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2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83期(总第478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08 09:27:38 浏览次数: 【字体:

【特别关注】

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开馆

2022年11月2日,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揭牌仪式在宜宾学院智慧校园展示大厅举行。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宜宾学院党委书记蔡乐才共同为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揭牌。

邓瑜在致辞中对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开馆表示热烈祝贺,对宜宾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地方志部门与高校合作,推动地方志书“进校园”,是实现地方志“育人”功效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举措。建立方志馆高校分馆,四川在全国地方志系统是首创。至此,我们已在川渝两地建立了8所高校方志分馆。省地方志办将持续关注并为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建设作出努力,希望双方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加强合作,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仪式结束后,邓瑜一行参观了四川省方志馆宜宾学院分馆,了解馆内藏书情况,并前往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实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宜宾学院重要指示精神。    

【市州动态】

德阳市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从彰显方志作为、发挥方志价值、展现方志情怀三个方面着力,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在文化自信中彰显方志作为。先后召开启动会、专题会、推进会8次及业务培训会3次,不断增进认识、统一思想,做到“三明确”。一是明确镇村志编纂要着眼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全面反映各乡镇、村的发展变迁。二是明确镇村志编纂要聚焦本地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特色产品、特色技艺等,编纂出堪存堪鉴,有温度、有情怀、有价值的精品佳作。三是明确镇村志编纂要做到亮点突出,让其成为百姓乡愁、乡恋的重要载体,让乡民、村民在历史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在资政辅治中发挥方志价值。深挖“志书+”的各种可能性,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志书资料收集,发现能服务规划制定、助力产业发展的历史人文资料等,积极为党政决策部署提供参考。据统计,已启动编修的镇村共收集各类资料上千万字,其中,向当地政府提供可资开发的史料和实地踏勘遗迹线索30余条。二是结合志书纲目设置,充分考虑本地建设方向,着力突出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内容。已启动编纂的志书纲目均以本地特色为重点编排。三是秉持“修志为用”理念,助力镇村文化阵地打造。充分挖掘利用镇村志编纂资料,积极推进旌阳区高槐村“高槐故事馆”、红伏村村史馆重新布展谋划。

在存史育人中展现方志情怀。充分发挥地方志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功能,做到“三培育”。一是培育用情、用心、用力的方志事业接班人。汇集了一批地情熟、热情高、工作实的修志参与者,通过组织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参编人员素质,构成了德阳镇村志编修的中坚力量。二是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已开展编纂的镇、村两级党组织深度参与,利用修志工作,吸纳基层组织中的年轻人参与到修志工作中来,用历史涵育一批家底清、思路明,倾情搞建设的接班人。三是培育为地方发展献言、献策、献力的“智囊团”。通过修志捋清本地人才谱,借助“引凤回巢”政策,吸引能人或回乡发展、或投资家乡,同时凝聚优秀人才,打造智囊团队,努力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成华区聚焦地域特色  宣传开发地情文化

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方志成果转化,创新拓展读志用志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一是认真梳理成华区发展脉络,编纂出版《崛起·成华区域六十年实录》《成华史话》《方志成华》《成华北改记事》等精品地情文化书籍;从工业、乡土、人文、古今变迁等多维度着手,深耕成华特色文化,逐步形成成华工业文明智库与品牌文化特色。二是积极开展抢救性口述史工作,勘探地域脉络。通过对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人群的访谈,收集口述史料。就东郊工业文明抢救性口述史已形成40余篇文章,在“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三是以多元矩阵宣传弘扬方志文化。开设“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打造“方志成华”政务电台等,将方志文化、成华风采,用百姓易于接受、乐于倾听的方式展现出来。目前,“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已发布文章近六百篇。通过积极争取,实现了省、市方志文化宣传阵地落户成华。打造社区微方志馆,持续开展方志“七进”活动,掀起“读志用志”热潮,为城市更新注入方志文化底蕴,助推文化赋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83期(总第478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