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领导讲话>详细内容

冀祥德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09-10 19: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殷美根副省长、刘晓艺副秘书长、钟志生书记、梅亦市长、熊皓副市长,各位专家老师,同志们:

今天,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在我国著名的“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顺利召开了。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中国地方志学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江西省委省政府、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对这次会议的召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考察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整合协调党史、军史、地方志等机构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行系统研究。李克强总理2014年4月就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专门作出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批示;2015年12月28日,就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也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发扬方志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刘延东副总理2014年4月在与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要求;2015年12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地方志事业迈上新台阶。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和《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全国地方志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全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国地方志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各项工作协调开展的格局,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方志馆建设作为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积极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方志馆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地方志系统已经建成各级方志馆400余家,其中国家方志馆1家,省级方志馆17家,市级方志馆90余家,县级方志馆300余家。此外,上海、安徽、福建、海南、西藏、新疆等省级方志馆获得立项或正在施工建设中,河北、山西、四川等省申报立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各地各级方志馆也正在积极申报筹建。

二是馆藏资源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是方志馆的立身之基。各级方志馆克服起步较晚、资料征集难度较大等不利因素,坚持以志鉴收藏为中心,通过征集、捐赠、报送、购买以及交换、对接、共享等多种途径,入藏志鉴、家谱、地方史及其他各类地情书、实物、音像等,馆藏资源体系日渐完善、质量不断提高,为开发馆藏资源、服务社会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江西省方志馆在图书资料的布局上,以设区市为单位,设有省志馆、11个设区市馆、家谱馆、著作馆、报刊馆、史籍馆、域外馆等。深圳市方志馆专门设立了历史影像编辑保存中心和深圳口述历史中心,收集、保存、整理、制作深圳本土各类历史图片、影像和视频资料。广西方志馆收藏历代《广西通志》12种327册;历代广西府志、州志、县志等229种661册;广西以外的部分省、市、县的旧志91种887册;民国时期广西地方文献及古籍线装书10088册。四川省方志馆自1997年挂牌以来,尽管新馆舍尚未建成,但是通过多年积累,现已藏有四川省和全国各级各类志鉴资料、历史文献以及各门类图书、工具书约20万册,另外建有“四川名人名作珍藏馆”,专馆收藏四川各界精英的代表作品和相关资料。

三是地情展览各具特色。地情展览是方志馆不同于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等场馆展览展示的一个重要体现。各级方志馆本着大力建设地情馆的宗旨,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和地情特点,合理规划、优化设计、精心布展,通过各类形式多样的长期和短期展览,充分展示地情风貌、区域特点、发展成就和地域文化,为社会各界认识地情、了解地情提供了重要窗口。北京市方志馆先后举办“科技让生活更幸福”“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梅派艺术薪传展”“侯仁之眼中的古都北京”“印象民防”“记住乡愁”等9期专题展,宣传北京市情及历史文化。广东省方志馆开馆后,举办以家谱家训家风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展出家谱11123册,其中,线装639种7315册,涉及200多个姓氏,其中包括名人谱、国外谱、彩谱等珍品,以及经典家训150则、“2015年广东最美家庭”先进事迹等,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是数字方志馆建设开始起步。加快数字方志馆建设是方志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潮流,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具备条件的地方,努力推动数字方志馆与实体方志馆协调发展。2016年5月13日,国家数字方志馆正式揭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正在全面打造国家数字方志馆信息化平台。北京、江苏、陕西等省数字方志馆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一些市县也有数字方志馆陆续建成上线。各级数字方志馆积极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上传海量数据,开设网上展厅,提供信息咨询,大力传播地情信息和方志文化,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便利服务。其中,江苏省数字方志馆共建成馆藏书目数据库、新方志数据库、年鉴数据库、旧志数据库、工具书数据库、学术期刊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江苏方言库、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等9个专题数据库,数据总规模近1.5T,可实现书目在线查询、方志期刊博硕论文全文检索下载、省内三个方言区70个方言点的7400个方言词汇的在线试听,较好地实现了数字方志馆与实体方志馆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五是编研能力逐步提升。开发馆藏资源,组织地情编研是方志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各级方志馆以馆藏资源为依托,紧紧围绕地情及志鉴理论研究,编辑出版各类地情资料和学术著作,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宣传推介风土人情,服务社会需要和地方志事业发展。

六是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教育基地建设是方志馆工作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各级方志馆与当地中小学校、有关单位加强合作,在方志馆建设国情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土教育基地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基地,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北京市方志馆与工大附中英才分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教育基地建设,针对青少年群体普及地情知识,开展爱国教育。江苏省方志馆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合作共建教育科研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展方志馆服务功能,扩大方志馆的社会影响。

总体看来,方志馆已经成为地方志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需要的桥头堡,已经成为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全国方志馆建设还属于一个新鲜事物,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还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如:部分地方对方志馆建设基本问题认识模糊、建馆定位不准;方志馆建设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资金匮乏;一些已经建成的方志馆,馆藏资源比较贫乏,展览特色不突出,开馆后参观量较少,资源利用率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方志馆的建设与长远发展。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对于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是一个严峻挑战。

借此机会,我就全国方志馆理论研究与建设发展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正确认识并大力宣传方志馆在国家文化战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我们在方志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而客观地看到,很多,而不是少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甚至是我们的地方志负责同志对方志馆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对建设方志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已经有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规划馆等,方志馆建设可有可无,甚至是多此一举。我们应该把方志馆独有的功能与定位认识清楚,并宣传清楚,尤其是向有关领导同志说清楚,让他们认识到,方志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我认为,这是目前方志馆理论和实践中最值得关注,也是最迫切需要说清楚并形成共识的问题。

同时,还要认识到“有了方志馆,才有了我们真正的家”。方志馆,姓方,名志,是真正的我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第二,要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中谋求发展。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规划纲要》也对加快方志馆建设明确提出了总要求。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全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方志馆建设对于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担当,迎头赶上,力争把方志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局中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展示魅力。通过发挥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把地方志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和意义推介出去,让社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地方志工作,更加充分地认可地方志事业,更加深刻地认同方志文化。

第三,要把方志馆建设与推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结合在一起谋划开展。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之所以不重视地方志工作,除去其自身学识水平、视野眼界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方志工作的开展没有紧密围绕推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谋划开展。据我在调研中所知,辽宁省有的地方的地方志工作者,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接待外来考察团的核心成员,有的甚至成为市委书记、市长的座上宾,“数字大连”就是大连市地方志办公室围绕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党政领导提供智力支持的很好例证。方志馆的建设也是这样,当你提出要建设一个方志馆时,领导一定要首先考虑,为什么要建?这就需要我们先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做出来、做好,然后再去找领导。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方志馆建设如何有效推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中心工作。最近,正在推进中的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暨东营市方志馆就是找准了这个路径。

第四,要注意整合各级方志馆的集体力量。

方志馆是区域地情资源和信息服务的中心,全国各级方志馆的有机整合,就是一座蕴含丰富资源的国情地情宝库。各级方志馆要树立全国方志馆建设与发展一盘棋的意识,争取在方志馆大家庭中谋发展,争取在各级方志馆的共同发展中寻找依托和动力。为此,要注重发挥国家方志馆和即将成立的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的枢纽和平台作用,积极组织理论研讨,推动工作交流,开展业务培训,服务信息传递,促进资源流动,强化资源共享,推动各级方志馆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方志馆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建立畅通的工作和业务交流渠道,把全国各级方志馆打造成为一个信息资源联盟和文化服务“集团”,在协作发展、整合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各级方志馆的互利共赢。

第五,要高度重视强本固基工作。

方志馆不同于地方志办公室,有自己独立的运作模式,有直接的社会服务对象,有特殊的资源储备要求。没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或者基础非常薄弱,无法承担应有的服务功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就没有实质意义,实现方志馆长远发展就是一句空谈。方志馆的发展之基,就是指方志馆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地情展览展示的效果和特色、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谋划方志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着力推进方志馆的功能建设,特别是收藏和展示功能建设;必须着力推动方志馆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出台《方志馆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各级方志馆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必须着力强化方志馆的办馆特色,特别是要突出地情展示和地情信息服务特点。通过强化基础性建设,切实提高办馆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前提下,让方志馆以更加雄厚的基础面向社会,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

第六,要注重吸收借鉴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经验。

尽管以往有通志馆之类的机构,但是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方志馆并不相同,今天的方志馆建设仍然属于新生事物,面临着缺少现成模式可以参考的问题。因此,各级方志馆建设,要坚决避免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做法,要多走多看,深思熟虑,最大程度地学习吸收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发展相对成熟的各类场馆建设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如何强化自身特色方面,要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执着探索,打造品牌,准确把握方志馆功能定位,切实保障方志馆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各级方志馆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够展示方志文化魅力的独具特色的方志馆建设与发展之路。

同志们,今天全国方志馆同仁齐聚一堂,召开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这在方志馆建设史上,乃至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希望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全国各级方志馆,以及方志馆专家学者和方志馆工作者,要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抓住历史机遇,凝聚发展共识,争取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方志馆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方志馆体系。

今天,正值我国第32个教师节,我代表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代表中国地方志学会,特别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老师表示节日的祝贺与诚挚的问候。桃李芬芳满天下,春华秋实又一载。我认为,也深信,地方志、方志馆是你们播撒汗水,并且将有巨大收获的又一片肥沃天地。

谢谢大家!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