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2-23 17:19:43

家风永流传:“父母就是最好的一本家书”

作者:吴晓铃 吴梦琳 来源:20201225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5 12:08:42 浏览次数: 【字体:

a4a7f4a600505d2803feb9ba413b3360.jpg (800×475)

何白李老人。

2e28acb17dc25205906124c8d3b576e4.jpg (754×600)

何开三与父亲。

1ab4098cd84c1439e89236a549c630cb.jpg (750×600)

一纸家书,可以怎样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电话、短信渐渐取代了书信问候,自古以来家书承载的文化内涵又是否将从此消失?

近日,早已仙逝的泸州教育工作者何白李家书和家庭小报在尘封30余年后曝光。这位泸州师范学校掌校时间最长的校长,在古稀之年坚持以家书方式教化、引导后人,时间长达13年,书写30余万字,对子孙的爱护之心跃然纸上,其也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子孙后代。“父亲教导我们要勤俭、热爱劳动……这些教诲让我终身受益。”何白李四子、四川著名辞赋家何开四表示。在纸质书信已不多见的当下,他认为家书还会存在于家庭的每个角落,“因为父母就是最好的一本家书。”

时代在变,书写形式在变,唯有家风永流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一本家书 受益终生

1980年,70岁高龄的何白李开始每月一次,给远在异地的4个孩子用毛笔手书家信。3年后,为便于四子家庭相互了解情况,又自办家庭小报,一直坚持到1993年。

家书、家报里有父子、爷孙血浓于水的亲情,何白李凝于笔端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风范,更深深地影响着何氏后代的人生。

“我至今记得父亲给我们立的8字家训:和睦、勤俭、奋发、追求。”已经75岁的何开四回忆。和睦,是何白李对子孙家庭的首要期盼。在孩子们还没有离开泸州时,他也一直以身作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严重短缺。中秋节能够吃一个月饼,就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了。”何开四说。一个月饼,何白李会切成六块,四个孩子从最小的开始自取一块,最后大人拿。在这里,父母与孩子人格完全平等,让何家四子一直勇于和父母自由交流,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心态。有一年,何白李到北京大学看望何开四,父子两人在宿舍下起了围棋,亲密平等的氛围,让同学不由感叹“形同兄弟,我好生羡慕!”

定居在湖北荆门的何开一,如今已经80岁了。作为家中长子,何白李对他从小要求严格,但是对和睦的追求仍然体现在诸多细节中。1959年,何开一考上四川石油学院(今西南石油大学前身),离开泸州到了南充,“父亲给我们写信,抬头都叫同志,当时我们同学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父亲给儿子写信也叫同志,其实表达的就是他不会在我们面前以长者自居。”

何白李强调勤俭,更让四个孩子终身受益。勤俭,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一勤天下无难事,一俭天下无弃材。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的何开四被分到了北大荒。这里的劳动强度匪夷所思。“弯腰割麦子,一垄长达几公里要割到底;耕地动辄十几个小时,扛小麦一袋差不多有两百斤……”很多人受不了,何开四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一直记得父亲的叮嘱:人不劳动就要变坏。”他笑称,虽然父亲一直是教书匠,他和几兄弟也算是城镇户口,“但是小时候只要放寒暑假就会被父亲赶回农村亲戚家劳动。”在劳动中,人的意志得以磨炼。上世纪80年代,何开四志愿要求去老山前线采访和体验生活。到前线,便意味着生死一线相隔,碰到敌情要和战士一样蹲在猫儿洞。彼时何开四已经40多岁,能吃苦、能扛压,让同行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同样,何开一也得益于父亲对勤俭的教育。“我现在80岁了,身体依然很好,没有三高。就是因为从小勤奋锻炼、劳动,养成了好身体。”大学毕业后,何开一离开四川到了外地工作,后来成了家,何白李的勤俭品质也依然教育、影响着后代。何开一的夫人陈静回忆,父亲每一次来信,她都会看。因为信中不仅有父亲对子孙的关爱,更有行事做人的教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自己去参加一个会,会后就餐,看到满桌的粮食菜肴被浪费了大半,老人家特别痛心,觉得不能这么浪费粮食、浪费财产,在信中描述‘真是恨不得把桌子都掀了’,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我们一家都没有铺张浪费的习惯。”

润物无声 代代传承

看着爷爷家书长大的何家孙辈,同样在爷爷的鸿雁传书中获益匪浅。何白李鼓励孩子们早起、学英语要大声诵读、要重视体育锻炼、要热爱诗歌,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何开一的女儿何青,如今在上海一家制造企业工作,是孙子辈中最大的。从小在湖北长大,很少有机会回四川,家书成为联系她和爷爷的情感纽带。“在我的印象里,爷爷就是那种有自己的情操和道德坚守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何青回忆,小的时候,每一次收到爷爷寄来的自创家庭小报,“如果看到上面有关于自己的动态被爷爷刊录了,就会非常激动。为了勉励大家学习,爷爷还专门给孙子孙女们设立了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份非常好的激励。为了在和其他几个孙辈比拼学习时不丢脸,我们都会非常努力。”

在何青上初中时的一个暑假,她和弟弟回到泸州老家,见识到爷爷对锻炼身体的重视。“爷爷要求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跑到江边去,太阳又大,非常晒,一个暑假结束,黑了不少。”后来,何青到了成都上大学。那段时间,何白李也被四儿子何开四接到成都居住,何青终于有了长时间和爷爷相处的机会,“我发现当时爷爷年纪有点大了,但因为他长期坚持锻炼,精神比一般老人要好得多。”在何白李重视体育运动的观念影响下,何家孙辈有的很小就可横渡长江,有的是职业田径运动员,有的则是单位羽毛球队主力,以充沛精力应对工作挑战。

同样,何开二的女儿何如,从小在安徽马鞍山长大,真正待在爷爷身边的日子只有那短短的一个暑假,但她始终记得在四川泸州亲爱的爷爷,那个拥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慈祥的老人。“爷爷对我们后代非常关爱,每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浸透了爷爷的心血和对后辈深沉的爱。从把我聘为家庭小报的特约通讯员、颁发文安奖学金,到对英文家信语法上的指正、从事体育运动的鼓励,再到读书、读人、读诗、读外语的谆谆教导,爷爷的家书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阅读家书已成为最美好和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何如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封信中,爷爷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好的思想,有好的身体,有灵活的脑筋,有一双什么都会做的手,而且敢想敢做,走出前人所不曾走过的路,为国家强盛、人类幸福贡献自己所能贡献的力量。一个有志气的人正当如此。“这些话我至今铭感于心,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何如说,从初中到大学,自己就多次获得田径运动奖牌,离不开爷爷的鞭策鼓励。

何开四的儿子何文西,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何白李的言传身教,让他至今印象深刻。“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听见爷爷在吟诵唐诗宋词或英文,从无间断,这对我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热爱读书成为我终身的习惯,这种习惯不是强加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习惯。”何文西说,他在爷爷影响下喜欢上了读书,青少年时期,《三国演义》《悲惨世界》《忏悔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名著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作后又广泛地涉猎历史、政治等书籍,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孙女孙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从小受到的家风教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何文西说,她的女儿也特别爱读书,尤其是传承了诵读英文的习惯,女儿正在读初三,已经达到高中毕业的英文水平。

虽然如今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年轻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不一样的方法,但对于孩子品德品质的教育不会变。何青说:“我也告诉过我的儿子,我的爷爷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在她看来,当下社会的一些价值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偏离,因此家风教育十分重要,“作为家长,我也会像爷爷一样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载体在变 家风延续

当纸质书信渐渐被电话、视频连线取代,家书承载的耕读传家的文化价值就将随之消亡吗?

“现在的家书早已不可能回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的时代了。”何开四直言,“家书形式和载体在变,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然会通过其他形式传递下来。父母,就是子女最好的家书。”

即使写下30余万字家书的何白李,在他一生对子女的教育中也更多注重身教而非言传。他鼓励子孙们注重体育锻炼,先从自己做起。1981年,何白李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我每天坚持‘三步一跑’(三餐饭后散步、早晨慢跑),觉得效果很好。过去从学校回家有久都走不拢的厌倦,现在街上走着挺有精神,充满活力,有舒适感……”

倡导勤俭,也是先从自己做起。早在何白李担任泸州一中副校长时,勤俭之风让他放弃了更宽敞的教师宿舍。彼时,学校宿舍有两种。一种是稍微宽敞的有眷宿舍,一种是相对窄小的无眷宿舍。何白李一家六口人,原本可以分配有眷宿舍,却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了另外一位老师。孩子们住不下怎么办?从高中开始直接入住学生寝室。何家四子在父亲的教育下,纷纷考上了大学。虽然光耀了门楣,学费生活费却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 销。何白李一是要求四个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尽量节俭,另一个“妙招”便是让先行大学毕业的大哥二哥分别帮扶三弟四弟。到了孙子辈,6个孩子上了大学,也养成勤工俭学的习惯,而非动辄伸手向家里要钱。

父亲的克勤克俭之风,让何开一的人生受益匪浅。他在单位担任基建处负责人,父亲的影响让他在职期间十分注重廉洁。

“家书、家训,它的载体并非一定就得是书信。”何开四说,“世界上有两种书。一种是文字写好的书,另一本书是没有文字的书,那就是人和社会。当纸质家书不复存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便是孩子最直观的家书。不管书写形式如何改变,家风永远会一直延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家书金句

●勤俭。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传统的美德,超前消费,坐吃山空,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每一件事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而每一时间都安排了一定的事情,这样,时间不空过,再资质差的人,持之以恒,总会有一定的成就。一勤天下无难事,早起三朝当一工。勤能补拙,勤总是有好处的,一切成功者,都得力于一个勤字,人休己不休,人睡己不睡,别人三十年才能做到的,我十五年就办到,那就非要加倍努力不可!俭,不是一个钱也不用,而是当用则用,要用在刀刃上,决不乱用,决不浪费一分钱!用钱要有计划,量入为出,绝对不允许在家庭消费上出现赤字!还要永远记得这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人要有生气,家庭也要有活力,家庭是组成一个国家,构成一个民族的最小的单位,最小的细胞。家庭有了活力,国家民族也随之而有更大的活力。“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司空图《诗品·豪放》语)有了这样的活力,世间事有办不好的吗?充分发扬中国几千年来家庭这一个特殊组织的优良传统,团结和睦,为了共同事业而奋发有为,不论学习或工作,都能有所成就,在家庭,在国家,在人类,都有自己所作出的一份贡献,或大或小,总是自己的一番努力,在浩浩荡荡的国家、民族、人类的长河里,有自己的一滴!

●一,作为父母,也如教师一样,都有双重任务。一面要自己很好做人,做一个像人那样的人;另一面也要很好地培育人。做人是要自己当模范,作孩子的模范,育人是要把孩子培育成像人那样的人。二,知道你自己,懂得你自己。这是历来很重要的一句哲言。“人苦不自知”,“人贵自知”。能够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有自知之明”,才能干好事情,也才能从知道自己进而知道人群,进一步了解宇宙,了解人生,这样会视野广阔,处事不乱,事情可以办得好,于己于人,都大有好处。三,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心尽力去学习,去工作,总会做出或多或少的成绩,这种成绩于人于己都会产生出一种自然的快乐。快乐是人生美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因素。

来源: 20201225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