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3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62期(总第557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1 08:56:10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州动态】

传承历史文脉 弘扬巴蜀文化

成都市地方志办积极推进方志文化进校园工作

7月18日,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市教科院就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巴蜀文化进行座谈。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激发历史文化和教研资源活力,共同在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巴蜀文化中担当作为。

一是联合开展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成立联合课题组,围绕地名故事、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等内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需求,共同开发地方课程,探索天府剪纸、成都糖画等方志校本课程,实现课题、课程和课堂的联动。加强“成都方志云”与“成都数字学校”的联结,畅通数字资源共享渠道,共同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是联合组织研学、培训活动。转化利用地方志文献资源,充分发挥成都方志馆“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功能,联合打造红领巾方志学院系列课程,共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丰富学生研学旅行内容。

三是联合加强志鉴人才培养。在联合推动《石室校志》《大弯中学校志》等学校志编纂过程中,从教师队伍中及时发掘、培养志鉴编修人才,为综合性志书编纂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乐山召开年鉴编纂质量评议暨半年工作总结会

7月31日—8月1日,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召开年鉴编纂质量评议会,结合各县(市、区)2023年卷年鉴编纂篇目审查、2022年卷年鉴质量抽查情况,就年鉴编纂中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各县(市、区)地方志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年鉴编纂人员、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科室人员31人参会。

会议还对上半年全市史志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一是锚定志鉴编修主责主业。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全力推动综合年鉴编纂出版,持续开展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积极谋划扶贫志编纂,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编纂出版任务。二是切实抓好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划撰写资政研究文章,编好地情书籍、教材、刊物。三是充分发挥史志宣教作用。深入开展史志“七进”,扎实推进史志阅览室、村史馆建设,拓宽方志宣传教育方式和途径,与相关部门合作活化利用资源,讲好方志故事、传播方志文化。


德阳市召开全市史志宣传工作推进会

8月2日,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全市史志宣传工作推进会,通报全市史志宣教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步任务。会议强调,全市史志部门要高度重视史志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信息报送、史志“七进”、阵地建设和宣传平台搭建、利用方面下功夫,上下联动,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取得实效。各区(市、县)、德阳经开区党史地方志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欧阳梅批示肯定南充地方志工作

8月8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梅在省地方志办《关于市(州)综合年鉴(2022卷)质量抽查情况的通报》上批示:省地志办对市(州)综合年鉴(2022卷)开展的质量抽查排序,我市位居第一,成绩值得肯定。希望市地志办高度重视年鉴编纂工作,认真对照抽查意见、全面吸收整改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各县(市、区)综合年鉴的质量抽查,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督审查,力争创建全省精品年鉴。


《成都年鉴(2022)》英文版出版发行

近日,成都年鉴社编纂的《成都年鉴(2022)》英文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首本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志鉴系列”的英文版地方综合年鉴,旨在以年鉴记录的方式帮助海内外各界人士深入领略成都的城市温度与发展,深入了解成都的城市魅力,让世界“鉴”证成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资阳市出台史志阅览室建设和管理办法

7月27日,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资阳市史志阅览室建设和管理办法》,明确任务与质量、范围与条件、申建与审核、命名与授牌、管理与利用等内容,对全市各县(区)建好史志阅览室提出要求。


泸州市地方志办与市图书馆交换珍贵古籍复制件

7月27日,泸州市地方志办与泸州市图书馆举行珍贵古籍复制件交换仪式。双方交换赠送《泸州志》(康熙)、《合江县志》(乾隆)、《合江县志》(嘉庆)3种74卷1300余页和《永乐大典》(泸州卷)、《泸县志》(民国)、《直隶泸州志》(光绪)3种22卷2400余页。本次珍贵古籍复制件交换,丰富了双方旧志资料馆藏,为研究泸州行政建置变迁、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在旧志收集整理、红色资源挖掘等方面开展合作。


隆昌市构建五个“红”抗美援朝精神宣传序列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隆昌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利用隆昌抗美援朝红色资源,从“书、影、宣、课、文”等形式出发,多角度、多方法、多平台、多效能构建隆昌本土抗美援朝精神宣传序列,让跨越时间、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

一是以红色书籍为坚实载体。出版《隆昌市抗美援朝健在老兵口述实录》,详实记录隆昌籍抗美援朝老兵在朝作战的艰辛经历,真实展现老兵们在朝作战、生活情况。

二是以红色影片为中坚力量。牵头制作《在朝鲜的日子——记隆昌籍抗美援朝老兵》,以健在老兵访谈为主要素材,以真实的档案文献资料为佐证,让抗美援朝精神从屏幕中走向千家万户。 

三是以红色宣讲为定向推力。从收集到的抗美援朝资料中精选“捡回命”的颜家玉、“孤胆英雄”曾玉明、“九死一生”张建文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感人事迹,精简形成宣讲故事走进机关、镇(街道)、中小学校、军营等,宣扬抗美援朝精神。

四是以红色课堂为铸魂根基。为隆昌市2022年新录用公务员(含参公人员)讲授“历史中的隆昌——抗美援朝运动在隆昌”专题课。录制“聆听老兵故事 做红色传人”微课堂,将在隆昌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和团课上播放,让抗美援朝精神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铸就爱国之魂,夯实奋斗之基。

五是以红色文章为情感寄托。实地走访,深入挖掘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将帮助老兵余南国寻找72年前荷包赠予者的故事撰写成《72年后的隔物相逢》。该文围绕一只抗美援朝慰问荷包代表的志愿军老战士与普通群众间素不相识却又坚定的革命友谊展开,是志愿军战士和人民群众难分难离的鱼水情以及抗美援朝精神的体现与寄托。


蓬安县扎实开展史志信息编报工作

近年来,蓬安县地方志办强化担当、扎实开展史志信息编报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坚持“三个围绕”,全力弘扬方志文化。一是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挖掘整理、研究宣扬本地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其浸润人心、培根铸魂整理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二是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将地域文化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介蓬安特色资源,宣传地方发展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志文化力量。三是围绕扩大方志影响,及时宣传报道地方志工作动态、最新成果,作为扩大方志影响的重要举措,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了解地方志,熟悉地情,营造读志用志良好氛围,推动地方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挖掘“三类资源”,全力拓宽信息来源。一是挖掘行业资源。充分利用旧志、县志、部门志、乡镇志和地情资料书,深入挖掘有价值的地情信息,建立资料库,适时补充新情况、新发展,将其作为地情文章的重要来源。二是挖掘部门资源。主动对接政协文史委、文化旅游等部门,及时掌握部门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收集《蓬安县文史资料》《相如故城》《蓬安县民间文化》《蓬安县文物名录》等文史书籍,了解掌握司马相如研究会最新动态,精心选取有价值的地情文章,及时报送信息。三是挖掘民间资源。调查统计基层群众中的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和文学创作者,加强联系、探讨、交流,选取报送符合要求的优秀诗文。

建立“三大机制”,全力提升编报质量。一是建立常态学习机制。建立信息编报每周学习、每月培训、季度评比机制,持续提升写作水平。二是建立审核报送机制。建立主任、副主任和撰写人员三级审核机制,撰写人员自审、副主任初审、主任终审,层层把关,精心编报,切实保证信息质量。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细化明确信息编报任务,对信息编报数量和采用数量进行排位评比,在评先评优上予以倾斜,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撰写地情文章及信息的积极性。


成都市新都区举办“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7月17日,成都市新都区委党史研究室(新都区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天府家风馆展出。本次展览以时代之变、城市之进、人民之呼为主题,精选120余幅实景图片,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都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展现新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本次主题成就展计划在天府家风馆展出20天,下步到全区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军营等地巡回展出。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62期(总第557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江婷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