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成渝双城记】解读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张光勇

作者:张光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26 14: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解读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

张光勇

2021年12月26日,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涵育“长于文、寿于和”,崇德向善,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长寿的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为推动形成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行动规范打上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立足于新时代,彰显责任使命担当。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一个历史方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入新的伟大时代。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紧紧把握时代性特征,用信仰激励奋斗“志气”,夯基础、强根基;用素质夯实奋斗“底气”,提能力、长才干;用责任砥砺奋斗“勇气”,敢攻坚、善克难。

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蕴含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深刻的人性思考和民族自信,发出了强有力的文化自信声音。

长于“文”,“长”指时间悠长,有“优点”“长处”之意;“文”包含“文化、文明、文艺”三层含义。

重庆市长寿区风光(廖涛 摄,张光勇 供图)

长寿人有文化。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出了文化人的使命和担当;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揭示了文化的内涵,他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明朝兵部尚书陈新甲“为天地立心”,含冤死于崇祯皇帝之手;秦代女实业家巴寡妇清“为生民立命”,凭借雄厚财力保卫一方百姓,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宋代谯定“为往圣继绝学”,取儒释道三家之长自成一家,为宋代巴蜀理学四大学派之一的涪陵学派的开创者;革命烈士杨克明“为万世开太平”,“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

长寿的文化底蕴如同一口深井,源远流长。长寿河石井流传着“文星拜寿星”的故事,“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三倒拐”从河街蜿蜒而上,俨然一座小城,这里留下了长寿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历程,记录了长寿在抗战时期的贡献。“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笔下的美景,在长寿湖完美呈现。长寿慢城保合书院流传着“八童生中九秀才”的民间故事。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认为:“据白居易之说,荔枝采摘三日而色香味俱变,审度当时交通条件,由岭南发驿至京师,绝不可能保持新鲜,故若欲及新鲜享尝,则由涪州飞驿,较为合理。且杨妃幼长于蜀,所尝当为蜀产,亦增加驿自涪州之可能性。况在唐世,涪州所产之品质绝不逊于岭南耶!”重庆市已启动包括长寿区在内的9个区县“蜀道(荔枝道重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长寿人讲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等方面达到的高度发展和繁荣的状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随着“三地一中心”全面建成,长寿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到产业强区的精彩蝶变。长寿的区域发展格局全面优化,实现了由主城郊县到同城先行的华丽转身;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实现了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长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在不久的将来,长寿将拥有较高程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范例,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基本建成,成为世界知名的长寿之乡,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既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的有益成分,更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文化建设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

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文明的实践是“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长寿”,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的完美统一,既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又充分展示长寿人“有仁义、有涵养、有操守、有容量、有坦诚、有担当”的“君子”品格。正是一大批士君子、乡君子、政君子、商君子、医君子、工君子、农君子、文君子、师君子、艺君子、匠君子等,用君子之德发挥众智、众勇、众行的合力,推动长寿各领域各行业树新风、创新业、建新功。

长寿人重文艺。文化是文艺和文明的基础和根基,文艺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文明则是文化、文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还珠楼主寿命,自幼熏染旧学,3岁开蒙,5岁吟诗,7岁作对,9岁写《“一”字论》五千言,县衙特赠“神童”之匾。1932年《蜀山剑侠传》问世,争颂一时。后至上海继续创作武侠小说。重要作品有《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蛮荒侠隐》《峨眉七矮》及言情小说《轮蹄》等。

长寿湖风光(廖涛 摄,张光勇 供图)

文化、文明、文艺的高度融合,构成了长于“文”的长寿特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合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论语·雍也篇》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长于文”构成了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寿于“和”,“寿”指活得长久,有“福寿”“快乐”之意;“和”包含“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处”“与自然和谐”三层含义。

与自己和解,“人人成长”,是一种高级的智慧。人的一生,难免会遭遇挫折坎坷,学会原谅自己,不要总是停留在自责中。反省过去的事,是为了让你在将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为了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要总看到生活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那些爱与温暖。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与快乐的眼睛,接受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优点。人生之路,既要能够拼尽全力,也要懂得顺其自然,自己和解,就会更加重视自己独有的优点,并学会利用它,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与他人和处,“人人利他”,让这个世界多一份美好。人活一世,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如扎在你心头的一根刺,就是回忆一下,都会感觉到疼痛。把他人的伤害和欺负当做动力,以德报怨,因为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和事,终有一天会让自己很强大;不开心的事情学会忘记,带着快乐的心情去活好自己。和处并不难,难的是忘记。放下包袱,给自己的人生加一点糖,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与自然和谐,“人人长寿”,均衡存乎万物之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杀鸡取卵式的攫取是自取灭亡,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永远不得长久。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重庆市长寿区风光(廖涛 摄,张光勇 供图)

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核心在“长于文、寿于和”,精髓在“崇德向善”,关键在“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长寿”。“长于文、寿于和”继承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崇德向善”揭示了数千年积淀的儒释道君子人格;“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长寿”展示了长寿人“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的奋斗精神。

始终认同、践行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用好人生的“望远镜”,看长远、知未来;用好人生的“显微镜”,看细微、知未然;用好人生的“太阳镜”,看淡泊、知宁静;用好人生的“哈哈镜”,看乐观、知幸福,长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光勇(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