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评介

作者:丁辛、文雄 发布时间:2013-04-10 08: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的整理出版,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藏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也是学苑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数年努力编辑成书的,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和涉藏志乘文献总汇,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收藏状况,囊括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基本内容。这部文献汇编是继《清朝治藏法规全编》之后,学苑出版社正式推出的“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系列中的又一部大型丛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涉藏地区的地方志编印数量甚少,而散失颇多,很难满足社会各界的急切需求。有鉴于此,藏学家张羽新先生主编了这部方志汇编,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性整理,为研究和典藏提供了一套丰富而珍稀的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的地方志文献,它将补闻拾遗、造福后人,为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为社会各界充分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一些方便。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是首次公开出版的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和涉藏志乘汇编。规模大,总计200余种,9900余万字,凡民国以前的中国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各种方志和专著文献的汉文史料基本网罗无遗;资料宏丰,文献资料齐全,收录的藏区地方志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参考(不涉及现在的行政区划问题),包括西藏各厅州县、甘肃、青海、川边和云南的藏区方志文献,以及清代、民国期间史乘和稗史中有关藏区方志文献资料,包括有关藏区史地专著等,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所收录的藏区方志及涉藏志乘,都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其中,不少是稀见的善本、珍本和稿本。

在编辑整理过程中,选用底本择善而从,尽可能采用原刊本或学术界公认的资料翔实、研究价值较高的版本,以影印的方式出版,完整地保存了文献原貌和信息。凡原刊本散失或模糊不清难以阅读的,用排印本出版。书稿中除个别明显的、学术界公认的错字或印刷错误,在排印本中纠正外,其余一律保持原貌,不做任何改动(包括其中某些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词句等),以维护历史文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例如,明代的《西宁卫志》、《宁夏志》、《西天馆译语》、《西番译语》等都是一般研究人员很难见到的; 顺治初年的《甘肃通志》,乾隆初年的《丽江府志》等,都是传世很少的珍本;初次面世的稿本有十余种之多,其中《嘉靖河州志》、《玉树县志稿》、《民国中甸县志稿》等都是第一次和读者见面。

第三、所有收录的文献,全部经过专家鉴定、考证,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其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例如,根据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档案编纂成书,向来被视为西藏地方志权威的《卫藏通志》的作者,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是松笃,近年来经专家镇密考证,实为和宁;再如,《西藏志》向来被认为是最早的西藏地方志,但一直不知其作者,近年来经专家考证,实为乾隆初年萧腾麟撰《西藏见闻录》的一种传抄本。有关的考证文章均附于原书之后,为文献利用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第四、不少方志都经过专家整理、增订,形成新的版本。例如,《拉萨厅志》、《定瞻厅志》、《波密县志》等,所增补内容都是原书数倍,有的甚至超过原书十余倍。

第五、不少新编方志,填补了空白。例如,《金川待志》、《日喀则志稿》、《阿里补志》、《西藏江河山川汇考》、《西藏及其他藏区寺庙志略》等十余种地方志,都是藏学家整理民国前有关各该地区的汉文史料编纂而成的,不仅为藏区方志增加了新品种,弥补了各该地区民国前无地方志的空白,也是藏学研究的新成果。

这部大型文献汇编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藏区的得失,全方位地反映了历史上藏族与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及其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为藏学研究者、历史研究工作者、各图书馆、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和了解这一系列的地方志文献提供了方便;同时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为藏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本文责任编辑央珍]

[作者简介]丁辛、文雄,学苑出版社编辑。(北京100036)

                                                                               [中图分类号]K281 “21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一557( X) (2004) 01一0108一02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