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

发布时间:2016-12-27 19: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4946c0494eb14863b01ee4e489f52f98.png

《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概述

四川的电力工业,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当时在成都的四川银元局于厂内安设发电机,用蒸汽动力发电。光绪三十二年冬月(公元19071),重庆绅商刘沛膏等人创办电业。光绪三十三年和三十四年烛川电灯公司和启明电灯公司相继在重庆、成都两地成立。到民国元年(1912年),全省共有发电装机容量634.5千瓦,职工80余人。

民国2~9年间,四川军阀内战不息,交通梗阻,未增装发电机组,原有电厂和供电线路亦遭破坏,不能正常生产。

民国10年,四川留德学生税西恒在泸州筹建济和水电站,于民国12年开始施工,民国14年竣工投产,装机140千瓦。同时,成、渝两地有部分新机组相继投入运行,宜宾、自贡、合川、内江、南充、万县等沿江交通便利的中小城镇也陆续兴建起一批小型电厂。到民国25年,全川发电装机容量达7270.9千瓦,年发电量1037.5万千瓦·时。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一大批工矿企业,特别是兵工生产厂家陆续内迁至川,使四川省用电需求量激增,带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重庆电力公司、成都启明电灯公司和合川、乐山、安县等地的电厂都相继新增了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后来资源委员会利用新迁入川的电力生产设备先后办起了万县、岷江、宜宾、自流井、长寿、巴县、泸州、都江等电厂,共有装机容量19726千瓦。大竹、綦江、绵竹、广安、永川、荣县、温江、隆昌、云阳、射洪、绵阳、遂宁、眉山、达县、三台、奉节、铜梁、邻水、乐至等县,都先后办小电厂。重庆、广元、合川、乐山、泸州等地的工矿企业,特别是兵工厂亦先后办起自备电厂。到民国34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全省发电设备拥有量已超过6万千瓦,实际投产58238千瓦,其中重庆及其近郊投产的装机量占60%。

民国35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虽然增装了少量机组,但多数设备年久失修,不能正常生产,加之物价飞涨,社会动乱,电业处于十分困难境地。1949年底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对四川工业设备进行破坏,电力生产设备首当其冲。全省已投产的66816千瓦发电机组,被炸毁21116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1.6%。到1949年末,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减少到4.57万千瓦,为全国总装机量的2.47%;年发电量1.47亿千瓦·时,为全国年总发电量的3.41%;33千伏线路4条,共长约200公里。

1949年11月后,四川各地相继解放,人民政府对电力工业实行军事管制,没收官僚资本,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私营电力企业逐步转变为全民所有。与此同时,人民政府及时对被破坏的发、供电设备进行修复。到1952年8月,被严重破坏的重庆电力公司第三厂(后改名鹅公岩发电所)、长寿发电厂桃花溪电站和下硐电站以及成都至灌县(今都江堰市)33千伏输电线路等全部修复投入运行。成都、重庆、宜宾等地对年久失修的陈旧设备进行检修,提高了设备出力。

1952~1957年,由苏联援建的重庆发电厂和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狮子滩水电站、龙池发电所等先后建成投产,成都电厂在一期工程5000千瓦机组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开始了二期工程建设。内江、宜宾等中小城市也兴建和扩建了部分发电厂。同时,四川第一条(重庆至长寿)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产。1955年,西康省(除昌都地区)并入四川省,所属发电装机容量1646千瓦及其全部供电设备随之并入四川。到1957年底,全省有发电装机容量18.6万千瓦,年发电量6.78亿千瓦·时;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8.87万千伏安,输电线路862.36公里,从而较好地满足了成都、重庆、宜宾等主要城市工业生产用电需要,为进一步发展本省电力作了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准备。

1958年“大跃进”中,在全川掀起了“全民办电”运动。一大批新建扩建工程相继上马开工,全省主要电力建设项目达到37个,其中火电工程17个,水电工程16个,送变电工程4个,总投资达4.98亿元。1958~1960年,全省共新增装机容量47.84万千瓦;电网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东部以重庆为中心的渝、长、碚电力网;西部以成都为中心,北至江油、德阳的川西电力网,南部包括宜宾、自贡、内江、泸州在内的川南电力网,并开始组建成都铁塔厂、成都电力金具厂和成都电力机械厂3个电力修造企业,提高了全省电力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但在水电建设中,除大洪河电站建成发电外,鱼嘴、坛罐窑、紫坪铺等工程在财力、物力尚不具备,又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前期准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搞所谓“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最后被迫停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同时,受到“打破常规”和搞“超铭牌出力”影响,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管理混乱,事故增多,经济效益下降。

1961年,四川电力工业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进行基本建设的调整,相继停、缓建了一批在建工程,将人、财、物力集中于重庆、成都、白马、大洪河等重点工程的“填平补齐”。到1962年底,全省电力基本建设主要项目由1961年底的29个,缩减为11个,又通过《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贯彻,加强企业管理,使投产设备逐步达到了设计水平。到1965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83.17万千瓦,年发电量28.94亿千瓦·时。

1964年,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1965年即在四川拉开“三线建设”帷幕。一大批军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等骨干企业陆续在川兴建,一场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亦同时在川展开。是年,水利电力部在成都成立了西南电力指挥部,由副部长张彬兼任总指挥,并从河南、东北、华东等地抽调施工队伍和从上海、北京、云南等地抽调技术人员入川支援。1965~1966年,龚嘴水电站、映秀湾水电站、渔子溪一级水电站、磨房沟二级水电站和豆坝、渡口、河门口、新庄、五通桥、万源发电厂的新建工程,重庆、江油、白马发电厂的扩建工程以及狮达万线、渡平线、建中线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先后开工。新建扩建工程的设计装机规模达238.52万千瓦,为1965年底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86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电力系统的领导机构普遍受到冲击,共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许多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遭到批判斗争,职工队伍被分裂为几派,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除,设备失修,事故增多,正在兴起的大规模电力建设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不按基建程序办事,盲目决定在五通桥建设洞内发电厂利用天然气发电,历经10余年的建设,耗资人民币近亿元,终因缺乏天然气而不能发电。但是,由于国家对“三线建设”的重视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广大电力职工艰苦奋斗,排除干扰,克服社会动乱、生活艰苦带来的重重困难,推进了电力生产建设的发展。除在建的一批骨干电厂相继投产发电外,自1970年5月四川第一条(宜宾豆坝至龚嘴电厂)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后,映秀湾至安县至广元、豆坝至重庆、龚嘴至九里至成都、渔子溪至成都、甘肃省碧口电厂至广元等22220千伏输电线路也相继架通投运,还建成了安县、凉亭、九里、青白江等220千伏变电站。到1975年底,全省总装机容量289.02万千瓦,年发电量107.94亿千瓦·时。分别比1965年增加246.26%和272.98%。1976年底全省共建成投产220千伏线路1318公里,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基本形成了由龚嘴发电厂北到甘肃省碧口,南至豆坝,东至华蓥山的220千伏主力电网。还建成了渡口、西昌两个110千伏地区电网。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四川电力工业系统经过1977~1980年的恢复性整顿和1978~1981年设备恢复性大修,深入进行“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电力生产建设。1978年,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龚嘴发电站全部竣工发电;华蓥山发电厂等在建工程顺利发展;220千伏电网也加快了建设,綦江—遵义220千伏输电线路于1981年底建成,1982年3月2日正式投运,实现四川与贵州联网。1981年同1978年相比,省电力局系统发电量增长了15.28%,供电标准煤耗率下降28克/千瓦·时,厂用电率和线路损失率分别下降0.54和1个百分点,利润增长6.89%,电力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1981~1985年,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四川电力工业系统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开展企业全面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设备检修和电网完善,使生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安全经济发供电水平不断提高。到1985年底,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62.63万千瓦,年发电量221.42亿千瓦·时。分别比1980年增长16.59%和35.24%;年平均增长分别为3.32%和7.05%。但是,由于这个时期基建前期工作做得不够以及建设投资不足等原因,安排的新建项目甚少,省电力工业局系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只有27万千瓦,而同期原供四川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机组的电力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电设备与用电设备装机量之比,由1980年的1∶2.7上升为1∶3.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50%。全省电力缺口高达1/3。从1983年开始,丰水期也要拉闸限电。1985年,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2万余条次,比1975~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

为了扭转四川电力建设的落后局面,1984年提出了“西电东送”的电力建设发展规划,加强了基建前期工作。1986~1990年国家“七五”计划期间,省电力工业局按照“多家办电”,“全局抓基建”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方式筹集电力建设资金43亿多元,并从历年生产经费中拨出6000万元资金垫支工程前期费用,从而促进了珞璜、江油、成都等发电厂的新建扩建工程提早上马;重庆、白马、开县(今白鹤)、龙桥、铜街子、宝珠寺等13个发电厂(站)的新建扩建工程加快了建设速度。5年间,共新建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比1981~1985年5年间新投产的27万千瓦高出5倍多;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33公里,变电容量240.6万千伏安。由于煤炭、原材料以及运输费涨价,电力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1988年度,省电力工业局的生产成本增加9000万元,实现利润比上年减少10.05%,留利减少44.4%。1989年底经国家批准开始执行燃料、运输加价,电力相应加价的政策,四川电力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的局面才得以初步扭转。1990年底,全省发电设备总容量748.98万千瓦,年发电量345.65亿千瓦·时。随着电力生产建设的持续增长,四川严重缺电局面初步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的次数有所减少,1990年频率合格率达到99.2%,为四川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电力工业从诞生至1990年,已逾85年。综观85年的历史,走的是一条曲折前进的道路。其间,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

在四川省电力工业走过的85年历史中,有44年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渡过的。到1949底,全省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容量不过0.79瓦,年人均用电只有2.56千瓦·时,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没有电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电力工业虽几经曲折,但仍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三线建设”和“七五”计划期间,四川省电力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50~1990年41年间,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44.41万千瓦,为1949年的162.89倍;1990年年发电量增长到345.65亿千瓦·时,比1949年增加234.17倍;到1990年,全省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88条,29617公里,其中,220千伏线路84条,长4043公里;变电站1141座,变电容量1925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7座,变电容量507万千伏安。1990年同1949年相比,输电线路增长150倍,变电容量增长1000倍以上。用电户数多达298万个,年末用电设备装接容量1834.32万千瓦,用电量339.5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户用电量占85.65%以上。农村已用上电的乡占全省总乡数的95.65%,已用上电的村占全省总村数的87.13%。地方电力发展迅速,1990底达到装机容量215.20万千瓦,年发电量83.50亿千瓦·时,有供电变压器202.4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494.9万千伏安,3~10千伏及以上输配电线路113680公里。汶川、荥经、大邑、洪雅、彭县、峨边、石棉、天全、芦山、宝兴、甘洛、盐边、北川县和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共15个县(市)已达到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标准。电力企业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到1990年,省电力工业局系统拥有大中型企业39个,职工7.21万人,固定资产原值61.33亿元,为全国大型企业第17位,本省各企业之榜首。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为加快电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川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可谓得天独厚。在1419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中,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5亿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264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9166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24.2%,年发电量达5153亿千瓦·时,占全国的26.8%,占四川一次能源的73.6%,均居全国首位。且不少河流落差大,淹没损失小,动能经济指标优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河流天然落差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3条干流,在省内的水能资源就可开发水电704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061亿千瓦·时,为四川和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大型水电电源点最集中的地区。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矛盾、资金短缺以及对加快水电建设步伐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等原因,对本省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很低。到1990年底,全省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共342.75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3.74%,大大低于全国水电已开发9.8%的水平,这是形成电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的重要原因。四川省能用于火力发电的一次能源少,1990年累计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02.8亿吨,保有储量95.9亿吨,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总数的1.16%,居14位。这种情况,决定了四川省电力工业的出路主要在于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同时,适当发展以煤炭、核能为燃料的火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四川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为显著。1979~1990年,省电力工业局系统就取得科研成果1100项,创直接经济效益9880万元。其中,有67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990年度,投入科技发展资金378.6万元;完成部、省鉴定的科技项目14个,有5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同时,通过企业全面整顿,开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企业管理,促进了电力生产建设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发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由1949年的6000千瓦,提高到1990年33万千瓦;输电电压由1949年的33千伏提高到以220千伏为主,并开始建设500千伏线路和变电站;调度通讯自动化程度也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由于科技进步和管理的加强,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500千瓦及以上公用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率由1950年1122克/千瓦·时,降低到1990年的456克/千瓦·时,下降666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由1950年6.53%升到1990年的6.6%,上升0.07个百分点;线损率由1950年23.69%,下降到1990年的8.19%,下降15.50个百分点。1990年,省电力工业局系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7489元/人,产品销售收入25.8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上交税利7.5亿元。但是,同全国先进地区相比,四川省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老化,电网薄弱,因严重缺电,一些本应淘汰的高耗能机组仍在继续运行,生产建设中的人、财、物力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管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因此,要发展四川省的电力工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除改善外部条件外,还应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自人民政府接管四川省电力工业以后,坚持了党在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地位,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在企业党组织领导下,依靠各级干部、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向广大职工进行了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于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保持企业的稳定,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四川省电力教育事业亦有很大发展,1990年除重庆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中设有电力工业方面的专业外,省电力工业局系统有职工大学2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5200人,历年累计毕业生22312人。各单位还普遍开展了在职职工文化技术教育,1983~1990年间,每年参加学习100学时以上的职工约占职工总人数的25%左右,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79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四川电力工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发供电、设计施工、修造企业和教育科研单位都在改革中开拓前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外资和各项对外工程正在积极进行。特别是实行多渠道集资办电,增加了电力建设的投入。“七五”计划期间,全省新增的装机容量比1981~1985年5年间的新增装机容量高出4.35倍,占四川省电力工业在85年的历史中总装机容量的22.7%,开拓了电力建设的新局面。但在多家办电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电力部门自身的投资功能,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和行业管理,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电力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仍然是前进道路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电力工业虽然有很大发展,但同全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四川省工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严重缺电已连续10多年,1990年,占全国人口总数10%的四川省,发电装机总容量仅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5.43%,年发电量仅占全国年发电量的5.56%,人均用电仅为全国人均用电量的58.47%。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与用户用电设备装接容量之间仍有很大差距,除在建的电站和准备开工的二滩电站之外,还必须再新建扩建一批大、中型电力建设项目,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1840-1985)封面目录.pdf

《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1840-1985)正文.pdf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