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绵阳抗震救灾志编纂研究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5-05-28 16:15:30 浏览次数: 【字体:

绵阳抗震救灾志编纂研究

□ 余正道 晏茂川 李维怡 伍丹丹

编纂目的、意义及编纂原则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以下简称《绵阳抗震救灾志》)是绵阳历史上第一部针对一场突发特大自然灾害(8.0级特大地震)而编纂的志书,是一部全方位记述和反映地震灾情、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专志,通过全面客观地记述绵阳受灾情况、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对系统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编纂《绵阳抗震救灾志》的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四条编纂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把握政治原则,处理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存真求实、客观记述的关系;二是把握群众原则,处理好充分记述地方党政组织领导作用及客观反映普通民众自觉投身抗震救灾的关系;三是把握保密原则,处理好保密与如实反映历史的关系;四是把握真实可用原则,处理好资料来源多元化的关系。

编纂具体问题及处理方式

    编纂抗震救灾志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在编纂实战中将坚持编纂基本原则和勇于创新突破相统一。

   上下限问题及处理方式《绵阳抗震救灾志》编纂方案最初设计的上下限时间为:2008512日至20101231日,也就是从地震发生到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后来在编纂实践中,为全面反映三年灾后重建的情况,将下限延至2011930日,即灾后重建全面完成时间。

    具体到各篇分两种情况:一是灾情篇、抢险救灾篇、医疗防疫篇、赈灾篇的上下限原则上为2008512日到2009512日。这种断限,与省上的2008512日到20081119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撤销的断限略有不同,原因是绵阳灾情特别重大,次生灾害频发,抢险救灾难度大,医疗防疫后续任务艰巨,赈灾规模和难度超乎想象,如果仅记述到20081119日止,很难反映事件的全貌,因此,决定把以上4篇的下限延至2009512日。同时,我们对灾情篇的上限做了适当上延,因震前的地质、水文、自然、气候、人口等情况需要记载,震前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需要交代,历史上绵阳境内地震发生和监测情况也需要简述,应该追溯到地震发生前。

    二是概述·大事记、灾后重建篇、人物篇、附录篇的上下限为2008512日至2011930日,下限比省上的规定延长了9个月时间,主要是考虑到绵阳灾后重建工程浩大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下限,可以保证内容的相对完整。如英模(先进)集体与人物篇,不仅记载了抗震救灾英模集体和个人,还把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和个人收了进来,其中包括对口援建先进典型;灾后重建篇下限延长后,就可以不漏记不缺项,避免因人为割裂造成本志的历史遗憾。

    越境而书问题和具体处理  传统志书通常将“越境而书”作为大忌。但《绵阳抗震救灾志》作为记录和反映与绵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密切相关的各项内容的专志,又有其特殊性。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全国性的大战略,政策和法规令出中央、省、市,援助来自社会各界、全国各地,很多事件并没有发生在绵阳境内,但直接影响着绵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因此,有必要“越境而书”。凡是与绵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相关,不管发生地在哪里,都要大胆纳入资料收集范围。

    部分内容的特殊处理  一是“升格处理”。对在绵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出现的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典型事件和现象,如北川县城惨重损失、九洲体育馆和南河体育中心两个规模巨大的灾民临时安置点、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避险、北川中学救援、八一帐篷学校开设、北川新县城选址重建等都做了升格处理,或由目变节,或由节变章,作为全志的重点、亮点凸显出来。在灾情篇,除设计了“灾情概况”一章,还设计了“极重灾城镇灾情”章。“灾情概况”章,下设4节,将极重灾县北川县、安县和平武县分别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节,江油市、涪城区等6个重灾县的灾情则放在第四节综合反映。在“极重灾城镇灾情”章中,则用3个节的篇幅对北川、安县、平武3个极重灾县境内的北川县城、擂鼓镇、陈家坝乡、高川乡、茶坪乡、晓坝镇、平通镇、南坝镇等8个极重灾城镇的灾情进行记述。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避险上,由于唐家山堰塞湖危害最大,其排险除险工程牵动全国,是绵阳乃至全省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项特别重大、成功的工程,因此将其单独作为一章,用了两节十个目进行详细记述。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上,专设一章,下分九洲体育馆、南河体育中心、总装八一帐篷学校、县市区临时安置点,详细记述了灾民临时安置的组织协调、应急安置、物资保障、服务管理、医疗防疫、临时就学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附录的灵活运用。除在卷尾专设“附录”一篇外,在正文中也大胆使用篇末附或章末附,选取一些有特殊价值和典型意义的原始文献、新闻报道、口述资料或案例,作为正文的补充。如受灾群众心理危机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在正文中很难用清晰的文字予以表述,就将部分心理危机典型案例作为附录,附在正文之后,避免了见事不见人,增加了志书的资料性和可读性。又如在集中记述北川中学灾情后,因正文不足以反映北川中学受灾的惨烈情况,无法传达和还原身处现场的惊心动魄,就附了一篇较为典型的从现场传回的新闻报道。再如对安县桑枣中学的记述,正文只介绍了师生“零伤亡”、教学楼成为危房、直接经济损失2435.5万元的受灾情况,比较干瘪。其后收录的新闻稿《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则详细描述了桑枣中学师生平时展开应急演练,校长叶志平花大力气对校舍进行维修加固的情况,以及地震时师生紧急、有序疏散的情况,对正文进行了较好补充,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

    大事记时间精确定位问题  大事记的时间性是第一位的,精确的时间定位能增加大事记的存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由于地震的突发性、灾情的严重性、抢险救援的紧迫性,决定了《绵阳抗震救灾志》大事记的时间定位必须精确到某时某分甚至到某秒。为使大事记时间定位更加精确,一方面高度重视包括大事记在内的全志的时间定位问题,要求各单位报送的资料必须有确切的时间,不得笼统使用诸如“地震后”“第一时间”这种模糊的提法。另一方面,尽量扩大资料来源,将各单位报送资料、新闻稿件、对各县(市、区)甚至当事人的调查采访等相互比较、印证,以便得到更精准的时间定位。通过努力,我们将灾情初发时期、黄金救援时期的29条大事记,每一条都精确到了某时某分。

    此外,由于绵阳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的复杂性,同一天发生的大事,甚至同一时间段发生的大事较为集中,如从20085121428分到5151428分,即救援学意义上的“黄金72小时”内,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全市动员干部、调动装备参与抗震救灾,国家、省、市领导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市内外医疗和救援力量到达灾区,北川等地灾民撤出灾区,新的灾情不断出现等事件集中发生,共选取65条大事记;512-31日收录大事记175条,是整个抗震救灾志大事记中信息含量最丰富、事件密度最大的一个月。

问题探讨

    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  资料收集工作由7个牵头单位100多个参编单位层层分工、共同完成,实施中困难重重。一是入志资料的范围广、涉及单位多,资料不好收集,不易收齐。二是特大地震的突发性和毁灭性造成资料收集困难。三是特大灾难突然降临时,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难以提前介入,不能提早进行资料收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料收集困难。

    关于上述问题,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扩大资料收集的范围,除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外,还要面向社会和个人征集资料;资料的形式要突破,不仅有文字资料,还可以有影像或录音资料;建立地方志资料收集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遭遇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地方志工作者的职责、资料收集的规范形式、资料保存的方式等,使资料收集工作能提前介入。

    编纂工作模式的问题  市政府成立编委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研究解决编纂和出版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编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志办),负责全志编纂出版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人员培训、督促指导、送审稿初审等工作;绵阳军分区、市防震减灾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为牵头承编单位,成立编纂领导小组或编委会,组建编辑部,具体组织领导各篇的编纂工作,负责资料征集、编纂初稿,初稿编纂完成后向编委会办公室报送;各县(市、区)及市级各部门为参编单位,负责按照篇目和编纂要求,向牵头承编单位报送资料或初稿。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编纂模式造成工作格局混乱,推进困难,工作进度和质量受到制约,表现在组织协调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参编单位无所适从、业务指导脱节等。

    其经验与教训说明,要成立指挥有序、运转有效、职责分明的编纂组织机构,切忌机构重叠、交叉重复、有名无实、职责不清。要切实减少编纂工作的中间环节,任务落实到单位,工作指导到单位。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支专兼职修志队伍,注重平时培训,重视人才储备,为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