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读志用志>详细内容

发掘方志族谱资源 推进特色文化县建设

来源:政协蓬溪县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3-27 14:33:00 浏览次数: 【字体:

蓬溪历史悠久,人文蔚起,代有明贤,有着丰厚的历史、书法、红色、忠孝、宗教和家族等特色文化资源。蓬溪为“梓东邹鲁,文献名邦”,素有“五史之乡”“孝子故里”“洞经音乐发源地”“古壁画艺术之乡”等美誉。诗圣杜甫曾作《唐兴客馆记》;明有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清有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著名诗人张问陶。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丁兰刻木”等古遗迹至今尚存。现有五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省文物大县。蓬溪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县为单位命名的“书法之乡”。蓬溪是“革命老区”,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在蓬溪县大石桥牛角沟起义,建立了四川第一支工农红军和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

2012年,蓬溪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名县的决定》,蓬溪县政协把文史工作作为服务和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文史委的组织牵头作用和专业人才优势,积极与县地方志办等单位合作,紧紧抓住蓬溪方志族谱资源,着力打造精品特色文化,征集文史资料稿件1000余篇、500余万字,编辑出版《蓬溪文史资料》34辑、文史专著10余部,400余万字;积极建言献策,为把蓬溪建成全国知名特色文化县和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100余万字,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特色文化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各界赞誉。

一、领导重视,为文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文化建设,蓬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研究,决定由县政协主席牵头文化建设工作,统领全县文化、历史、方志、党史等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文化建设工作。在县政协,始终将文史工作列入政协重要议事日程,主席亲自抓,把文史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一张重要名片,亲自担任编委会顾问,亲自参与谋划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挑选文史专家,审定文稿;确保了人员、经费的落实,为搞好文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汇聚力量,加强文史工作专兼职队伍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全县文史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文史工作专兼职队伍。一是配足文史委人员。文史委有专职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兼职副主任、委员6人。二是建立乡镇文史资料征集小组。全县20多个乡镇建立了文史资料征集小组,有成员165人,负责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三是组建文史资料写作队伍。聘请了50余名退休老干部、知识分子和社会名人,兼职文史写作。四是向外地熟悉蓬溪历史的专家学者约稿,聘请来蓬讲学。常年保持联系的县外骨干作者有30人左右。五是争取其他文史部门协作配合。请县志办、文化馆、图书馆等部门的同志利用特有的条件撰写或审、改稿件;同时请他们提供不便发表但可作为文史资料发表的资料,或者共同组织出版专辑。

三、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文史委的主体作用。蓬溪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县政协充分发挥文史委的主体作用,突出文史专家的积极作用,彰显地域特色文化,深度挖掘家族文化、名人文化、客家文化资源,把研究以张鹏翮、张问陶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作为工作重心,编辑出版“蓬溪文献丛书”。一是重点打造家族文化。明清时期,蓬溪涌现出了“席、谭、张、蒲”四大望族,在巴蜀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近年来,文史委围绕四大家族的介绍和研究,编著出版的专著有:《张问陶研究文集》《张鹏翮研究》《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烬余录注》《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赤城春秋》《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川北望族:蓬溪蒲氏》等,共计200余万字,弘扬了蓬溪特色文化,保存了蓬溪文献,延续了蓬溪文脉。二是深入推进客家文化研究。蓬溪为移民大县,今日蓬溪居民,百分之八十为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还有不少为客家人后裔。文史委通过与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蓬溪客家文化研究。在广东《客家研究辑刊》《四川客家通讯》发表论文30余篇,提高了蓬溪学术水平,推进了巴蜀移民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拓宽领域,搭建文史工作的广阔舞台。以文史委为依托,成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县级家谱收藏研究机构——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指导、支持蓬溪县问陶诗社、蓬山诗词学会、蓬溪县楹联学会、蓬溪县洞经音乐研究会等民间社团开展工作,研究蓬溪历史文化,为文史工作搭建广阔的平台。特别是对家谱的研究,走到了全省县级政协的前列。家谱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家谱收藏爱好者,进行家谱收藏研究,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家族文化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已搜集到古今蓬溪家谱120余部(含电子家谱),编辑出版了姓氏家谱书籍《笑问君从何处来:蓬溪姓氏备征》《蓬溪家谱序跋集》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蓬溪电视台、《遂宁日报》等媒体对家谱中心作了多次专访。协助四川经视频道《巴山蜀水之城市故事》栏目组摄制了《清官张鹏翮》《神断张问陶》2集专题片,并分别在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SCTV—3)播出,生动地展现了清官张鹏翮、神断张问陶的杰出功绩和人格魅力,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五、拓展视野,加强同外地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交流推荐蓬溪方志族谱资料,提高了蓬溪的知名度。一是赴各地搜集文史资料,为研究蓬溪地方历史文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促进资料共享。与中国社科院、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等科研机构、图书馆,加强联系,互换资料,扩大了蓬溪文史资料的社会影响。三是踊跃向各种刊物供稿。向全国政协、四川省政协、遂宁市政协等单位编辑出版的《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四川文史集萃》《农村改革逐浪高》《川中重镇遂宁市》等书刊,推荐稿件,多被采用,使蓬溪文史走向全国,“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打造精品,服务蓬溪经济社会发展。蓬溪县政协始终坚持文史工作服务地方发展,狠抓方志族谱等特色文化精品建设,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一是积极建言献策。结合蓬溪实际,先后提出了《打造老区品牌,做好发展文章》《打造中国书法之乡品牌,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挖掘传承洞经文化,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促使有关申报争取成功。二是成功助推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精品。在2009年,积极参与旷继勋蓬溪起义80周年筹备策划,为旷继勋纪念馆收集提供历史资料,纪念馆已被列入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协助开发宗教文化旅游精品。同有关部门一道,组织撰写《川北名胜高峰山》《蓬溪石雕》《蜀中名山高峰山》《蓬溪诗存》《蓬溪文史精选》《蓬溪县名胜诗联集》等,为蓬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四是重点挖掘名人文化精品。2014年秋,张问陶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在蓬溪召开,蓬溪县政协以此为契机,成立了张氏文化研究会,正着手征集第一手资料、文物,为开发名人历史文化提供可靠的素材;正着力策划打造“张氏祖居地、四川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清代四川第一望族旅游区张氏故里,计划修复张氏祠堂、张船山墓、清代四川第一家陈列馆。

近年来,蓬溪县政协在深入挖掘方志家谱文化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我们将在省地方志办的关心支持下,依托各方力量,继续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更加突出文史工作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政协蓬溪县委员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