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都江堰志》

发布时间:2017-01-05 20:33:00 浏览次数: 【字体:

1408294d9c8d4a15a5bd4ce1784f1110.png

《四川省志▪都江堰志》(1840-1985)概述

都江堰是战国后期秦蜀郡守李冰(任期公元前276~前251年)在古蜀国治水工程基础上组织人民创建的。具有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布局合理、持续发展的特点;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无坝引水,灌排自如,综合利用,费省效宏,经久不衰著称于世。我国古老大型水利工程不少,但随时光流逝,或湮没,或失效(有的为现代重建);唯都江堰独树一帜,长葆青春,至今仍充满活力向前发展,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都江堰创建和发展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1982年都江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的诞生,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及军事等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兴建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条件。建堰前的古蜀国农业已有一定基础,较为富庶。战国后期,秦国崛起,锐意统一中国,在战略上曾有先伐韩以临二周之郊或西取巴蜀的两种方案。秦惠王采纳司马错建议,决策先灭蜀国,得地广国、取财富民,以巴蜀为基地治船、积粟、缮兵,浮岷江而下攻楚,实现“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的宏图。秦灭蜀国设郡,推行封建生产方式和先进科技,普遍使用铁质工具,发展生产力。这为亡楚、也为修建都江堰奠定了基础。原成都平原上水道紊乱,洪涝与干旱交替为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便利航运和灌溉,保证提供充足的粮源、兵源,已成急务。李冰正是肩负这战略重任来当蜀郡守的。他能知天文地理,识察水脉,并带来中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与技术。他团结西蜀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0多年,于公元前256年建成了伟大的都江堰。于是“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孕育了“天府”。都江堰的巨大综合效益增强了秦国实力,秦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都江堰渠首枢纽位于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市城区60千米。工程修建在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的交界处,海拔730米,为全灌区的制高点。李冰亲历实地查勘,精心地选择了这一最佳地理位置作渠首,为都江堰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渠首之上有不竭的水源;汹涌而来的岷江经过枢纽工程的制约分流,居高临下跨过岷、沱两江自流灌溉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

岷江上游是都江堰的主要水源区。水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分水岭在松潘县西北岷山山脉中段的郎架岭和弓杠岭(古称羊膊岭),海拔4000米左右。水源由岷山、邛崃山、龙门山部分水系组成。三座山脉最高峰都在水源区:岷山最高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邛崃山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龙门山最高峰狮子王海拔4984米。岷江自北向南沿途接纳大小河流溪沟共138条,流至都江堰渠首长341千米(河流长),东西宽约125千米(直线),集水面积23037平方千米。1937~1985年年平均流量478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径流量150.82亿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每秒,最小(瞬时)流量80立方米每秒。岷江上游丰富而稳定的水资源是都江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渠首以下是广阔的灌区。都江堰灌区范围北达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中段接壤的安县,南到龙泉山西南端属川中丘陵的井研县,东到川中丘陵傍涪江的蓬溪县,西到成都平原与邛崃山脉中段接壤的邛崃县。灌区位于北纬31°09′~29°40′,东经103°29′~105°42′,幅员面积达2.25万平方千米。

选择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修建了科学的精湛的工程体系,相得益彰。既可驯服奔腾而下的岷江,解除洪水泛滥之害,又能利用源远流长的水资源,发挥灌溉与航运等之利。

渠首枢纽主要是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三大工程布局合理,各有独特功用,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自如,联合发挥分流引水、泄洪排沙的重要作用。

在江心用“鱼嘴”形式修建分水工程,紧接鱼嘴后垒筑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以引水灌溉为主,外江为岷江干流,主要用于泄洪、排沙。枯水期内江多引水,洪水期外江多泄洪,即所谓“分四六,平潦旱”。

宝瓶口是在玉垒山末端岩嘴颈部开凿的一个口子,平均宽20米,进入的水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灌溉之需,又能挡住洪水不使过量涌入,是控制水量的咽喉。内江的水流进这里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一分再分,形成扇形自流灌溉渠系。宝瓶口北岸岩壁上,古人凿有若干条横线,名叫“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每“则”一划(0.33米),沿用至今。水过十六划为洪水警戒水位。

飞沙堰是紧接鱼嘴分水堤尾部的泄洪道,具有显著的排沙作用,故称“飞沙堰”。分水堤至宝瓶口之间现存两个溢洪道,共宽300米,为宝瓶口宽的15倍;其高度保证宝瓶口进水需要(春灌前可临时在坝上用竹笼加高,以维持宝瓶口需进流量),宽度足以大量泄洪,重归岷江干流。遇大洪水时,曾将成吨重的浆砌卵石冲过飞沙堰坝,排沙能力强大。

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以及百丈堤、二王庙顺水堤等辅助工程组成一个导水、壅水、分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都江堰经久不衰,还有赖于传统工程技术的运用和操作。两千多年前建堰时,只能用当地盛产的竹、木、卵石等材料,创造了杩槎、竹笼、羊圈、桩工、干砌卵石埂等传统工程,具有就地取材,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费省效宏,造价低廉等特点,为历代所采用,近代有改进。

都江堰关系国计民生,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经长期反复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维修制度和管理制度,且日臻完善,使都江堰长盛不衰。

在组织上历代均设有专管机构和职官。从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左袖题记上可以看出,当时已有管堰的“都水掾”。三国时,诸葛亮征丁1200人护堰,设堰官。宋时永康军兼管堰事,元代军政共管都江堰,明代设水利佥事,清代设水利同知。民国先后设水利知事、都江堰工程处、堰务管理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管理更为加强,设都江堰管理处,后设管理局,按河系、按县设管理站。县设水利站、会、农水局、水电局。受益的乡村还设专职水利干部,乡水利站,支、斗渠管理委员会,放水组,放水员。

在岁修制度中有岁修、大修(每隔5年一次)、特修、抢修几种。岁修经费和人工的来源及使用,历代都有规定,且日趋完善合理。都江堰在岁修中积累了十分宝贵又独具特色的经验,总结出的“六字诀”、“八字格言”、“三字经”,已成为历代遵循的岁修准则,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都江堰创建以来代有发展。西汉文翁“穿湔江,溉灌繁田千七百顷”。蜀汉刘禅时开江安河灌外江左岸农田。东晋时已溉灌三郡,开稻田。唐代高俭、章仇兼琼,宋代赵不#,元代吉当普,明代卢翊、施千祥,清代丁宝桢等,或在改进渠首工程方面,或在整治河渠、扩大灌区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民国时期三次大修都江堰,重建分水鱼嘴、标准台、铜标。都江堰经过两千多年的维修、治理与扩建,到1949年受益的县达14个,灌溉面积282.57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0多年来,都江堰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原有的竹、木、卵石结构工程,逐步改为水泥浆砌卵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1952年春在渠首蒲阳河与柏条河分水口建成第一座节制闸——蒲柏闸。1953年春在走马河进口建成第二座节制闸,同时在郫县石堤堰的府河与毗河分水口建成枢纽闸坝(1986年全部改建为闸)。1952至1961年期间,逐步调整改造岷江两岸干渠进水口,把岷江干流改为单一行洪河道。1963年在渠首修建了成都工业用水专项工程。1964年春在宝瓶口以下建成仰天窝枢纽闸。1970年冬用混凝土彻底加固了离堆和宝瓶口,同时以两个冬春时间全面改造了平原旧渠系。1974年春建成了外江枢纽闸,改变了两千多年杩槎调水的旧面貌,使宝瓶口年均多引水6.6亿立方米。1982年春建成沙黑总河进水闸,进一步满足外江灌区用水及补充通济堰水源。1992年春建成渠首工业引水挡水闸,更加适应成都市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并为宝瓶口进到规划设计流量的需求打下基础。建国以来,在渠首和灌区陆续修建枢纽闸、节制闸、分水闸、进水闸、泄洪闸、连锁闸等一系列工程设施,并逐步完善,达到各级渠道有口有闸,调水自如,能安全输水和泄洪排沙。

长期以来,老灌区仅灌溉岷江两岸成都平原的一部分,水源未尽其用。从1953年起开始了都江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展新灌区的工程建设。1953年起向北延伸扩建人民渠一至七期工程,在蒲阳河上段左岸彭县庆兴乡境内开建引水口,灌溉沱江上游的湔江、石亭江、绵远河3个冲积扇的农田166万亩,并延伸穿过龙泉山北端灌溉川中丘陵部分农田(设计233.61万亩,现实灌105.19万亩)。1954年冬开始向南延伸扩建三合堰,引沙沟河水输入西河汇流后,在崇庆县公议乡境内建引水工程,1955年春完成灌溉文井江、斜江、邮江3个冲积扇农田27.5万亩,并统一解决西河灌溉的农田33.76万亩。1956年春开始向东延伸扩建东风渠一至六期灌溉工程:在郫县安靖乡境内府河左岸建引水工程,灌溉龙泉山以西的东山丘陵农田107.39万亩;并从龙泉山南端、中部开凿引水隧洞,穿山而过,灌溉川中丘陵部分农田(设计226.31万亩,现实灌136.64万亩)。1957年冬在双流县金花乡境内修建牧马山灌溉渠工程,引江安河水灌农田13.8万亩。新扩灌区的丘陵地带,地处下游,输水渠长,遂采取“长藤结瓜”方式,引蓄结合,以蓄为主,先蓄后用。利用山地条件建成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286座,山平塘38756口,石河堰4521口,泉堰103处,提灌站617处,总蓄水量达14.85亿立方米,保证灌溉之需。古堰新颜,焕发出无限生机。现在受益的已有6个市(地)34个县(市、区),灌溉面积达1000万亩,为建国前的3倍多,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也保证了工业及人民生活用水,还在发电、漂木、养鱼、旅游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都江堰在历史长河上虽然一直处于发展中,但在渠首以上尚无水源工程调节洪枯水量,水资源利用还不充分。渠首岷江多年平均径流量150.82亿立方米,内外江六大干渠引进的水量合计为100.38亿立方米,实用水量74.04亿立方米,排走水量26.34

亿立方米;另从岷江干流直接排走50.44亿立方米。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有赖于在岷江上游水源区加强森林保护和更新,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同时加速建设紫坪铺等水库(按都江堰总体规划,紫坪铺水库总库容量为10.2亿立方米),以人工蓄水调节模式,代替现在的自然调节;适度地开发利用平原地下水以补充春灌水的不足。都江堰灌区中各级渠道及分水、配水建筑物尚需进一步配套和逐步走向自动化。岷江干流和六大干渠的防洪标准偏低,需加强治理、疏淤固堤,使水流畅通,能安全行洪。灌区内各河渠的水质污染程度加重,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并设法增加枯水流量以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都江堰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水资源的潜力很大,目前正在实行第二期扩建工程,待规划的毗河灌区完成后,总灌溉面积将达到1400万亩。古老的都江堰将以更新更大的成就为人民造福,人民也将世世代代爱护她、发展她、讴歌她。

265bf2fffecd45aa9472fe099b1ae2d3.png

b0e7a00163034b3796daa1d6ed99f2e3.png

6727f763589541fea1e6ad1a7fa97f27.png

a45e23262a664379916881dc71d9fde0.png

《四川省志▪都江堰志》(1840-1985)正文

目录示意图  点击阅读《都江堰志》PDF
c873429580d54b209d772b8d19682f66.jpg目录彩页pdf 
序言 概述 大事记pdf
第一篇 自然环境pdf
第二篇 渠首工程 pdf
第三篇 灌区工程 pdf
第四篇 管理 pdf
第五篇 效益 pdf
第六篇 科学技术 pdf
堰功人物/ 题词pdf
附录pdf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