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记

  • 川渝两地不仅山水相依、文脉相连,在长达千年的漫长移民迁徙史上,两地人民也血脉相通、同根同源。明末清初时期,数以百万计的湖广移民历经艰险,溯江而上到达重庆,沿成渝古驿道扩散到四川。他们不仅带来丰富的农作物、农耕技术、文化民俗...
  •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张放回忆,一提起成渝古驿道的“东大路”,就让他想起当时成都不少盐巴、丝帛等货物东西往来的场景。从成都主城区来看,当时城东的东大街也是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他年轻时,或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取道古香古色...
  • 7月雨后的重庆,氤氲在夏季炎热的水汽中,沿着渝中区通远门7米多高的古城墙走,脚下是青灰色的石板路,棱角已经被时光打磨得圆润光滑。通远门是古时重庆“最后一道防线”,是军事要地,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点位之一。
  • 成渝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又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发挥区域协作、互为市场的优势,携手共进、连峰成势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 如何唱好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如何加强合作,强化极核效应?7月15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举行,会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连日来,在遂宁、眉山、资阳等重要节点城市,干部群众聚焦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 从地理版图和发展历史来看,川渝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具有构建双城经济圈的先天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其建设需要系统思维。川渝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须遵循三个规律。
  •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其中,“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是在当前“十四五”规划窗口期这一...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科学回答了四川“...
  •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一批省级新区,真正将其建设成为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首页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尾页 共1086条信息/共109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