对四川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尚待继续深入探索,监测预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领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开拓;其次,气象事业是国家兴办的公益事业,主要通过服务使全社会获取效益,而自身的建设发展全靠国家财力。今后,在继续依靠国家投入的同时,还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气象科技向系统外的开放和辐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增强事业自我发展能力的运行机制。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