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创新案例>详细内容
2024-05-11 22:48:53

【创新案例】志鉴编纂创新案例│守正创新 以鉴见今 深度融合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以绵阳科技城年鉴“1+4”发展模式为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18 15:25:15 浏览次数: 【字体:

志鉴编纂创新案例

守正创新 以鉴见今

深度融合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

以绵阳科技城年鉴“1+4”发展模式为例

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一、实施背景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绵阳科技城建设。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重要指示,为科技城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鉴》《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年鉴》《仙海年鉴》4个园区年鉴

2016年,在科技城建设发展16年之际,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实施意见》和《绵阳市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在编纂好《绵阳年鉴》的同时,启动《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编纂工作,并于2017年12月公开出版首卷《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同年,为拓展年鉴对科技城发展的记录深度、覆盖广度,展示科技城建设主战场——园区的日新月异发展,又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园区年鉴编纂试点工作。此后,《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鉴》《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年鉴》《仙海年鉴》4个园区年鉴相继公开出版面世。至2018年年底,绵阳市形成“1+4”地方专业年鉴发展模式,即以1部市级专业年鉴为核心,4部园区专业年鉴为补充,系统、全面、科学地记录全市“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奋斗历程,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守正创新,确立正确的编纂思路

《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

一方面,绵阳市专业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紧扣“三个服务”(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发挥“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为绵阳科技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贡献方志力量。另一方面,绵阳市专业年鉴确立了以《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为编纂核心,各园区专业年鉴为补充,又坚持各自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编纂思路。5部年鉴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总分关系,而是各有编纂侧重点。其中,《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绵阳科技城的决策部署,站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城的战略决策高度,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落实系列举措,确立编纂重点,谋篇布局,在篇目大纲上突破常态化的区域专业年鉴记述范围;4部园区年鉴则紧扣园区作为科技城建设的重要一环,记述各自找准新赛道、抢占新风口的发展历程。

(二)围绕质量建设,系统谋划,建立长效的编纂培训机制

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坚持全市专业年鉴“一盘棋”谋划。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指导篇目优化、资料收集、装帧设计,强调展示特色,打造品牌化、系列化的专业年鉴精品。二是参照县级综合年鉴编纂评审方式,每年常态化开展篇目评审和质量抽查,广邀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对篇目和文稿提出修改意见,做到编纂内容更专业,编纂体例更规范。三是定期到园区进行专题调研,举办编纂业务骨干培训会,分析编纂情况,落实编纂规范,指导并解答编纂问题。坚持开门编鉴,组织参加国家级专业年鉴研讨培训会,积极参与国省两级年鉴质量评比。

(三)围绕功能定位,因地而异,确立科学的编纂框架

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以《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为核心和引领,高质量推动4部园区年鉴编纂出版。

《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全力围绕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第十四次部际协调小组会议提出的“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高地、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特载、大事记、综述、组织机构、研发创新平台、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合作、人才建设、科技金融等13大类目,忠实记录科技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高地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4部园区年鉴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的内容延伸,紧扣园区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又各有记述重点。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围绕绵阳经开区“产业强区、活力新城”发展定位,以重点产业、招商引资等为类目,记述发展智能终端、新型功能材料、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精细化工、电子元器件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展现绵阳经开区建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历程。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鉴》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展定位,以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为类目,记述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3大重点产业,新型显示、5G、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4大创新产业蓬勃发展以及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和商贸流通6大服务业快速发展。

《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年鉴》(前身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年鉴》)围绕新区直管区“两地一心”(科创高地、产业高地、城市之心)发展定位,以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类目,记述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及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两大“新赛道”产业发展历程,彰显新区直管区高颜值生态、高水平规划、高品质生活、高效率服务。

《仙海年鉴》抓住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度假地、绵阳后花园”发展定位,前置文化·旅游、开放合作等类目,侧重反映全区集休闲度假、运动养生、会议会展、生态居住于一体文旅融合发展,但也结合区镇合一的具体区情,以党务·政务、农业农村、社会生活等为类目,对全区行政事务、农村经济、村社发展、民生事业等作简要记述。

三、经验启示

(一)专业年鉴必须牢固树立“三个服务”理念,担当作为,发挥独特资政价值

绵阳市5部专业年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城的各项部署安排,牢固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共同跟随科技城“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的步伐走向全国各地,发挥1加4大于5的传播能量,成为宣传推介科技城和社会各界了解科技城的重要窗口。

(二)专业年鉴必须坚持系统谋划观念,整合力量,共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市地方志年度工作规划,系统推进,集中指导培训,让5部专业年鉴步调一致,坚持走高质量编纂之路。其中,《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2017)》获评全国第六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质量一等奖,《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年鉴(2021)》获评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2020)》《绵阳高新区年鉴(2020)》获评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专业年鉴必须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定位,研究地情,忠实记录历史

绵阳市5部专业年鉴是系统记录科技城建设发展领域内情况的年度性资料,在框架设计、编纂内容上都具有浓厚的科技城特色,以1+4的层次和深度,做到了内容有深度、有特色,分类上科学性、系统性,是“专而深”的系列年鉴,展现出迥异于综合年鉴“大而全”的编纂方式。5部专业年鉴通过钻研地情,确立有核心又有侧重的编纂模式,打好了忠实记录历史、深度系统资政的“组合拳”。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