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4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5期(总第620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26 10:12:15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州动态】

成都市通报表扬全市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

1月12日,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对全市地方志工作综合成效突出单位、志书编纂工作先进单位、年鉴编纂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化及资料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方志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2023年,成都市方志产品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出版《典籍里的成都》《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成都微记录》《成都市直部门大事记》,创立“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推出《时间的烟火:1995—2005成都城市影像记忆》等4部热销作品,联合出版《天府·南图》等8部成都风土人文丛书。《成都年鉴(2022)》《武侯年鉴(2022)》获评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年鉴,《青白江年鉴(2022)》获评一等年鉴。《武侯年鉴(2022)》成功创建“中国精品年鉴”。《青白江年鉴(2023)》成功创建首批“四川精品年鉴”,《洛带镇志》成功入选“中国名镇志”。双流区出版首部双流通史《双流四千年》,青白江区推出了本区第一部名村志《十八湾村志》。青羊区出版《青羊漫记》《天府皇城》。

2023年,成都市史志部门致力教化育人、润城化人。举办“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志成都·知未来——方志进高校”系列活动,近150万人参与,获评“2023年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创新创意精品奖”。“成都方志”新媒体矩阵粉丝总量近200万,获评“成都市2023年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新增方志馆分馆3家、微方志馆17家,实现市域各级各类方志馆全覆盖。其中微方志馆——彭州市昌衡书院入选“全国最美农家书屋”。成都方志馆服务群众6000人次,较2022年增长16倍,入选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金牛区开发具有金牛文化属性的“驷马高车镇尺”等方志文创产品,以《蜀道·天回》为蓝本推进系列短视频。崇州市实现方志文化进校园破题,联合崇州第三实验小学试点开设地方课程,创造性地发挥地方志“育人”职能。

2023年,成都市史志部门坚持筑基固本、政治辅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举办读书班1期、专题辅导4次、中心组理论专题学习研讨7次,举办4期干部业务能力培训,覆盖地方志工作者近3000人次。对18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资政报告32篇,其中8篇被党委政府采纳。被省地方志办选树为“全面提升地方志宣传工作质效”主题教育正面典型。新津区高质量举办“同城连心·史志兴村”——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品读会暨史志兴村主题研讨活动,共同交流研讨地方志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局的现实路径。成都方志文献馆完成6万余册图书资料3D定位,制作电子书2000余册。举办“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等方志资料专题展。2023年,成都市地方志办获评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四大类别奖项,全年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2次。


内江市积极做好资政辅治工作

2019年至2023年,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和县(市、区)史志部门撰写资政文章59篇〔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撰写25篇,县(市、区)撰写34篇〕,提交党委政府领导参阅。其中,《关于打响“中国甜食之都”品牌的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内江农村扶贫的实践启示》《内江城垣街巷及其他遗存》《关于东兴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与建议》《如何利用党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关于威远县工业文化挖掘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思考》等17篇资政文章,获市、县(市、区)主要领导批示。

一、工作举措

纳入目标任务。将资政文章撰写纳入年度史志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定期通报资政文章撰写情况,确保资政文章撰写质效。

建强调研队伍。吸纳全市史志部门10余名史志专家进入史志人才库,打造优秀的史志调研专业队伍,通过集中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会议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政辅治研究。

注重以史为鉴。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带着现实问题到史志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总结历史的经验及教训,明确提出意见建议,服务现实决策。

贴近民生服务。关注老百姓所需、所盼、所想,资政研究的主题贴近民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资政实效。

二、特色亮点做法

整合研究资源。开展校地合作,联动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术、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内江史志专家一起参与内江甜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沱灌精神等的总结提炼,提出传承弘扬建议,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畅通报送渠道。市、县(市、区)均通过资政专报方式报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资政报告工作涉及的分管领导,让资政报告能及时送领导参阅。资政专报《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的内江实践》,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借鉴。

纳入政协提案。把具有重要价值、操作性强的资政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协提案,通过政协渠道督促建议事项得到办理。在市政协“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史资政育人作用”视察活动中,作关于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有关情况汇报。

三、利用效果

2022年12月报送的资政专报《内江糖业历史回顾及启示》得到市委书记肯定性批示,并及时被有关部门采用。在市委市政府推动下,2023年6月18日,内江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甜食之都”称号,在“中国甜食之都”共建启动仪式暨内江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发布《内江市甜文化研究倡议书》。2023年12月,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牵头成立了内江市甜文化研究会。

2020年8月,上报资政专报《关于明确内江城市形象定位语和形象标识(LOGO)的建议》,建议通过有奖征集方式,尽快明确内江城市形象标识(LOGO)。2023年6月,内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内江城市形象LOGO—“内江印”。这是资政专报现实转化的成功案例。

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第086号提案——《关于建设成渝铁路红色主题公园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并作为社情民意报省政协,获评2022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市政协就“成渝铁路红色主题公园”建设工作开展界别协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组织开展成渝铁路红色主题公园建设专题研究。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第106号提案——《关于建设糖业博物馆的建议》获评2023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糖业博物馆建设已纳入市发改委项目规划。

2021年8月,内江市市中区委党史研究室(内江市市中区地方志研究室)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提交史志资政报告《关于加强我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后转化为区政协十六届一次全会提案,并作大会口头发言。区委党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据此提出纪念廖恩波烈士“五个一”工程(一处纪念场所、一座雕塑、一部微电影、一首歌曲、一部川剧),现已全部完成。

2022年10月,东兴区撰写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关于充分发挥〈内江市东兴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的价值,共建“‘内江师范学院 内江市东兴区〈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收藏馆’暨‘内江师范学院 内江市东兴区史志馆’”的建议》,获市委史志研究室和东兴区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两馆”于2023年4月23日在内江师范学院顺利开馆。

2023年1月,《关于威远县工业文化挖掘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思考》获威远县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其后,威远县“三威”工业文化连片区域被纳入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特色试点区域。


剑阁县积极做好史志宣教工作

近年,剑阁县大力实施抓岗位练兵提能力、抓阵地建设提品质、抓活动开展提活力的“三抓三提行动”,推动地方志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抓岗位练兵提能力。坚持政治练兵,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培训必修课,集中学习22次;坚持季度练兵,围绕“动态、专题、专报、课题”四大主题,采取“周三夜学”“导师带学”开展专题培训30次;坚持研学练兵,深化“1+7”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先后25人次赴北京市、南充市等13个市、县(区),采取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沉浸式跟学等方式开展研学。

抓阵地建设提品质。建强史志育人阵地,深度参与中国大蜀道博物馆、大蜀道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提升改造,专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奠基学校剑门关高级中学校史馆建设,协同有关部门建成260亩中小学生研学营地、广元市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基地;建优史志阅读阵地,打造省市县共建史志阅览室9个,因地制宜设置“史志小微书架”200余个,通过自置、捐赠、交换等方式配备史志类书籍约11000册;建好史志宣传阵地,创新创办《史志资政》专刊,刊发85期,获县委领导肯定性批示5次。

抓活动开展提活力。常态化举办史志讲座。充分发挥“地方志专家人才宣讲团”“知客宣讲团”“五老宣讲团”作用,全年举办史志讲座145场次,受众3.5万余人;区域化打造史志品牌。以剑门蜀道为主轴线,串联全市四县三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遗迹遗址遗物等各类史志文化点位,牵头推进剑门蜀道文化走廊建设。承办全市“一中心两走廊”建设现场会,承接川陕甘毗邻市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现场参观;多元化开展史志活动。探索史志研学、红色旅游、思政教育“三维一体”融合新路径,打造“剑门蜀道上的思政课”。深入开展“百名”书画名家进剑阁、“千场”传统文艺演出进乡村、“万人”颂《蜀道难》、“十万人”跳《剑门灯舞操》的“百千万”工程。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5期(总第620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江婷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