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0:27:43

《四川省志·方言志(1986-2005)》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07 16:07:00 浏览次数: 【字体:

8f2224fa0f9940328e5279153340a20c.png

《四川省志·方言志(1986-2005)》概述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6°03′—34°19′,东经92°21′—108°12′。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余公里,总面积约485万多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四川概况可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本概述仅就跟方言形成、演变、分布等关系较密切的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四川历史沿革简说

四川省今简称“川”或“蜀”。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人类起源时代,在今重庆所辖巫山县、四川所辖资阳市、筠连县就有早期人类在这一带繁衍生息。20世纪和21世纪考古发现的古蜀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充分显示,距今4000年前,人类文明诞生的初期,巴蜀地区就创造了独特的宝敦文化 有学者主张宝敦文化应纳入三星堆遗址文化第一期的范畴,本书依据陈世松、贾大全主编《四川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采用宝敦文化概念。、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形成了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

蜀是一个历史悠远的文明古国,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见称于世;“巴”的概念内涵虽然复杂,但是作为国家的指称,早在殷商时代,巴国已见称于世。西周、东周之际,形成巴国与蜀国并列的局面,它们成为华夏文明中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军伐蜀,10月平蜀,遂移师东进,灭巴。秦置巴郡,仍保留蜀国名称以封贵族。前285年,去蜀国名号置蜀郡。巴蜀两郡成为华夏族在四川地区最早设立的政区,也是中原华夏族直接管理四川的开始,此后巴蜀地区实行秦国制度,逐步融入中原文化。

公元前206年,刘邦统一天下,登基称帝。次年,割巴、蜀各一部分地分置广汉郡。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始通西南夷,到元鼎末,在巴蜀西南地带置犍为郡(今宜宾市)、沈黎郡(今汉源县)、越巂郡(今西昌市东南),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今汶川县西南)。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置十三刺史部,在四川置益州刺史部,此后四川又称益州。

西汉末年,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年,益州为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214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至后主,历时43年,史称“蜀汉”(221—263年),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平蜀。同年分益州地置梁州,首府设于汉中南郑,与首府设于成都的益州并立。梁州大致相当于古巴国,辖今川东、重庆一带,含今陕西汉中地;益州大致相当于古蜀国及西南夷部分地区。此后,四川始有“梁益”的实称。

西晋武帝立国,巴蜀地区仍分属梁、益二州。西晋末年,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李雄之侄李寿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疆土覆盖巴蜀和南中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桓温征蜀,四川地区重归晋朝。自此至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遣第四子杨秀镇蜀,在长达230多年的岁月中,四川地区先后历经东晋,前秦,谯纵时期,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社会长期处于动荡战乱中。

唐统一天下,分天下为十道,四川地区原梁州置山南道(含荆州以北地面),益州置剑南道。后玄宗再分天下为十五道,原山南道又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将原属荆州之地划出归山南东道,剩下川东地设置山南西道。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又分剑南道为剑南东道、剑南西道,两道又可称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唐人因而将剑南两道与山南西道合称“剑南三川”,简称“三川”。

唐朝灭亡后,于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907—925年)、后蜀政权(934—965年),分别历时18年、31年。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于旧梁益之地置西川路,开宝四年(971年)分西川路置峡西路,其后又合并为川峡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川峡路分为益州路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为成都府路。、梓州路 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为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四川”之名即见于记载 川峡四路的地域范围大于今川渝地区,包括陕南、陇西等地区。。据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文海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四十九年冯集梧校刻本),宋代“四川”大致相当于今四川和重庆全境、贵州大部,另外还包括了今甘肃、陕西、湖北等相邻省份的一部分地区。

13世纪的宋元战争,使四川地区的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蒙古军从太祖22年(1227年)开始入蜀征伐,1230年正式攻入四川,到至元16年(1279年)合州钓鱼城陷落,蒙元尽取巴蜀的战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中统元年(1260年),元成立秦蜀行省,又称陕西四川行省,此后20余年间,经多次分合演变,到至元23年(1286年),陕西四川行省分为两省,“始置四川行省,署成都” [明]宋濂,王祎.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王朝废除元代以来的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四川行省废除,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张献忠率军从湖北入川,八月破成都,十一月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顺治三年(1646年),大西军队在凤凰山迎击清军,张献忠阵前身亡,结束了四川地区为时两年的大西政权。此后,直至康熙三年(1664年)清王朝才最后平定大西军队及四川各地抗清势力。

清代仿明制,实行行省制,前期建18行省,置四川行省。四川巡抚衙门初建保宁,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川总督衙门迁往成都,仅留部分办事机构在保宁,至康熙四年(1665年),原设保宁的政权机构全部迁往成都。清代四川行省的疆域亦因承明制,但多次对川、滇、黔及陕西、湖广等省的辖区进行调整。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先后将属四川的东川府、镇雄府、乌蒙府隶云南,将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及正安一州改隶贵州,将夔州府的建始县划归湖北,而向西、西南、西北的政区辖域则进行了大幅扩展。上述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省界。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

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11月27日,四川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颠覆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民国元年(1912年),地方政权中的道一级建置被撤销,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1913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军民分治”,废省改道,将四川地区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分为府、道、县三级。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

1935年,国民政府中央军入川,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缩小政区的办法,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28年)和重庆市(1929年)。1939年实行新县制,编组保甲,划分乡镇。同年,又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设自贡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四川隶属西南区,分设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和重庆市,1952年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保持至今。1955年撤西康省,原属西康省的康定、雅安、西昌等3个专区划入四川,昌都地区划入西藏。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川渝分治后,直辖市重庆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四川辖域重新划定,保持至今。

二、四川地理地貌和交通概况

(一)四川的地理地貌

四川居中国西南内陆,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地形复杂多样,西有青藏高原,东有三峡险峰,北有巴山秦岭,南有云贵高原,形成了著名的四川盆地。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

四川全省地形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四川盆地海拔一般250—75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环绕。盆地内又分两个小的地貌单元,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位于盆地西部,是四川省最大的平原,也是川西平原的主体部分。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由川中方山丘陵地区和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部分构成。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盆周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区域内主要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约占山地面积的96%,形成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区内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于山地之间,通常是当地的农业中心。东北有大巴山、米仓山;东南有七曜山、巫山、大娄山;西北、西南有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盆周山区最高峰是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川西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4000—4900米,由北向南倾斜,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其西北部仍保持着高原面貌,南部多为岭谷高差达2000—3000米的深切河谷。南北走向,相间排列的金沙江、沙鲁里山、雅砻江、大雪山、大渡河、邛崃山、岷江、岷山,构成了川西高原的主体。

四川的地理地貌见下图:

四川的河流基本属于长江水系,按流域水系划分,四川省水系区域内部可分为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 、长江上游干流等区域。

四川水系见下图:

(二)四川的交通

旧时四川交通状况极不理想,西面雪域青藏高原难以逾越,北面秦岭巴山重崖叠嶂,东面三峡地区崇山突起,南面云贵高原地势险峻,去往川外的通道极为稀少,故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同时,川内各地之间的交通也同样困难。遍布在川内山间的大小河道和盆地周围的高原、山地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从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要渡大渡河,翻大相岭,越清溪关,沿途的深谷峭崖号称“气死猴子吓死鹰”;从川西南山地到川西北高原,雪峰绵延,路途遥远,人烟稀少;从四川盆地到川西北高原,只能在山间河谷穿行,松(潘)茂(县)古道上“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山水相间的地貌系统使得许多地区都流传着“上山入云间,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逢走半天”的民谚类似谣谚四川各地都有,例如,“两岸山头声相闻,见面相逢走半天”,“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隔山能讲话,走拢要半天”,“看到在对面,走拢要半天”,“看到的屋,走得哭”。。

比较而言,旧时四川的水路运输在内、外交通上起着重要作用。地形上唯一的对外通道是长江三峡,长江水系的大小河流承担起了运输之责,方便内部交流,同时经长江走出四川。长江、嘉陵江、岷江“一横两纵”水运出川主通道,以及涪江、渠江、沱江、金沙江、赤水河等支线河流,与泸州、宜宾、乐山、广元、南充等节点,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络雏形。

四川的地形地貌和旧时不便的交通状况,给四川的语言和汉语方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例如,在地势相对平坦、交通相对便利的四川盆地,西起成都,东至重庆,相距上千里,区内汉语方言比较一致,同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又如,由于大相岭的阻隔,其南面的汉源话和石棉话,与同属西南官话岷江片雅棉小片的雅安等其他县区的语音形成一定差异。而在川西岷江流域(以西)的都江堰、温江、崇州、大邑、邛崃、蒲江、新津等地,入声独立,语音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许多特征随岷江南下直入长江,沿岸区域的彭山、眉山、洪雅、青神、丹棱、夹江、峨眉山、乐山、犍为、沐川、屏山、宜宾、南溪、江安、长宁、兴文、珙县、高县、纳溪、泸州、合江、叙永、古蔺,直至重庆市的江津、綦江,都保持着一些同类特征。都江堰市内岷江穿流而过,岷江东西两岸口音不同,当地人称“河东话”和“河西话”,河西话接近崇州、邛崃一带口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河东话接近郫县口音,有4个舌尖后音声母构成音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的交通得到极大的发展,出川通道和川内交通网络已成系统。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宝(鸡)成(都)、达(州)成(都)、成渝、成昆等铁路干线和众多铁路支线以及地方铁路组成了铁路网,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达州至巴中的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相互交织,川藏、川青、川陇、川陕、川渝、川滇等公路干线极大方便了川内川外的来往,并建成成渝、成(都)绵(阳)等多条高速公路。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大扩展了四川人的活动空间,也给语言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省内各地方言向以省会成都为代表的各级中心城市方言靠拢的趋势已经出现。四川与全国其他地方交往的增多和普通话的强势推广,也使四川地区的方言接受了不少来自普通话的特点。

三、四川人口组成概况

(一)四川人口组成和人口分布本部分数据综合采自四川省统计局2006年2月12日发布的《四川人口与就业形势简析报告》、四川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四川省人民政府2006年3月17日发布的《四川省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等。

截至2005年底,四川全省总人口约8750万人,常住人口约8208万人。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全省居民56个民族成分齐全。

四川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74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9439%。汉族居住在四川全省各市、区、县。

四川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0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61%。彝族、藏族、羌族居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前三位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底,四川彝族、藏族、羌族人口数量分别达到2644万人、1497万人和29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还有回族、土家族、蒙古族、傈僳族。其中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14个为世居少数民族。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地多在川西高原和大小凉山地区,省内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彝族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和安宁河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全省其他地市散居着数量不等的彝族同胞,人数较多的有攀枝花市郊区和米易、盐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雅安市的汉源、石棉,宜宾市的屏山,泸州市的古蔺、叙永等地。

四川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四川藏族主要聚居在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全省各市地也散居着数量不等的藏族同胞。

四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聚集区,羌族集中居住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以及雅安等地。

四川苗族主要分布在川南的宜宾市,市内各区县都有苗族同胞,又以叙永、古蔺等县最多。此外,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攀枝花市等地也有少量散居。

四川回族的先民最早可上溯到唐代,元代以后直至清代,成为四川回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随着屯兵、移民的进程迁入四川,并扎下根来,足迹遍布全川,成为世居四川的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散居地有广元市的青川县、苍溪县,广安市的武胜县,南充市的阆中市,成都市的新都区、崇州市,宜宾市,凉山州的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阿坝州的松潘县、阿坝县以及绵阳、内江、泸州、自贡等市。

四川其他世居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大致是: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和盐源、木里两县。

土家族散居在四川各市、州。

傈僳族,自称傈僳扒,主要在雅砻江、金沙江流域活动,在德昌、盐边、米易三县呈小聚居分布,在会理、会东、木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纳西、苗、藏等族交错杂居。

满族以成都市居住最为集中,其余分散在省内各市地,多为城市人口。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的盐源、木里两县和攀枝花市的盐边县。

布依族自称“布越”,分布在凉山州的宁南、会东、普格、木里等县,与汉、彝、傈僳等民族杂居。

白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

壮族分布在凉山州宁南、会东、木里等县,与汉、彝、藏族杂居。

傣族分布在凉山州会理、盐边两县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傈僳等族杂居。

四川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从自然地理来看,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为界,界东以盆地为主体的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集中了全省90%的人口;界西以高山高原为主体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却只居住着不到全省10%的人口。无论西部和东部,人口受地形地貌的制约,大多居住在平原、丘陵、低山、河谷地带,随山势的拔升,自然环境的恶劣,人口呈递降趋势。全省各市、区、州中,以成都市的人口最多,达122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487%;最少的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仅85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097%。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成都市,达1018人/平方公里;最小的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为6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有自贡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广安市。从交通和经济方面来看,人口除集中在各大、中城市外,在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沿线居多。

四川人口的分布还受四川经济建设发展的影响。如攀枝花市原本是人烟稀少地区,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递增极快,现有人口已高达108万人,人口密度为154人/平方公里。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四川人口走向

随着四川和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四川人口走向近年来出现了新的变化。截至2005年年底,在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70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330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499万人,占总人口的6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30个百分点。这种趋势目前仍在加剧,据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四川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32312033万人,占4018%,乡村人口为48106167万人,占59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08168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295441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9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非常住人口的因素,这个比例还会更高。这表明,近年来,四川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人口流动也出现了新的态势。通过对2000年和2005年四川各市州常住人口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多数市(州)都略有下降,尤其是南充、达州、资阳、广元、宜宾等劳务外出人口较多的地区,人口减少的幅度更大。2005年四川全省外出民工突破800万人。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221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1110万人相比,增加了111万人,增长率为909%。成都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347%提高到1487%,增加14个百分点。大城市吸纳和聚集人口的作用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流向比较紧密。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人口流向中心城市的趋势,导致了大量城市新移民的诞生,使得四川地区的汉语方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导致不同地点方言特征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一些旧有方言成分在新移民的口语中逐渐消失。

四、四川的语言和汉语方言概况

四川境内的语言资源丰富,除汉语以外,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在四川都能找到样本。

(一)四川境内的民族语言概况

四川的14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蒙古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这些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也是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六条由北而南的大河形成六江流域的一部分。这个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历史上形成天然的民族活动地带。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就处于这个区域。此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历史上不同部族和民族长期接触交往,形成了众多的语言;另一方面,这里长期以来的封闭环境,使得众多古老的民族语言得以保存,成为多种语言并存的一块宝地。据研究,这一地区“存在着近20个族群和20种语言,这些语言长期交融:除了本地区使用的藏、彝、羌语和族际共同语——汉语以外,本地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底层民族语言,当地居民称为‘地脚话’”宋伶俐.川西民族走廊濒危语言概况.暨南学报,2006(5).本节关于“地脚话”的描述主要参考此文。。

四川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羌语支、彝语支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藏语支语言,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部分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藏语支语言有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和复辅音韵尾,保留着比较丰富的屈折形态变化,如动词的时、体、人称、语态等。

羌语支羌语支语言状况参孙宏开.论藏缅语族中的羌语支语言.语言暨语言学.第二卷.2001(1).语言全部分布在中国境内,羌语支语言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四川是羌语支语言的集中分布地。

彝语支语言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此外,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境内也有分布。彝语支多数语言元音有松紧对立,并和声调有一定制约关系。语序是主宾谓。

四川境内民族语言分布状况:

藏语。四川藏语分属藏语康方言、安多方言两个方言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农区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属康方言区,其中德格为北路康方言的代表,巴塘为南路康方言的代表。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色达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和松潘、壤塘县部分地区属安多方言区。安多方言的突出特点是没有能区别意义的声调。四川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

白马语关于白马语的性质,目前尚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藏语方言。。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四川和甘肃接壤地带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平武县、九寨沟县以及甘肃陇南武都地区的25个乡使用,使用人口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状态。其中平武的白马乡和甘肃文县的铁楼乡是使用白马语人群最大的聚居区。居民多兼通汉语。白马语内部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彼此可以通话。

羌语。羌族和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极少部分分布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使用总人口约13万。操这种语言的羌族居民自称“日麦”“麦”“尔咩”“尔玛”“玛”。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羌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黑虎乡、永和乡,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镇江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其余羌区均为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区靠近藏区,南部方言区靠近汉区。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现在,在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而公路沿线的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文。1990年,四川省政府为羌语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嘉绒语。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黑水、汶川、小金、壤塘、理县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炉霍和雅安市的宝兴县等地。使用总人口约95万人。居民呈聚居状态,多兼通汉语。嘉绒语分东部、北部和西北部3个方言,方言彼此差别较大。嘉绒语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

普米语。普米族和部分藏族使用。主要分布在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九龙县的部分藏族也使用普米语。使用总人口约35万人。普米语分南部和北部2个方言,方言之间语音差别较大。四川境内是普米语北部方言的集中分布地。居民兼通汉语。

尔苏语。分布在大渡河下游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有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方言,方言间有较大差别。约2万人使用。操东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尔苏”或“鲁苏”。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多续”。西部方言划分为呷尔土语(说这种语的人自称为“普”“鲁日”或“普鲁日”)、里汝土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里汝”)两个土语群。居民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甘洛县则拉乡和蓼平乡是尔苏语的主要集中地。居民兼通汉语。

纳木依语。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木里县、西昌县、盐源县的居民自称为“纳木依”,甘孜州九龙等县居民自称为“纳木兹”。约有5000人使用。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居民与普米、汉族和彝族杂居分布。

史兴语。又称“虚糜语”或“虚糜藏语”,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金沙江分支水洛河下游冲天河两岸的台地上。居民自称“史兴”,约2000人,和他们杂居的有普米族、纳西族、彝族等。

木雅语。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以及雅安市的石棉等县,基本上环贡嘎山主峰的东、南、西三面而居,约有15万人使用。分为东部和西部方言,方言间差别较大。人口呈杂居分布,集中在康定县沙德区。东部方言区居民自称“木勒”,兼通藏语康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居民自称“木雅”,语言受藏语影响较大,兼通汉语。

贵琼语。又称“鱼通话”,分布在甘孜州康定县境内大渡河两岸台地以及泸定县、天全县西北,其分布范围和元以后明清以前鱼通土司的辖域大致重合。人口约7000人。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康定县麦崩乡和前溪乡是贵琼语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居民多兼通汉语。

道孚语。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甘孜州丹巴、道孚、炉霍、新龙等县和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壤塘等县,和当地农牧区人口使用的两种藏语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通话有困难。语言内部分为道孚、革什扎、观音桥三个方言。居民兼通汉语。

扎巴语。部分藏族使用。主要分布在甘孜州道孚县,雅江县扎麦区,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博子”,周围藏族居民称他们“扎巴”,约有15万人。人口呈小聚居分布。居民兼通藏语康方言。各地扎巴语在语音上差别较大。

却域语。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新龙、雅江、理塘等县的六个乡,约15万人使用。人口呈散居状态。说这种话的居民多是讲却域语、康巴藏语和汉语的多语人。

尔龚语。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炉霍、新龙等县部分地区以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和金川县的观音桥一带。当地藏族居民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约有4万人,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尔龚语分道孚、金川、丹巴和壤塘4个方言,方言间交际有困难。

拉坞戎语。部分藏族使用。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马尔康等地。使用人口约1万人。

彝语。旧称罗罗语。分为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方言下又分次方言、土语,土语间通话有困难。四川彝语主要为其北部方言。四川彝族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现讲彝语的约有400万人。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傈僳语。傈僳族使用。四川境内零星分布在川西地区凉山州的德昌、会东和攀枝花的盐边等地。

纳西语。纳西族使用。四川境内主要分布在凉山州的木里、盐源,攀枝花的盐边等地,部分纳西人与彝族、藏族杂居。甘孜州巴塘县的两个村寨也有零星分布。

四川境内原来还有藏缅语族中语支未定的白语和土家语。白语与汉语关系密切,四川绝大部分白族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土家语则随着土家族与汉族的杂居,在四川已逐渐消失。

除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语支的这些语言外,四川境内还有不同民族使用的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布依语、傣语,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苗语,但使用人口都不多。

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一些语言使用人口数量日益减少、年龄趋向高龄,双语人和多语人不断增多,通行区域和使用范围日趋缩小,部分语言已呈现濒危状态。同时,随着与其他民族交往的加深,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也日渐深入。

(二)四川境内汉语方言概况

四川境内汉语方言,指通行于四川省境内的所有汉语方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官话方言,其主体是通常意义上狭义的四川方言,即通行于今四川省境内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它又称“四川话”或“四川官话”,本地区的客家人称它为“湖广话”或“四邻话”;四川境内的九寨沟方言则带有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特征。二是今四川省境内的客家方言。三是今四川省境内的湘方言。本书就是以四川境内的汉语官话方言、客家方言和湘方言作为叙述对象。此外,四川境内还有一些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

四川境内汉语方言格局以官话方言尤其是西南官话为主,同时存在一些非官话方言的情况,这与四川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若干次大的人口迁徙活动密切相关。

1.四川境内的官话方言

四川境内的汉语方言,占主导地位是官话方言,尤其是西南官话方言,分布在除九寨沟县以外的四川省全境,包括民族杂居地区,使用人口超过一亿。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古入声归阳平,这是判断地点方言是否西南官话的基本条件。此外还有保留古入声和入声读阴平、去声的地区,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相近的,也是西南官话参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方言,1986(4).。按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四川境内官话主要属于西南官话的成渝片区,少数属灌赤片区,个别点属于贵昆片区和黔北片区;按入声的分类,则分为入声归阳、入声归阴、入声归去和入声独立4个片区。

本书的主要叙述对象西南官话方言通行于四川全省。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之前曾长期隶属四川,同时从方言分区来看,重庆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因此,本书西南官话的叙述部分有时也会涉及到重庆话。

2.四川境内的非官话方言

四川境内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是客家方言和湘方言。

(1)四川境内的客家方言

四川客家人多源自闽粤赣,但以广东为主。因此四川客家方言与广东客家方言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四川的客家话也通常被称为“广东话”或“广东腔”。四川境内客家方言分布点众多,其分布的格局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指广泛而分散地分布在全省众多的县市,小集中是指在分布地以家族、村庄、区乡等为单位的集中分布。集中分布的四川客家方言呈方言岛形态。目前客家方言分布在全省49个区市县,分川西、川东南、川西南和川北4个小片。

(2)四川境内的湘方言

四川境内的湘方言主要是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早期“湖广填四川”入川的湖南籍移民带来的。湘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部、东北部,散布在沱江、涪江、嘉陵江和长江沿岸的40余个区市县。旧时四川境内的湖南话名目繁多,有“老湖广”“辰州腔”“安化腔”“永州腔”“靖州腔”“长沙话”“麻阳话”等,其中的“老湖广”还有“宝老馆话”“邵腔”“苕腔”“死湖广”多种名称。这些名称一般以原籍县名或府名为依据。入川的湖南话大致形成了三种类型:老派湘语、新派湘语和川派湘语 参崔荣昌.四川湘语记略.方言,1993(4)278—283.另,有观点认为川派湘语是带有湘方言底层的四川话,因此本书重点讨论老派湘语和新派湘语。。

3.四川境内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

四川境内除占主体地位的西南官话方言和分布在各地的客家方言岛和湘方言岛以外,还有不少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例如四川人所称的江西话、福建话、安徽话,它们多零星分布在四川中部一带。这些地点方言的形成,与今四川地区的历史和人口来源有直接关系。移民入川的潮流中,有大量来自于江西、福建、安徽等地的移民。傅崇矩《成都通览》统计当时的成都人,江西籍占15%,仅次于湖广籍。安徽籍占5%。有学者估计,清代入川福建移民在30万左右刘正刚.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数量之我见.清史研究,1994(3).。这些移民在四川多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其所携带来的原居地方言,在入川初期以方言岛的面貌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当地强势方言西南官话的影响,其来源地方言的特征已经不成系统,有的已经非常模糊,甚至只有一些零星的语料。例如,民国16年(1927年)《简阳县志》共记载方言词语902条,明确指出福建话15条,如“祖父曰多多”“祖母曰麻麻”等;明确指出江西话20条,如“父曰爷(音牙)爷(读雅)”“凡同乡旧谊同辈皆曰老表”等。崔荣昌在一系列论文中均提及西昌川兴乡的大渔村、小渔村有“安徽话”,仪陇县磨盘乡的“安话”,还有喜德、冕宁、广元、巴中、南部、西充等县市的一些土话也带有安徽话的色彩 见崔荣昌.四川省西南官话以外的汉语方言.方言,1986(3):186—187;崔荣昌.四川境内的“安徽话”.文史杂志,1989(6);崔荣昌.四川方言的类别. 文史杂志,1987(1);王春林.西充方言中的安徽语音成分探源.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4).。

这些方言有着特殊的来源,其语音系统也有着一些独有特点。例如西昌大渔村话:“我们这里是大日(渔)村,对面是小日(渔)村。我的大儿子不在家,同痴(区)上的小吃(祁)下海打日(鱼)次(去)了。你们死(喜)欢吃(祁)日(鱼)吗?我们邛海边日(一)年四字(季)都有日(鱼)吃(祁)。”

这些地点方言的使用范围不大,使用人口也不多,有的甚至只在某些乡镇、某个村使用。其声韵调系统多数与西南官话保持着相当大的一致性,因此仍然把它们归属于西南官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