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创新案例>详细内容
2024-05-11 22:48:53

【创新案例】史志文化宣传弘扬创新案例│成都市新津区:用视频传播方志 让历史“活”起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13 14:33:22 浏览次数: 【字体:

史志文化宣传弘扬创新案例

用视频传播方志 让历史“活”起来

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重要作用,创新探索以短视频方式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展现新津历史文物、重要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特”风采,将历史智慧和方志典籍通过视频形式“立”起来、“活”起来。

一、实施背景

新津五河汇聚、山水相拥,4500年前古蜀先民在这里开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千百年来先辈们为这方土地留下修觉山、观音寺、通济堰等文物遗存,以及灯谜、端午龙舟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新津积淀丰厚文化底蕴。

天府之国农耕文明始源宝墩遗址

新津高度重视修史修志,主要表现手段是文字、传播媒介是书籍。这种表现手段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缺乏真实感和形象性,导致这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编纂而成的方志沉睡在图书馆中。如何真正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津篇章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为民共享,让文化遗产资源更好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津区地方志办在新时代“编用并举”理念引导下,创新传播方式,以“方志”为载体,以视频为表现手段,拍摄并播出短视频“这就是新津”第一季、第二季和第三季共20期。作为“一方之全史”,新津以方志中珍存的厚重历史资料为基础,借助短视频,让新津人文历史、山水名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立体地被记录,更生动地传播到千家万户,实现地方志表现形式的活态化创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

“这就是新津”作为传播方志的创新实践,为“唱响地方志,传承历史智慧”开辟新路,为方志文化传播带来新动力,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新思考,让沉睡的方志跃然于荧幕之上,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媒介,不断扩大方志传播范围、传播影响力,并激发公众对地方史志的热爱与追寻。

二、主要做法

新津区地方志办秉持共享共赢理念,强化与部门镇街之间、文化人士之间、创作团队之间的合作。创新采用短视频,运用多元化拍摄方法来挖掘新津方志文化,推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

(一)统筹整合共通项目

为克服自身项目编制拍摄经费紧张问题,找准地方志工作与部门、镇街需求结合点,双向发力。“这就是新津”短视频从新津“名”“特”出发,经反复验证和实践后,把新津历史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为主题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用细节刻画新津发展历史,用故事细节展现历史轨迹,提升人们对方志文化的喜爱。比如“明代寺观壁画之最”点击量达10万次。

最美渡海观音

(二)统筹聚合人员力量

专业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困扰地方志工作的一大难题,新津区地方志办在做好年鉴、地情资料编写队伍建设的同时,秉持“开门修志”理念,征集涉及新津历史重点选题建议和线索,邀请本土文化人士、专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由工作组负责梳理史料、联系采访、编纂采访脚本、拍摄视频等工作。

(三)统筹脚本制作视频

坚持把视频拍摄作为提升影像质量的重要一环,积极挖掘有特色、有创意的视频制作单位,建立资源数据库。工作组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和摄录语音进行梳理编辑,对涉及的史料信息进行核实、考证和补充,并形成脚本。视频拍摄团队根据脚本,剪辑制作视频初稿;工作组对视频进行三审三校;邀请相关部门、镇街、本土文化人士和专业研究机构参与把控政治关、保密关、史实关。通过多部门协作,视频作品较好地反映方志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又提高了视频的文学性。

成都平原第一灶

三、主要成效

新津在全媒体背景下,坚持编修为用、服务当下,创新方志文化创作模式和传播途径。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记录,弥补方志仅由文字和图片记载的不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解新津的载体和阵地,不断提高地方志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平台。

(一)推动影像成果与线上宣传相结合

“这就是新津”短视频在“方志新津”微信视频号上同步分期推出,提升视频成果转化面。同时,联动“方志四川”“成都方志”“成都新津”等平台,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协同的方志融媒宣传矩阵,扩大新津方志文化影响力覆盖面。截至2023年底,共推出20期短视频,点击率超35万次。其中,“方志四川”采用9个,“成都方志”采用17个,学习强国平台采用6个。

(二)推动影像成果与史志“七进”相结合

紧密结合史志“七进”活动,以视频成果为载体,采取史志进校区、进社区、进党校等形式,不断提升宣传纵深面。如依托在地IP“古蜀宝墩”“非遗灯谜”等,深挖在地优质资源,以研学旅行串联历史文化遗存,推出《叩古问津》《那些消失在时光里的津渡》等精品课程,赓续新津文脉,讲好新津故事。

(三)推动影像成果与传播平台相结合

联动区政协文史委、区文体旅局、镇街等,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深挖历史背景深厚、人文积淀久远的遗迹、故事、传说等,展现新津历史风貌、发展变化和时代风采,汇聚新津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粹,形成具有新津特色的城市名片。让视频成果具有历史文化性、地域名片性和大众可读性,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地方历史、地情文化、风土人情等需求,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平台。

四、经验启示

新津区地方志办创新引入影视化、数字化手段,使得平面、静态的传统方志“焕然一新”。视频内容选取具有独特、鲜明地域特色为切入口,比如成都平原城市文明起源地、天府之国农耕文明始源、二战时期亚洲最大战略轰炸机机场、新津灯谜等地情资源,边拍边播,每期节目时长控制在2分钟内。这些小板块时间虽不长,但都是完整故事,通过“方志新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传播,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新知新悟。

“这就是新津”作为方志传播创新实践,不仅对方志传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而且成为快速发展时代下“慢记录、微传播”典型样板。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